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平
摘 要:王維是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在山水詩歌作品創(chuàng)作中將繪畫的技法運用到山水詩創(chuàng)作中,表達了“詩中有畫”的藝術效果。
關鍵詞:王維;山水田園詩;詩中有畫
王維是盛唐大量寫作山水田園詩并取得較高成就的主要作家。他的山水田園詩兼有繪畫、音樂之美,被后人稱為“詩中有畫”,“百囀流鶯,宮商迭奏”(《史鑒類編》),體現(xiàn)了盛唐詩形象鮮明、情韻深長的典范風貌。他的山水田園詩不但可以入畫,而且能化無生命的美為有生命的美,從而表現(xiàn)出繪畫所無法企及的意境。
一、詩中有畫
繪畫是靜止的藝術,最終要歸結到一個靜止的平面上,而詩歌則是充滿立體感和空間感的藝術,或靜或動,并不是單純的外界事物的再現(xiàn)。集畫匠和詩佛于一身的王維,深諳繪畫、詩歌創(chuàng)作的技巧,因而在詩歌中運用了畫法的某些技巧,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首先,與繪畫中的線條相對應的是對靜止事物線條的描繪。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這一句很明顯的運用了繪畫中線條特點,如廣闊無邊的大漠屬于不規(guī)則的圖形,孤煙是直線條的,長河則是寬廣的線條,落日是柔和的圓形線條。詩人將這幾個意象組合在一起,描繪出了不同事物的空間形狀和結構,既豐富了畫面的立體感,同時又營造出廣闊曠遠之景,猶如一幅寧靜的廣漠圖浮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
其次,在構圖上,王維的一些山水田園詩中將意象組合在一起,通過事物的空間排列而形成一幅山水畫。如《田園樂》七首其一的“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句,山、煙、村、天、樹、原都只是一些孤立的靜態(tài)的事物,但經(jīng)過詩人的精心排列組合,特別是加上方位名詞下、遠、邊、高之后,頓時出現(xiàn)了一幅登高望遠之圖。
第三,在色調(diào)的選擇上,一方面王維善于用青、白這兩種極具水墨畫特點的冷色,如“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過香積寺》),具有清淡飄逸的審美追求。另一方面,在意象的選擇上,王維能充分利用具有感官色彩的意象或者語言,以協(xié)調(diào)整體上的青白色,從而使營造出的畫面整體又顯得生動、有生命力。如“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寒食城東即事》)清溪、白芷代表了一種冷色調(diào),符合寒食節(jié)的氣氛,為避免過去清冷,詩人用桃李和綠蒲這兩個意象加以中和,桃李和綠蒲都是顏色鮮艷亮麗而又給以生命感的事物,整體色調(diào)變得清新了,整個畫面也變得生動起來。
二、聲色俱備
王維不僅善于在不同色彩之間進行調(diào)和,他也會盡量運用一些語言和意象,中和單一色調(diào)所造成的過于清冷或熱烈的審美效果。如《白石灘》:“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前兩句顏色雖淡,卻不令人感覺清冷,其原因在“堪把”二字。溪水雖淺,香蒲卻肥,給人以生機盎然之感;且“堪”字是“已經(jīng)能夠”的意思,帶有主觀上的滿足感。從而沖淡了“清、白”造成的冷寂,既色調(diào)清新,又不失淡雅。
人們常說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是有聲之畫,如《史鑒類編》稱:“王維之作,如上林春曉,芳樹微烘;百囀流鶯,宮商迭奏;黃山紫塞,漢館秦宮。芊綿偉麗于氤氳杳渺之間。真所謂有聲畫也?!?/p>
王維在敏銳地感受大自然的畫面意象之外,其對自然界一些動人的音響的捕捉也是特別獨特的。所以他的山水詩善于將各種聲音有機地融入到畫面中。如《秋夜獨坐》中:“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肚嘞分小奥曅鷣y石中,色靜深松里”。《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
詩人對各種聲音的藝術表現(xiàn)一般都遵循著上述的“和諧”原則,即令自然聲音與生理審美、心理審美之間產(chǎn)生契合。
三、動靜結合
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說:“禪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蓖蹙S的一些山水田園詩正是做到了這一點,動靜結合,將禪的心靈追求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王維以動寫靜的名篇《欒家瀨》就是借助事物瞬間的動作來展現(xiàn)生命的律動,從而襯托出環(huán)境之靜:“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p>
