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梅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現(xiàn)狀分析
首先,教師只注重數(shù)量而不注重質(zhì)量。有一些小學數(shù)學教師認為課堂互動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而形成良好師生互動體制的最佳方式就是要多多提問,所以他們在課堂上大面積地提問。筆者在聽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位教師在講解角的相關的知識的時候,一節(jié)課提問了將近100個問題,平均每一分鐘提問的數(shù)量超過的兩個,并且這些問題大多是以“對不對?是不是?”作為結尾的,提問質(zhì)量非常差。因為教師提問的問題過多,學生回答問題的速度很快,基本上都是異口同聲,根本沒有思考和反饋的時間,有一些問題學生也根本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得上。這樣的課堂氣氛看似熱鬧輕松、此起彼伏,但是實際上在內(nèi)容上非??斩矗谫|(zhì)量上不堪一擊。教師為了提問而提問,卻忽視了提問背后蘊含的教學意義和原理,難以真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也難以形成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習慣。
其次,教師提問的目的不明。教師如果難以將提問的問題闡述清楚,那么學生就難以抓到問題的精髓和要點,這就會導致小學生可能在答題的時候完全偏離主題,甚至因為難以理解題目而不能作答。有一位教師在教導學生0的知識的時候,要求學生看圖填列數(shù)字,其中一個盤子里有三個蘋果,一個盤子里有兩個蘋果,一個盤子里沒有蘋果。這位教師問小學生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學生普遍回答蘋果越來越少了,最后教師總結出“看來我們要珍惜食物”。之后教師費盡周折才將盤子里有多少蘋果這個問題扭轉(zhuǎn)到正軌上來。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在于教師提問的目標不夠明晰,低年級的小學生還處于邏輯思維較差、想象力豐富的年齡階段,他們看到什么就會說什么,他們很可能把看圖填數(shù)的問題看成是“蘋果沒有了,所以我要珍惜”。如果教師明確地提問三個盤子里各有多少個蘋果,那么小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再次,教師提問要求學生即時回答。有一些教師在提問學生的時候要求學生立即回答,學生就難以獲得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比如,在講解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有的教師給學生展示了相關的圖片后提問:“同學們觀察這些圖片,覺得他們有什么共同點?”然后就立即點名學生來回答,學生如果不知甚解的話,教師就生硬地往標準答案上去引導,教學效果很差。教師提問之后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醞釀和思考問題,不應急于求成、拔苗助長,而是要讓學生真正進入思考的狀態(tài)。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第一,教師要注重層次的把握,做到由淺入深。教師在設計提問的問題之前應該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充分的把握,了解他們知識的水平和認知能力,這樣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由易到難,學生可以在層層遞進的問題中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教導圓的面積的公式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分別將一個圓形平分成為2份、4份、8份、16份等等,學生漸漸意識到對一個圓形平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一個部分就越接近長方形,而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圓的面積的推導公式,而是要通過幾個問題將新舊知識有效銜接到一起:首先要提問圓的面積和劃分為幾等份的長方形的面積之間是否存在關系?長方形的長寬分別代表著圓的什么?這種由淺到深的問題提問方式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并找到推出圓的面積公式的方法。
第二,教師要科學設計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明確明晰。教師要提升課堂提問的效率就必須設計科學的問題。首先,教師設置的問題應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興趣的話,那么自然而然地就會產(chǎn)生一探究竟的沖動,學習效果就會大大增加。比如說教師在教導角的知識的時候,可以首先給學生列出兩個角,讓學生去比較哪一個角比較大,學生很容易直觀地得到答案;緊接著教師可以問大角比小角具體大了多少,學生是不知道答案的,帶著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急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充分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有利于疏導障礙。學生思維易于產(chǎn)生障礙的地方,就是小學數(shù)學教師教學的難點和重點。當教師發(fā)現(xiàn)小學生思維上出現(xiàn)困難的時候,就應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涉及一些逐步提升、前后連貫、聯(lián)系緊密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突破思維誤區(qū)。比如在講解這樣一道習題的時候:甲數(shù)和乙數(shù)的比式3:4,乙數(shù)和丙數(shù)的比式5:8,那么甲數(shù)和丙數(shù)之間的比例是多少?學生通過題目是難以看出二者之間的比例關系的,并且難以明確題目和教材中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乙數(shù)在這道題目中的作用,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學生思路一下打開,運用了最小公倍數(shù)求解,得到標準答案。
第三,教師要溫和提問,構筑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之中要注重關愛學生,運用民主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問的時候態(tài)度一定要溫和,提出問題的時候應該友好溫馨,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去思考,而不是單純地將懲罰學生作為手段,甚至運用挖苦或者訓斥的手段來對待回答錯誤或者回答不上問題的學生,因為這樣會打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對教師的提問產(chǎn)生一種懼怕的心理,長此以往學生不想回答問題也不敢回答問題。
參考文獻:
[1]徐君平.關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中),2011(2).
[2]童敏.改進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實踐研究[J].小學數(shù)學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