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教學內(nèi)容:新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概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建立規(guī)則。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
使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學具:一組一份正方形、圓形、正三角形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面積定義
1.涂色比賽:選一名男生涂大象,一名女生涂小鳥,看誰獲勝。
2.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面積和面積單位有關知識,板書課題《面積和面積單位》。
3.通過物體的表面感知面積
(1)學生通過動手摸,觀察比較生活中物體的面的大小,從而發(fā)現(xiàn)物體的表面都是有大有小的。
(2)師引出:我們就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
(3)舉例說明什么是物體表面的面積。
(4)借用語文書擺放位置的不同,明確:無論這本語文書怎樣擺放,它封面的面積大小是不變的。
4.通過封閉圖形認識面積
(1)學生列舉知道的平面圖形。
(2)課件出示三組平面圖形,學生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3)課件出示圖形(一個封閉、一個未封閉圖形),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只有封閉圖形有面積。
(4)觀察封閉圖形的特點,初步感知面積。
(5)學生交流什么是封閉圖形的面積。
(6)結(jié)合板書,完整的說明面積的定義: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創(chuàng)設沖突、認識面積單位
1.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課件出示:長方形、正方形
(1)學生嘗試用觀察法,重疊法發(fā)現(xiàn)無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2)學生打開學具袋,觀察比較,尋找測量方法。
(3)課件出示合作提示:
【1.你們小組選( )形作單位來進行測量。
2.鋪長方形用了( )個;鋪正方形用了( )個。
3.結(jié)論:( )面積大,( )面積小?!?/p>
(4)學生根據(jù)提示,小組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得出結(jié)論。
(5)匯報比較方法,師生訂正。
(6)對比三種方法,共同選擇最好的方法——用正方形鋪。
(7)得出結(jié)論: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最好用相同的正方形。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1)自學第63頁的內(nèi)容并思考下面的問題: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它們都是如何規(guī)定的?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積接近于這些面積單位?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常用的面積單位,師板書。
(3)小組任選一個面積單位來進行匯報。
組1匯報平方厘米,生補充
組2匯報平方分米,生補充
組3匯報平方米,生補充
(4)小游戲:一張1平方米的紙上能站多少個同學,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
三、綜合運用、扣回主題
1.老師這有一個郵票,該用哪個面積單位來量呢?生:平方厘米
2.如果想量桌面的面積呢?生:平方分米
3.如果桌面能擺35個1平方分米,那它的面積是多少?生:35平方分米
4.如果量我們上課開始提到的分擔區(qū)該用哪個面積單位呢?生:平方米
5.質(zhì)疑:那么,面積單位只有這三個嗎?(學生大膽猜測)
四、回顧全課,小結(jié)延伸
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五、結(jié)語
今天同學們表現(xiàn)的非常好,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解決了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希望同學們以后繼續(xù)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發(fā)現(xiàn)。
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物體表面 平方米 (m2)
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平方分米 (dm2 )
封閉圖形 平方厘米 (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