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蓮
?
腹腔鏡結腸癌手術的臨床護理效果報道
何碧蓮
【摘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結腸癌手術治療結腸癌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抽選結腸癌患者95例并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止痛藥使用率、術后排氣、下床活動及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 <0.05)。結論 腹腔鏡結腸癌手術后給予患者綜合護理干預,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能有效節(jié)省患者住院時間,縮短患者術后排氣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
【關鍵詞】腹腔鏡;結腸癌;開腹術;綜合護理干預
Objective To evaluate laparoscopic colon surgery for colon cancer patients in nursing effect. Methods 95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lottery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 care results.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pain medication usage,postoperative discharge,ambulation and hospital stay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olon surgery to give patient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to routine care,can effectively save time hospitalized patients,shorter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and ambulation time.
【Key words】 Laparoscopy,Colon cancer,Laparotomy,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結腸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好發(fā)于患者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有關統(tǒng)計顯示[1],其發(fā)病率在所有胃腸道腫瘤疾病中列居第3位,對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等均會造成不利影響[2]。本次研究將探討腹腔鏡結腸癌手術結腸癌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現(xiàn)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
抽選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結腸癌患者95例并結合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齡30~80歲,平均(55.7±3.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30例,女17例,年齡32~78歲,平均(55.5±3.4)歲。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其在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腹腔鏡結腸癌手術治療,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術前護理: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全面的心理疏導、病情評估以及術前準備。首先護理人員應該針對患者及家屬做好術前心理輔導工作,向其全面介紹腹腔鏡結腸癌手術的優(yōu)越性、流程、效果、預后、護理等諸多措施,使患者能夠積極面對手術治療并樹立治療信心;其次護理人員應該針對患者的心理與生理狀態(tài)進行全面評估,例如患者過往疾病史、過敏史、基礎疾病、護理環(huán)境、身體體質、血尿功能等,針對患者手術制定全面的術中、術后準備工作及護理措施,確?;颊叻鲜中g標準;最后護理人員應該做好患者的術前備皮、胃腸道減壓、禁食禁水、麻醉測試等準備工作,注意上述準備實施的時間以及流程,確?;颊咝g前準備工作圓滿、充分,發(fā)現(xiàn)問題時應該立即通知醫(yī)生解決,提高患者手術的順利性。
(2)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結束后應該注意遮蓋其隱私,將其送往病房,做好病房的溫度、濕度、陽光、干燥等清潔準備,交代病房護理人員患者具體情況,將患者體位調為半坐臥位,有惡心嘔吐癥狀者可以將其頭偏向一側,指導家屬觀測患者生命體征指標變化;護理人員應該提前做好患者并發(fā)癥護理工作,以高碳酸血癥為例,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中流量吸氧保持12~24 h,降低二氧化碳在患者體內的蓄積,定時檢測患者血氧飽和度、呼吸、心率以及皮下氣腫癥狀等,若患者血氧飽和度始終保持在95%以上則應該立即給予血氣分析,必要者給予患者生理鹽水+糜蛋白酶霧化吸入,協(xié)助患者咳痰;腹腔鏡結腸癌手術患者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術后24 h內,護理人員應指導家屬按壓患者傷口、音樂閱讀吸引注意力以緩解患者疼痛,必要者給予藥物鎮(zhèn)痛;護理人員應該鼓勵患者及早下床活動,患者術后第2 d即可下床活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術前指導患者飲食和腸道排空等,術后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預防傷口感染等。
1.3判定指標
測定兩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止痛藥使用率等指標。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使用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 16.0,計量資料以及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分別為(±s)以及(%),數據檢驗方式分別為t檢驗和χ2檢驗,P<0.05則二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術后止痛藥使用率20.8%,對照組患者止痛藥使用率72.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結腸癌包括腺癌、粘液腺癌、未分化癌等多種類型,患者病變由腸壁一路發(fā)展直至腸管縱徑并可上下蔓延并浸潤至腸壁深層,結腸癌病變可以經由患者淋巴管、血流等侵犯患者其他臟器及組織,嚴重者直接侵入腹腔,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3]。當前臨床針對結腸癌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配合化療、免疫治療、中藥治療以及其他支持治療等措施[4]。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n)術后排氣時間(h)下床活動時間(h)住院時間(d)觀察組(30)對照組(30)5.5±1.8*12.8±2.4 22.4±7.2*36.6±12.5 12.8±5.4*25.5±8.1
腹腔鏡是臨床手術過程中常用的醫(yī)療器械,能夠幫助醫(yī)生充分擴大、清晰手術視野,同時具有手術創(chuàng)口小、術中出血量低、有效降低由于開腹傷口感染引發(fā)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升高等優(yōu)點[5]。在腹腔鏡手術治療基礎上本次研究同時給予觀察組患者術前、術后綜合護理干預,通過心理護理、術前準備、病情評估、環(huán)境護理、并發(fā)癥護理、疼痛護理、鍛煉指導等諸多護理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率,促使患者術后快速康復,幫助患者順利、安全的度過整個手術期[6-8]。本次研究可以證實,觀察組患者術后止痛藥使用率、術后排氣、下床活動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腹腔鏡結腸癌手術后給予患者綜合護理干預,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能有效節(jié)省患者住院時間,縮短患者術后排氣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
參考文獻
[1]張忠云.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17例圍手術期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11):155-156.
[2]宋娟,楊新華,甘露.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 局解手術學雜志,2010,19(5):412.
[3]徐國鳳,邱麗敏,周美娜. 腹腔鏡下腸癌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0,31(4):563-564.
[4]王利群.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35):125-126.
[5]溫大翠,羅斌,王康. 手輔式腹腔鏡與開腹結腸癌手術效果比較及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0):49-50.
[6]笪亞紅. 腹腔鏡結腸直腸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6):740-741.
[7]趙盛楠,付婷,辛麗娜,等.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的護理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13(21):4181-4183,4170.
[8]張維燕,黃嬌,魯春梅. 腹腔鏡結腸癌手術與開腹手術的護理效果對比[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9):1389-1390.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08-0221-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8.151
作者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yī)院普外科,福建 泉州362000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HE Bilian General Surgery,Quanzhou City in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First Hospital,Quanzhou Fujian 3620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