譚 瀅(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
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小兒肺炎的效果研究
譚 瀅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摘要】目的 探討小兒肺炎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按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行臨床護理路徑,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胸片、血常規(guī)、體溫恢復時間均比對照組少,研究組家屬對疾病掌握達標及護理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均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兒肺炎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肺炎;小兒
小兒肺炎為兒科多發(fā)病與常見病,其發(fā)病時,可能并發(fā)酸中毒、低氧血癥等,嚴重可導致心肌受損,且較容易引發(fā)心力衰竭,危及患兒生命[1]。為探討小兒肺炎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已選取的90例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肺炎患兒資料,按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2~5歲,平均(2.50±1.02)歲,其中3例衣原體類肺炎,5例支原體類肺炎,10例病毒感染類肺炎,27例細菌感染類肺炎;研究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1~5歲,平均(2.43±1.01)歲,其中2例衣原體類肺炎,6例支原體類肺炎,11例病毒感染類肺炎,26例細菌感染類肺炎;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無意義(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患兒入院后,發(fā)放標準的護理計劃,每日按照計劃進行護理;研究組行臨床護理路徑,具體護理措施如下,檢查護理:患兒入院后,對其予以詳細的檢查,包括胸部CT、血氣狀況、肝腎功能與肺功能等,并據檢查的結果,對其病因進行分析,后制定相對應的方案,依據患兒病情的變化對治療方案作出及時的調整;健康教育:積極主動與患兒家屬溝通、交流,并耐心詳細地講解肺炎有關知識;其他護理:對患兒生命體征予以密切關注,并觀察其病情變化情況,做好記錄,若出現(xiàn)異常反應,及時報告。
1.3 判斷標準與觀察指標:觀察兩組胸片、血常規(guī)、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與家屬對疾病掌握程度的達標情況、護理的滿意度情況。疾病掌握程度的達標:設計10題,100分滿分,≥85分即為達標[2]。滿意度:自制滿意度的問卷調查表,總共10題,每題分為不滿意、較滿意與滿意,滿意度=(較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以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相關資料使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統(tǒng)計意義。
2.1 兩組各項時間指標:研究組胸片、血常規(guī)、體溫恢復時間均比對照組少(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兒各項指標恢復時間(±s;d)
表1兩組患兒各項指標恢復時間(±s;d)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胸片 血常規(guī) 體溫對照組 45 13.62±2.75 3.45±0.62 4.26±1.85研究組 45 10.20±2.18 1.50±0.21 2.26±0.74 t值 6.64 3.81 4.27
2.2 兩組家屬的疾病掌握程度及滿意度:研究組家屬對疾病掌握達標為95.56%(43/45),比對照組66.67%(30/45)高;且研究組滿意度為97.78%(44/45),比對照組48.89%(22/45)高。兩組相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肺炎多發(fā)生在冬春寒冷的季節(jié),因小兒抵抗力較差,易受到反復感染,其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咯痰、氣促、咳嗽等癥狀,且發(fā)病率與病死率較高,約占兒科類住院患兒24.50%~56.20%[4]。為探討小兒肺炎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本研究針對收治的90例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予以分析。文中研究組胸片、血常規(guī)、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均比對照組少,表明肺炎患兒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其臨床癥狀??赡芤驗樵趯純哼M行臨床護理路徑時,一入院護理人員即密切關注患兒的生命體征,并做好記錄,可以清晰了解其病情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有效護理與治療措施,從而有利于減少其血常規(guī)、體溫等回復正常的時間。同時,對于異常情況予以及時上報,也有利于改善患兒臨床癥狀。
同時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家屬對疾病掌握達標比對照組高,表明肺炎患兒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顯著,可提高家屬認知度,從而減少并發(fā)癥。可能因為在進行臨床護理路徑時,護理人員對患兒家屬予以健康教育,耐心講解與肺炎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家屬對肺炎相關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提高對疾病掌握情況的達標率,進而減少肺炎相關并發(fā)癥。另外研究組的滿意度97.78%比對照組48.89%高,表明臨床護理路徑可提高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可能因為護理人員積極主動與患兒家屬交流、溝通,使良好護患關系建立,并取得其信任,從而提高依從性,并使護理的滿意度得以提高。此外,護理人員針對性護理,對患兒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也可以提高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肺炎患兒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顯著,能使其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并提高家屬認知度與滿意度,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秀燕.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觀察與護理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5):93-94.
[2] 孟可可.健康教育路徑在支原體肺炎患兒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19):102-103.
[3] 李慧玲.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肺炎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3):75-76.
[4] 李曉卷.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2,33(13):2896-2897.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6-0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