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玉慧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
進口食品未必“高大上”
文 楊玉慧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
近幾年,隨著頻發(fā)的食品安全事件,眾多國產品牌被消費者拉入了“黑名單”。為了家人尤其是父母、孩子的健康,很多人將目光轉向了香港、臺灣以及國外,于是代購、海淘悄然流行??墒峭鈬氖称钒踩闆r您了解嗎?購買進口產品究竟是情有可原還是擔心過度呢?
2007年,日本的一些“老字號”集中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食品安全問題:牛奶、點心、巧克力更改保質期,牛肉、水產以次充好……后來經過大規(guī)模整治,這一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依舊在2008年爆出了“汞大米”事件??梢哉f,國內食品安全出現的問題,在日本也沒能完全克服。
同樣的,在食品審核相對嚴格的美國,每年也會報道出食品安全事件,比如生吃蔬菜導致的的細菌感染,快餐巨頭用廉價原料和添加劑制造“粉紅肉渣”,以馬肉冒充牛肉出口等等。
可以說,只要有食品的地方,就有食品安全事件,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盡管國內食品安全狀況不容樂觀,但國外也并非凈土。
以大家最關心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例,我國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出臺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的食品環(huán)境,重拾國民信心,讓我們來看幾條具體措施:
2015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將嬰幼兒配方食品和保健食品、特殊醫(y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都歸為特殊食品,并指出乳粉的配方需要進行注冊。這表明我國對嬰幼兒乳粉的管理上升到藥品的級別。
2015年12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關于印發(fā)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yè)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記錄規(guī)范的通知》,旨在“實現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全過程信息可記錄、可追溯、可管控、可召回、可查詢,全面落實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yè)主體責任,保障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p>
2016年,將過去每季度檢查配方奶粉的規(guī)定,改為“月月抽查,月月公布”,并且將結果在國家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的網站上及時公布,供民眾查詢。使得不合格產品和商家無所遁形。
而事實證明,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關于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監(jiān)督抽檢情況的通報指出,2014年,國產奶粉的不合格產品占3%,進口奶粉的不合格產品占2%,二者比例接近。而且國產奶粉的樣本量大大高于進口奶粉的樣本量。這說明,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講,我國的國產奶粉是可以與進口奶粉相提并論的。
食品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本土化”,就如同我國黑龍江克山縣人民要吃富硒食物(克山病就是因為缺硒),而湖北恩施則要少吃硒(恩施的土壤富含硒,曾爆發(fā)硒中毒)一樣。各國都是根據自己國家的飲食結構、地域特征來出臺營養(yǎng)標準,所以不同國家的營養(yǎng)標準本身就存在差異。
中國人與外國人的體質有很大不同。同樣的進口奶粉,人家本土的寶寶吃得好好的,可能我們的寶寶就容易發(fā)生便秘、或者營養(yǎng)不均衡等狀況。早在2012年,香港就發(fā)現日本奶粉的碘含量比較低,因為日本是島國,近海居民攝入的食品一般都含碘豐富,所以日本奶粉中無需額外加碘。而美國寶寶則是體內的鐵比中國寶寶充足,所以他們的奶粉以及各種輔食中的鐵含量就比較低。我國孩子患缺鐵性貧血的比例大大高于美國孩子,所以我國配方奶粉中的鐵含量要高于美國,這樣才會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鐵元素。
還有一些國家針對自己國家高鹽高脂高熱量的飲食結構,在奶粉中額外加入了膳食纖維,而我國的嬰幼兒攝入這種奶粉就有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情況。
進口食品未必符合我國居民的身體狀況,老人、小孩以及身體素質弱的人群,需慎重購買。
簡單說來,在要“土”還是要“洋”的問題上,從價格因素講,本土食品與外國食品各有千秋;從安全性來講,二者差不多;從判斷營養(yǎng)成分和購買渠道上來講,“土奶粉”省事得多。那么是否購買國外食品,您還得用理性的思維去看待,用科學的眼光去辨識,再立足個人的具體情況,才能最終做出正確的判斷。
小鏈接
“海淘”需要智慧
如果您就是熱衷于進口食品,為了健康,我得給您提個醒——
第一,消費者要有一定的營養(yǎng)知識,知道自己或者食用者需要什么樣的營養(yǎng)搭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以國產食品的營養(yǎng)成分表作為參照。因為不管食品質量如何,配料表呈現出的營養(yǎng)物質搭配,一般都是合理的。
第二,最好有一定的英語水平,主要是能夠看懂“洋產品”的說明以及營養(yǎng)成分表,以判斷這款產品是否適合自己。懂英語還可以更詳細地辨識產品包裝上的各種信息,這也是識別真假商家的一項基本技能。
第三,了解食品進出口的相關流程以及報關資料。洋商品進入我國,進出口商必須有海關及檢疫的進出口備案表、食品流通許可證等。而食品則要有官方原產地證書、原生產國衛(wèi)生證書、生產商的檢驗報告、原產國的注冊和銷售證明、原包裝和中文包裝樣張、原國家檢疫證書、裝箱單、貿易合同、發(fā)票、海關的“檢驗檢疫證書”等。客戶可以要求商家出示這些“證書”,作為考察商家,辨別真?zhèn)蔚囊罁?/p>
第四,標簽對比,可以將進出口商貼的中文標簽與原包裝上的英文標簽進行對比。按照國家規(guī)定,二者內容要完全相同,而且必須有:食品名稱、配料、凈含量和固體含量、原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國內總經銷和分銷商的名稱和地址。另外,洋酒和保健品還應該有“C I Q”標志,意為“中國檢驗檢疫”合格。
第五,建議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要么去大型超市的進口商品專柜,要么就是經過了精心考察,非常信賴的代購商家。切莫人云亦云,盲目聽從他人的推薦,不加考察就出手的做法萬萬要不得。
責任編輯:隗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