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
[摘要]許寅輝的《客韓筆記》是清末民初出現(xiàn)的眾多筆記史料中的一部,記載了中日甲午戰(zhàn)爭時期作者在朝鮮的經歷,是研究甲午戰(zhàn)爭的一份重要參考資料。通過對作者親身經歷的探索與分析,一方面發(fā)掘出傳統(tǒng)檔案史料中有意隱去的史實,一方面梳理出印證檔案史料記載的細節(jié),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利用筆記史料從多種角度更加全面的審視重大歷史事件,重新認識其史料價值。
[關鍵詞]華商僑民;甲午戰(zhàn)爭;筆記史料
[中圖分類號]1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08-018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86[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清末民初,各種筆記史料層出不窮。筆記史料記載一般為作者本人親身見聞,往往在細節(jié)和微觀方面能為研究重大歷史事件提供極有價值的參考信息。對這類筆記材料進行研究,可以從全新的角度重新審視以及評價歷史事件。許寅輝字復初,自號獨醉山人,江蘇上元縣(今屬江寧縣)人。1893年春,許寅輝應駐韓英使之聘,在英國駐朝鮮使館辦理文案,兼任翻譯。在此期間,他經歷了甲午戰(zhàn)爭前后的各種情狀,為戰(zhàn)爭期間當?shù)厝A商僑民做了許多安頓和保護工作。許寅輝的這些經歷在檔案史料中鮮有記錄,因此“多當時人未盡知者”,這樣便為我們從新的角度重新審視中日甲午戰(zhàn)爭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一、補充檔案史料中極少提及或有意隱去的部分
這部分內容是《客韓筆記》史料價值最高的部分,補充了檔案史料中鮮有記敘的個人經歷和見聞,為我們從微觀和細節(jié)方面重新審視甲午中日戰(zhàn)爭提供了條件。筆記中記載的種種華商華僑的事跡,真實反映了甲午戰(zhàn)爭期間中國民眾在朝鮮的困苦境遇和寄人籬下的悲慘遭遇,也從側面反映出清政府在海外僑胞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時的冷漠態(tài)度。
當時中日戰(zhàn)事一開,中國在朝鮮官商競相回國,情狀狼狽。“李太守率電報學生數(shù)人將入英署暫避。因華人來者已數(shù)百名,英兵把守極嚴,太守遂避入德領事署?!鼻宄賳T尚且如此狼狽,華僑華商境遇則更為艱苦?!八斜茈y諸人,除總理事府與理事官紳外,尚有商民數(shù)百人,自朝至午,坐立于炎天酷日之中,饑渴交加,不可言喻?!比毡竟俦勒涛淞Γ瑢υS多華商盡行豪奪勒索之能事?!捌咴轮醒腥A商數(shù)十人來署泣訴近日日人強買貨物,無以為生……奈常有日兵三五成群來此強買,或擅自攜貨,不給分文;或稍給若干,不敷半本。一經理論,則持槍作勢,只好任彼奪取。數(shù)日來本利均失,困苦不堪?!比A僑在朝鮮境遇可見一斑。
隨著戰(zhàn)爭的進行,清軍敗象迭出,日本人在朝鮮舉止愈益囂張,部分朝鮮官民也開始欺凌華人。“乃朝鮮漢城府榜示謂,清民犯罪,應受伊裁處。此示一出,朝鮮巡捕遇華人輒盤詰,動以漢城府挾制。且囑朝民勿論華商何物,任意給價,彼若虧本不賣,即送官治罪。”甲午戰(zhàn)爭最終以清廷慘敗而收場,國際地位一落千丈。除遭受日本人的羞辱,華人還遭到朝鮮人的鄙視?!白月庙樖Ш?,歐洲各國皆親日而疏華,即朝鮮婦孺多有見華人而呼為清國狗者,聞之殊堪痛恨。而日人見華人,則以手作刀勢,自斫其頸,蓋言華人皆作刀下之鬼也?!?/p>
