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奶春
(福建省壽寧縣犀溪中學,福建 寧德 355503)
實驗與調查
初中體育“少教多練”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葉奶春
(福建省壽寧縣犀溪中學,福建 寧德 355503)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從“以學論教”的教學理念視角,對“少教多練”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
初中體育;少教多練;教學模式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14.031
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中存在著諸多弊端: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角,學生是配角;很多教師如木偶戲的師傅,學生就像木偶,學生依葫蘆畫瓢,模仿教師的動作,機械訓練。學生在這種舊的教學模式下,簡單機械地接受知識,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啟發(fā),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fā)展,也就造成了大批學生對體育課沒有興趣。當前的體育教學必須要改變這種落后的教學模式,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
“少教多練”即 “教師對動作要領的講解要精講、簡潔明了,學生要多練習”?!吧俳獭辈⒉皇遣唤蹋且熬毣亟?,高質量地教”;“多練”并不是沒有目的地練、長時間地練,而是在學生學習某項運動技能過程中,教師不要直接、簡單機械地教學生模仿練習,而是要給學生提出掌握運動技能容易犯的錯誤及注意事項與練習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在練中學、學中練。
教學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學理念指導下,以簡化形式表示的有關教學活動的流程或框架。它包括含教學設計、教學原則、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在學習、借鑒其他學科的先進課改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壽寧六中、犀溪中學七、八年體育課開展的初中體育“少教多練”教學模式,相互對比,相互補充,從實際出發(fā)加以總結、提煉,形成適合練習每位體育教師的“少教多練”的教學模式。
初中體育“少教多練”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始終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生學習新的運動技能時,教師不再是簡單機械地教學生動作,而是通過各種練習手段來為所授技能掌握、動作糾正、運動技能的鞏固與提高服務。讓學生帶問題去練習,在小組的幫助下進行試練,在教師適時點撥、啟發(fā)引導下,讓學生在練中學、學中練。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的交流互助,從而找到學習技能的方法。初中體育“少教多練”課堂教學模式主要體現(xiàn)3個步驟:一是設計問題,二是小組互助,三是成果展示。
設計問題,這是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體現(xiàn)。教師在準備部分結束后,進入基本部分學習時所采用的一種方法,可起到承上啟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作用,為學生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讓學生明確學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激發(fā)學習動機和運動興趣,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技能學習做好思想準備。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使目標具有階梯性。從學校實際出,學生的原有知識技能、身體素質和身長發(fā)育水平出發(fā),設計出直觀性、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采用新穎快樂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刺激學生學習樂趣。例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教師設計問題:同學們,立定跳遠是單腳起跳還是雙腳起跳?要有什么素質才能跳得遠?等。設計這種問題,可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激情,啟發(fā)學生的運動思維,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練、在練中學、學中練。
小組互助,這是體育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有效環(huán)節(jié)。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際互動過程,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在學生分組練習的基礎上,組內和組員與組員之間進行交流。特別是體育尖子生的示范、對比等方法,更直觀地為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提供幫助,教師在觀察各組學生練習情況、掌握運動技能中出現(xiàn)的錯誤,以便教師在隨后的動作糾正中更具有針對性。
成果展示,是檢查練習成果、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自主學練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落實此環(huán)節(jié)時,必須提前要求各小組在民主推薦1~2名學生進行動作技能展示,激發(fā)學生參與練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引導全體同學參與對參加展示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和表揚,以提高課堂活躍氛圍。
4.1 體育教師要有駕于教材的能力。首先,要求教師對教學流程有一個清晰的教學思路,也就是教師只有在熟悉教材、鉆研教材后,才能對體育教學的整個教學流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具體說,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主要是按教師設計的教學流程進行的,因此,教學設計是否科學、符合實際,是一節(jié)成功體育課重要保證。
4.2 教師講解要簡潔明了。講解示范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是不可缺的,但應精講、簡潔明了。在教學中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動作術語進行講解,會使學生對所要掌握動作產生模糊不清,不容易記?。蝗绻處熤v解能精練、簡潔明了,學生頭腦對運動技能產生動作表象,較為容易記住。
4.3 教師要深刻理解“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改變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構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新的課程理念,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4.4 教師在采用分組教學時,可采用分組輪換或分組不輪換方法,但分組要合理,使具有不同能力的學生能夠互相幫助;要指定小組長,給各組合理分配任務,使每個成員都能在小組互相幫助下完成學習任務;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4.5 教師在選擇應用這種教學模式時,不能按步就搬,一層不變,而應考慮學生原有的體育知識與技能、教學內容和教材難易程度以及學校場地、器材的具體情況等,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運用。對于某個“步驟”可以省略,也可整合相關步驟,可在教學某個環(huán)節(jié)重復出現(xiàn)。
[ 1 ]季瀏,胡增犖.體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 2 ]國家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 S ].2012.
G807.2
A
1674-151X(2016)07-059-02
投稿日期:2016-06-24
寧德市2015年普通基礎教育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科研課題(課題立項號:ndxd055)。
葉奶春(1971—),中學高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