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鴻
長假剛過。美味繞梁。北京有一道以京劇名家馬連良先生的名字命名的“馬連良鴨子”。
北宋大文豪蘇軾寫過這樣一首詩,名為《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春江水暖為何鴨能先知呢?據(jù)說是因為鴨掌中有一種能感應(yīng)冷暖的神經(jīng),通過這個感應(yīng)神經(jīng),鴨子就能提前感應(yīng)到水的冷暖了。
鴨肉作為中國人餐桌上的一道傳統(tǒng)美食,長期以來為人們所追捧。尤其在北京,烤鴨作為一道名菜,不僅成了京菜的招牌,甚至成了很多外地游客來北京的必吃之物。如前門大街的全聚德,價格昂貴不說,提前一天訂位,恐怕也難訂到位子。
北京還有一道以京劇名家馬連良先生的名字命名的“馬連良鴨子”,是北京西來順飯莊的鎮(zhèn)店招牌菜。馬連良先生本人對于飲食是非常講究的,甚至對吃飯的環(huán)境都有著刻意的要求。在章詒和所著的《伶人往事》一書中就記錄了章伯鈞請馬連良吃飯的情景:
“當(dāng)馬連良請的人和訂的菜,一起送過來的時候,著實把我們?nèi)覈樍艘惶8赣H是請吃晚飯。可剛過了午休,幾個身著白色衣褲的人就來了。進(jìn)了我家的廚房,就用自備的大鍋燒開水。開鍋后,放堿。然后,堿水洗廚房。案板洗到發(fā)白、出了毛茬兒為止。方磚地洗到見了本色,才肯罷手。說句實在話,自從住進(jìn)這大宅院,我家的廚房從來沒有這么干凈過?!?/p>
有著如此習(xí)慣的馬連良先生,本人也是烹調(diào)高手,一道“芙蓉雞片”可謂是馬老板的一絕。馬連良一度還將西來順的頭灶褚祥延為特約廚師,飯莊熄火,廚師便來到馬家做消夜。也正因如此,褚祥才專門為馬連良發(fā)明了這道“馬連良鴨子”來表達(dá)對他的敬意。
做馬連良鴨子的手法是,把鴨子加工洗凈,經(jīng)過腌漬、蒸、炸等工序。腌時講究內(nèi)膛、外皮搓抹,入味后蒸3小時至透,再溫油炸至皮酥。上桌時,鴨子赤黃油亮,皮酥肉爛,香味透骨,蘸著佐味小料,就著荷葉餅,那滋味非同一般。
當(dāng)然,如此復(fù)雜的制作流程恐怕會讓很多人望而生畏。不過不要緊,我這里倒是有一道自創(chuàng)的做法比較簡單的干爆鴨,教給大家。
所需材料:鴨肉、青椒、姜、蒜、郫縣豆瓣、料酒、醬油、鹽、白糖。
這道菜的做法是,將鴨子清洗干凈后切成小塊。然后,將切好的鴨肉放入清水中,待水煮開后,將鴨肉撈出,再用清水洗凈。將炒鍋上灶加熱,倒上少許油,放入十多顆花椒,再將洗凈后的鴨肉放入油鍋爆炒,炒至鴨肉表面焦黃。
再放入姜蒜末、郫縣豆瓣翻炒,待鴨肉泛紅時,放入切好的青椒再進(jìn)行翻炒。再放入些許料酒、鹽和白糖。待青椒炒熟后,放入少量醬油加色,一道香美的干爆鴨就可以出鍋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