中國近代史上,華人被外國人稱作狗的羞辱恐肇始于此。由此看出,華人除了物質損失,社會地位也急劇下降,深刻體會到對外戰(zhàn)爭失敗的痛楚。這是古代中國歷次對外戰(zhàn)爭所不曾有過的情形。朝鮮華僑在戰(zhàn)爭前后地位的變化,從側面反映了中日甲午戰(zhàn)爭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之深遠。戰(zhàn)爭后,日本踏上了富強之路,而中國人受到極大震動和刺激,其心境變化由此亦可見一斑。
華僑華商在朝鮮境遇堪憂,清政府卻對此不聞不問,聽之任之,態(tài)度極為冷漠。在此期間,反倒是英國領事館在客觀上為保護華僑生命財產及其權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中,英國領事嘉妥瑪和許寅輝功不可沒,都在保護華商僑民方面竭盡所能,起了重要作用?!皶r署總領事嘉君妥瑪由廈門調來,嘉君在華三十年,遇事持平,兼有血性,囑予曉諭華商民勿動。中日決裂,華商由英保護,產業(yè)貨物亦如之。倘日人見欺,可來署稟報,代為申理。”
不僅如此,在營救落難的華僑方面,嘉妥瑪在許寅輝的鼓動下也是竭盡全力,如筆記中華商王文潭等人深夜在英領事館幫助下從日軍屠刀下死里逃生的事跡記載即為典型代表:
“華商王文潭來稟,稱有同伙八人流于外道,去漢城三百余里,所帶貨物甚夥,只求保全性命,貨物次之。情詞迫切。予即力言于總領事,行文日署,發(fā)給陸軍公文護照,載明人數(shù)及貨物等項……后同伙八人與貨物等均得安回漢地,亦云幸矣?!?/p>
英領事館在保護華商僑民方面,還從制度人手,發(fā)布條文規(guī)章,從外交和制度方面積極保障在朝鮮華商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合法權益。如英領事館為華商僑民免費發(fā)放護照,保障其生命財產安全和合法經營權益,即可見一斑:
“八月上旬,英署曉諭華商,凡在漢城經營之商民均須來署領護照。去外道者亦如之。尚已返華之商民欲再來營業(yè)者,一律領照。查華署向章,凡商民入朝鮮界者,須領照一張,每張照費半元。英署則分文不取……而候領照者重迭不可勝數(shù)……所有已蓋英印護照,仍必由總董帶領該商至日署加蓋日印,方能為憑。如遇日兵攔阻,即出該照示之,其圍立解。未發(fā)護照之先,由英總領事照會日署,言明英署有文案一位暨英署雇用之華人皆不領照,途中一切不得留難。”
甲午戰(zhàn)爭后期,清朝敗局已定,朝鮮官方在日本唆使下制定了許多不利于華商僑民的條文規(guī)章,“于是無賴韓民藉端訛詐,挾嫌誣攀,日或數(shù)起?!比A商僑民痛苦不堪。此類由英使館出面救助安撫華商僑民的事跡在筆記中數(shù)不勝數(shù),這與清政府對海外華人的冷漠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對清政府來說真是莫大的諷刺。
二、映證檔案史料并加以細節(jié)補充的部分
