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才
(溫縣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 河南 焦作 454850)
?
腹腔鏡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對比
郭德才
(溫縣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河南 焦作454850)
【摘要】目的 探討小切口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膽囊結石治療方面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溫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膽囊結石患者84例,采用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小切口組和腹腔鏡組,各42例,分別給予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情況、術后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小切口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在膽囊結石治療方面,腹腔鏡同小切口手術相比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縮短手術時間,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建議在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膽囊結石;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臨床疾病,小切口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均是常見的膽囊結石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1]。本次研究為探討二者在膽囊結石治療方面的臨床效果差異,隨機選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溫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此類患者84例,并對其手術效果進行評價,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溫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膽囊結石患者84例,采用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小切口組和腹腔鏡組。其中小切口組共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齡21~72歲,平均(47.2±7.1)歲;包括23例單發(fā)結石,19例多發(fā)結石。腹腔鏡組共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齡23~68歲,平均(46.7±6.9)歲;包括22例單發(fā)結石,20例多發(fā)結石。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1.2.1小切口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于右上腹直肌取正中切口,長度為3.5~5.0 cm 。進入腹腔后,行粘連分離,并使用血管鉗輕提膽囊頸部和底部,使膽囊三角區(qū)充分暴露,對膽囊動脈、膽囊管和膽總管情況進行探查。對膽囊管和膽囊動脈進行分離,并于膽總管0.5 cm處對膽囊管進行切斷并結扎。對膽囊床進行清理,行電凝止血,視患者膽漏和出血情況給予對癥處理。同時術后行常規(guī)引流,并逐層關閉腹腔。
1.2.2腹腔鏡組患者行全身麻醉,建立人工氣腹。置入腹腔鏡,在右鎖骨中線肋緣2 cm下取切口,將抓取鉗置入;在腋前線肋緣2 cm下取切口,對膽囊三角區(qū)進行探查,確定膽囊動脈、膽囊管和膽總管的分布情況。對膽囊三角區(qū)進行解剖,行粘連分離,使膽囊動脈和膽囊管充分顯露,將鈦夾置入并對膽囊動脈和膽囊管行夾閉切斷。手術過程中,根據患者膽囊三角區(qū)解剖關系和周圍組織的炎癥程度選擇合適的膽囊切除方法,之后對膽囊床進行清理,并電凝止血將膽囊取出,行常規(guī)腹腔鏡術后處理。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的療效和手術情況。
1.4療效判定①顯效:患者術后發(fā)熱、腹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胃腸功能基本恢復;②有效:患者術后發(fā)熱、腹痛等臨床癥狀較術前明顯好轉,胃腸功能較術前明顯改善;③無效:患者術后臨床癥狀及體征同術前相比無明顯變化[2]。
2結果
2.1手術療效腹腔鏡組27例顯效,14例有效,1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7.62%,小切口組25例顯效,15例有效,2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兩組患者手術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手術情況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情況、術后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小切口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并發(fā)癥兩組患者術后均未出現嚴重并發(fā)癥。
3討論
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疾病,當前臨床普遍采用膽囊切除術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傳統(tǒng)開腹膽囊切除術由于創(chuàng)口較大,易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且術后傷口愈合較慢,近年來已被逐漸淘汰[3]。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的逐漸發(fā)展和應用,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成為重要的膽囊結石治療方法。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s)
相關資料指出,小切口手術對于手術器械并無特殊要求,術者可在直視下進行膽囊切除操作,但其手術視野相對狹窄,且手術切口較腹腔鏡大[4]。腹腔鏡手術作為目前臨床最常用的微創(chuàng)手術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臟器刺激小、手術視野良好等特點,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5]。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同小切口組相比,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情況、術后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小切口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膽囊結石治療方面,腹腔鏡同小切口手術相比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縮短手術時間,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建議在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曾濤,李偉學,盧開剛.小切口與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比較[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7(7):819-820.
[2]楊云飛.腹腔鏡手術與小切口開腹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0):69-70.
[3]王敬.腹腔鏡與小切口膽囊切除手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29):137-138,141.
[4]吳勝,陳金鎖,唐曉明,等.腹腔鏡及選擇性輔助小切口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肝外膽管結石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5,44(13):1807-1808,1811.
[5]李文強,呂娟,王凱輝.腹腔鏡與小切口手術切除膽囊治療膽囊結石臨床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2):7163-7164.
【中圖分類號】R 657.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098
(收稿日期: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