在詩中,疊詞的運用往往會加強氣氛的渲染,這首詩的前兩句開頭就用了疊詞“颯颯”、“淺淺”,這兩句渲染出秋雨之中溪水的冷清氣氛,“颯颯”寫出了秋雨淅淅瀝瀝,在秋風的推波助瀾下更顯涼意,“淺淺”則寫出了溪水的干凈和輕快流淌狀態(tài)。另外,王維的一些山水田園詩中描寫了動態(tài)的聲響,通過聲音來展現(xiàn)環(huán)境的動。如“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保ā而B鳴澗》)月出這一緩慢的動作將山鳥都驚動了,足見環(huán)境之幽靜,也正是周遭環(huán)境的靜寂無聲,才能清晰地聽到山澗中鳥的鳴叫聲,而鳥叫聲也反襯出環(huán)境的安靜。
王維善于用心感受大自然的輕微響動,以動寫靜,喧中求寂,顯示的是心境的空靈靜寂,這在詩人看來才是真靜。因此,王維特別善于寫靜中之動,在動與靜的鮮明對比中,使動者更動,靜者更靜,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四、禪意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就是在禪宗影響下盛開在詩壇的一朵奇葩,特別是王維后期的詩作,在意象、意境等方面均表現(xiàn)出濃厚的禪意,形成了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王維的山水田園詩追求一種空寂的意境,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保ā堵共瘛罚翱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保ā渡骄忧镪浴罚叭碎e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云期?!保ā对缜锷街凶鳌罚┑鹊?。上面這些詩句,無一例外都帶有個“空”字,這并非詩人每每觀景時的刻意修飾,而是因為詩人受佛禪影響,以無我的境界去看待塵世,頓覺一切皆空,因而能隨時隨意感受到空的存在,于是在詩歌創(chuàng)作時便信手拈來。
除了用空字之外,詩人還能通過意象的組合,不著一空字,卻能是空寂之境凸顯出來。如《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鼻皟删鋵懺娙说幕顒?,獨坐、彈琴、長嘯,后兩句寫所處的環(huán)境,無人探訪的深林,只有明月可以為伴。在這首詩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環(huán)境的空寂,而且還能體會到詩人內(nèi)心的空寂感覺?!缎烈膲]》同樣也是不著一“空”字卻空寂之境盡顯,“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展現(xiàn)出枝頭辛夷花苞美麗綻放的情景,“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眲t是筆鋒一轉,將這美麗的花開之景置于寂寥無人的空谷,無人欣賞的花兒只好自開自落,胡應麟曾評價說:“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俱寂,不謂聲律之中,由此妙詮?!?/p>
雖然詩中并沒有著力渲染山中的空寂,卻用花兒孤獨地自開自落、無人欣賞的孤獨反襯出無人之境的空寂。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禪意特色很重要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超然的無我之境,佛家緣起性空、真空妙有的思想有益于意境內(nèi)涵的深化和空靈化,因為將緣起、主張性空,因此人們就不再執(zhí)著于外在事物的具體形狀,對世間萬物去掉了執(zhí)著,一切便成為美好的存在。
在詩歌中,王維追求通過與山水田園的交流而產(chǎn)生優(yōu)雅的心境,追求與造化同游的境界。他的詩令人體悟最多的是一種因化入自然之中而怡然自得的情趣。景與心純凈相融,靜謐甜美。在他的詩里,有著詩人對田園自然的喜愛,詩人以安寧的心態(tài)描寫了清幽的景致通過凈化外在意象而達到了沒有污染的“自性”,詩人與宇宙萬象一起融入一片光明的虛空中,達到詩與畫諧的至境。
參考文獻:
[1]袁行霈.中國文學史(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4,219,426.
[2]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
[3]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王維研究會5王維研究6編委會.王維研究(第一輯)[M].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170,141,187,61,66.
[4]勃蘭兌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第二冊)[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