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語文能力是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形成的,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睂嵺`證明,語文素養(yǎng)是在長期閱讀的過程中積淀而成的。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有一二百萬字的閱讀量,腦子里裝著上百篇文章、幾十首古詩,有了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寫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一、營造讀書氛圍,讓孩子愛上閱讀
1.建立班級圖書角
為了營造讀書氛圍,激發(fā)孩子閱讀的欲望,開學初,我讓每個學生從家里帶來一些自己認為有趣的課外書籍放在圖書柜里,建立班級圖書角。每天中午吃完飯后,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并在班級中選出一名圖書管理員,對每名學生的閱讀書目以及閱讀的書籍數(shù)量進行記錄。一個月進行一次評比,讀書最多的前十名學生將會得到一顆“樂讀星”,期末再進行一次綜合評比,得星最多的學生可獲得“讀書大王”的稱號,并為其頒發(fā)獎狀和獎品。
2.教師以身作則
教師在讀書方面對學生的影響是無形的,學生從教師平時的言談話語中就可以感受到他的閱讀視野和思維空間?!坝H其師,信其道”,在老師榜樣的作用下,學生中一定會有人因此而迷上讀書。作為語文教師,平時,我的手頭總放著一本書,早讀課上,同學們讀語文書,我便坐在一旁讀我的書。課間坐在教室里,改完作業(yè),我便拿出書來翻閱,這時,便有學生過來探頭探腦,我便將封面亮給他們看一眼。這時,會有學生“得寸進尺”,湊到身邊和我一起看,我也不趕他們走,因為這正是我想要的。有時,我還將書有意放在班上“忘”了帶走。沒過多久,班上就有了變化,學生書包里也塞進了課外書,還有人買來和我看一樣的書,課間我讀,他們也讀,不少同學都不出去玩兒了。這時,我便與他們交流所讀的內(nèi)容,還經(jīng)常當眾表揚正在讀書的學生,其他同學羨慕不已,班內(nèi)讀書的人越來越多了。
二、教師指導引領,讓孩子學會閱讀
1.從“課內(nèi)學習”走向“課外閱讀”
語文課本中有些課文內(nèi)容離學生比較遙遠,學生對那個時代發(fā)生的事情沒有什么體驗,教學這類課文必須聯(lián)系時代背景。教師可指導學生課前搜集有關(guān)課文時代背景的課外閱讀材料,使之服務于閱讀教學,把閱讀教學的課前預習與課外閱讀掛起鉤來。
如教學《七律·長征》這一課時,我課前布置學生閱讀有關(guān)紅軍長征的故事書,要求學生弄清長征是怎么回事、紅軍為什么要進行長征、紅軍在什么情況下長征、他們到陜北的目的是什么、長征結(jié)果怎樣等問題。用這些預習題目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有興趣地進行課外閱讀,這樣課外閱讀所得的知識也有助于學生理解課內(nèi)內(nèi)容,有利于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之后,教師指導學生課后運用閱讀課上所學到的知識、讀書方法去舉一反三,獨立讀懂一些課外閱讀材料,從而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例如教學《在大海中永生》一課,學生從課文中體會到鄧小平爺爺?shù)臉酚^主義精神。然后,我布置學生閱讀與鄧小平爺爺有關(guān)的文學作品,看看他們還能不能從中體會出鄧小平爺爺偉大的精神。
2.將“指定書目”與“自主選擇”有機融合
學生在個人興趣上有所差異,為了解決“偏食”現(xiàn)象,讓“營養(yǎng)”搭配得更合理,我從課外閱讀科目中選擇了《媽媽是精靈》,統(tǒng)一要求學生在三月底看完,寫好讀書筆記,剩下的閱讀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到四月份則有新的任務安排。這種搭配既注意了知識結(jié)構(gòu)的平衡,又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使課外閱讀能行之有效地開展下去。
3.將“強制閱讀”和“期盼閱讀”連接起來
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靠引導。我選擇了如《愛的教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文質(zhì)俱佳的書,每天午讀課時講故事給學生聽。書中異國的情調(diào)、陌生新奇的世界、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和鮮明的人物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有時候遇到高潮處我就戛然而止,讓他們自己去找書繼續(xù)閱讀。
4.定期開設讀書指導課,教給讀書方法
我每個月會開設一節(jié)讀書指導課,向?qū)W生傳授基本的讀書方法,如瀏覽、略讀、精讀。同時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動筆的習慣,讓他們畫出文中的好詞好句,進行積累,并教給學生讀書筆記的寫作方法,如摘錄型、體會型、介紹型等。鼓勵學生之間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和體會,推薦好的書目,讓大家能閱讀到更多更好的書籍。
三、開展讀書活動,讓學生交流閱讀
1.舉辦讀書成果交流會
①摘抄本——開學初,每個學生準備一本摘抄本,將所讀書籍中的好詞好句摘錄下來,并畫上插圖,精心制作每一頁版面,做到圖文并茂。學期結(jié)束時進行展覽評比,選出“摘抄小能手”。
②讀書心得——學期結(jié)束時,每人需要上交一篇自己最滿意的讀書心得,并評出優(yōu)秀作品,進行表揚和獎勵。
2.開展“好書伴我行”的系列讀書活動
每學期我們學校都會組織學生開展“好書伴我行”的系列讀書活動,每學期都有側(cè)重點。如“童話伴我行”“名著伴我行”“詩歌伴我行”等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展示自己,交流閱讀,提升自我。
少年兒童階段是人生吸收精神營養(yǎng)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黃金時期,我們要把人類文化的精品、把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推薦給孩子們,引導他們閱讀,這對開闊學生視野、發(fā)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素質(zhì)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讓孩子從小熱愛課外閱讀,讓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這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
作者簡介: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美琪學校語文教師,揚州市語文教壇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