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佳?解祥偉
“在現代社會,閱讀和寫作是每個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本領,其中最根本的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這也是獲取知識和精神養(yǎng)料的基本能力。”(葉圣陶)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學習化社會的來臨更需要提高學生的基礎學力。各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達成的一項共識就是,讀寫算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是未來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礎學力是兒童適應未來發(fā)展的前提,是開展終身學習、促進自我完善的基礎。閱讀能力在公民未來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已成為世界教育關注的共同話題。
怎樣提高語文課外閱讀量,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通過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選編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
《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小學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閱讀量。這么大的閱讀量應怎樣得到保證?學生應閱讀、適合閱讀哪些材料呢?國家課程標準雖在“附錄”部分,提出了“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但推薦的讀物太少,太一般化,缺少層次性,特借鑒整理小學生推薦書目:
1.誦讀類
包括古詩詞、中華經典語錄、現代優(yōu)秀詩文的誦讀。像《唐詩三百首》、《小學生必讀古詩詞80首》及里面的補充詩詞240首、《三字經》、《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名人名言錄》、《常見歇后語》等宜在晨讀課、語文課及各種活動課中,讓學生吟誦、熟讀,以積累語言材料,形成語感,接受傳流文化的熏陶。長期堅持,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2.名著類
課程標準提出了應該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要求,這一點我們很多學校和老師還認識不夠,實踐不足。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華,讓學生閱讀名著,和大師對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語言、進行精神提升的途徑。我們列出的必讀書目是《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中國兒童文學50年精品庫》——童話卷、詩歌卷、散文卷、科學文藝卷、小說卷、故事卷;少年偵探易拉明科學探案系列——《神秘的腳步聲》、《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兒歷險故事叢書——《奇境歷險》、《絕路逢生》、《魯濱遜漂流記》等6本;《中國兒童閱讀文庫》——小說篇、古詩詞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童話系列——《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童話365夜》;世界著名神話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國神話故事》、《希臘神話故事》;《中國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國童話故事集》、《紅巖》等。
3.瀏覽類
指時文、報刊、網絡的閱讀。作為現代的兒童,不僅要不斷接受經典文化的熏陶,更要不斷與時俱進,不斷接受當下的新知識與新文化。這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報刊,如《小學生學習報》、《少年兒童故事報》、《少年報》、《讀者》、《小學生時代》、《少年博覽》等。
二、開設切實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課
每周開設了一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專門對學生進行具體、切實的閱讀指導。課外閱讀指導課不能上成課內閱讀課,應著眼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指導閱讀方法。①可根據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地運用誦讀、鑒賞、比較、評價、探究、講演、辯論、競答等方法進行指導。②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注重讓學生充分感知文本,獲得體驗。③努力創(chuàng)設讀書的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分享閱讀的快樂和心得。
三、豐富學生讀書資源,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
1.豐富讀書自愿,讓學生有書可讀
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里有藏書幾十萬冊,除必讀書外,每個學期再搞個調查,列出班內學生最想看的書目,學校不斷充實更新圖書室書目,不忘經典,與時俱進。b.學生個人購書。每個家庭都會擁有一些適合孩子看的課外書。在班內搞個圖書推銷活動,先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好書,再借給同學看,看完后討論討論。老師要對大方提供書本的同學大加表揚,鼓勵更多的同學推薦好書目。同時制定相關制度,確保學生愛護書,做到“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2.舉辦“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
每學期都要組織“讀書節(jié)”主題讀書會活動,且各有側重,三、四年級為童話系列;五年級為古典名著系列;六年級為了解中外著名詩人、作家與作品系列活動。而背誦積累中華古詩詞活動則始終貫穿整個小學語文學習階段。采用多種形式激勵學生讀書。如男女比賽,分組比賽,個人競賽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收獲,利用學生的表現欲望,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
少年兒童階段,正是人生吸收精神營養(yǎng)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讀什么書、怎樣讀書、形成什么樣的讀書習慣,可以說是影響人一生的發(fā)展——而且這是長大以后沒有辦法彌補的。一個從小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成長起來的人,將來定會是一個人文底蘊寬厚、基礎牢固、素養(yǎng)全面的人。讓孩子從小學會自主閱讀,讓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這是每位小學語文老師的迫切任務,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的主要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