這部分記載內容多能印證檔案史料,使我們能夠從一個微觀角度去體會當時重大歷史事件的真實境況。筆記記載的種種事跡情形,印證了日本狼子野心、蓄謀挑起戰(zhàn)爭的陰謀。朝鮮東學黨以除暴安良為名的起義迫使朝政府請求清廷援助,清廷派遣葉志超、聶士成率兵兩千進駐牙山。東學黨見清軍介入,“皆稱吾輩因官吏虐民太甚,除暴而已,何敢與天兵抗。遂退入山林。華軍招之降,黨人皆聽命?!逼鹆x平息。但日本卻反應過激:“日本見華興兵,遂興師,以保護使館為詞……初次運兵六百名,二次千名……迨六月中旬,陸續(xù)所進之兵約三萬名。”一來此事與日本無關,日本師出無名;二來當時起義早已平息,日本非但不退兵,反而陸續(xù)增兵,人為制造了當時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其用心何為?在此情況下,歐美列強居中調停。“英國力主和,美國實倡之,會議于朝鮮外衙門,駐北京、東京各使臣亦皆會商勸和?!薄案鲊埲毡韧?,日人不許?!北緛沓r局勢與日本無關,且不談日本不經當事國許可出動上萬兵力,縱使出兵是為了保護使館,現(xiàn)在事態(tài)平息,理應先行退兵。日本當局不但執(zhí)意不肯,相反卻步步緊逼,不斷挑釁:
“六月二十日夜四更,電線被日毀斷,揭帖滿城,痛詈鮮人甘為臣仆。謂此番兵釁實為朝鮮雪國恥,保朝鮮為自主之邦,痛詈中國水路各師?!?/p>
“二十一日早,日兵進王宮,毀電局為駐兵之所?!薄岸铡毡颈契r國與中國斷絕進貢之禮,并下戰(zhàn)書,托嘉君代寄天津?!?/p>
如果日本挑起戰(zhàn)爭真如自己所稱“保朝鮮為自主之邦”,之后日軍在朝鮮表現(xiàn)則是自扇耳光:
“凱還時,迫韓兵鼓樂郊迎三十里。其戰(zhàn)也,以韓兵扮作先鋒,死傷者依然韓人。既歸營,日日懸燈作樂,遍貼揭白,辱詈中華……故韓之壯者逃散四方,老弱婦女號泣道路。”
凡此日軍種種丑惡行徑,皆從細節(jié)方面印證了日本假保護朝鮮之名,蓄謀挑起戰(zhàn)爭,企圖變朝鮮為日本殖民地的史實。
再如甲午戰(zhàn)爭中的平壤戰(zhàn)役,筆記中亦有相關背景細節(jié)的記載。葉志超一夜狂奔八百里的情形,筆記中即有相應先兆的印證:“葉志超因牙山戰(zhàn)敗捏報勝仗,獲賞二萬兩,并畀以總統(tǒng)各軍之權。葉益無忌憚,諗知平壤歌妓久冠全球,遂心醉之,日夜在中軍帳挾妓宴樂。營哨將弁尤而效之,明日張膽宿娼營中,無復以軍務為意者?!?/p>
葉志超不但捏報勝仗,而且明目張膽的嫖宿。如此統(tǒng)領,臨陣脫逃、狂奔回國亦非稀罕之事。早在平壤戰(zhàn)役前,朝鮮官員就曾向清軍求援:“聞日兵欲攻黃州取平壤,遂遣人告葉總統(tǒng),請速進兵……遲則日人必得黃州,而平壤勢不可保矣。”清軍統(tǒng)領左寶貴則表現(xiàn)出了一個軍人應有的眼光和素質,多次催促葉志超前行阻擊日軍,搶奪戰(zhàn)略要地。無奈葉志超不肯離開他的安樂窩。如此指揮,如此態(tài)度,如此戰(zhàn)力,如何能戰(zhàn)勝日軍?這些都從細節(jié)方面再現(xiàn)了清軍敗績,其中反映出的深層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從以上對筆記的分析解讀可以看出,筆記史料在微觀與細節(jié)方面還原重現(xiàn)重大歷史事件的另一側面,作用顯著。作者以其特殊身份記錄了甲午戰(zhàn)爭前后在朝鮮的種種經歷與見聞,從細節(jié)和微觀方面為我們重現(xiàn)了底層民眾的境遇,為我們從另一角度研究重大歷史事件提供了寶貴資料?!犊晚n筆記》在幫助我們重新認識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過程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責任編輯: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