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 石振旺 王志紅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安徽 合肥 230000)
?
氣滯胃痛顆粒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觀察
王黎明 石振旺 王志紅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觀察氣滯胃痛顆粒在腸易激綜合征中的治療作用。方法 統(tǒng)計我院與2008年~2013年明確診斷為腹瀉型IBS患者112例患者,隨機將上述患者劃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對照組采用曲美布汀治療,治療組予以氣滯胃痛顆粒治療,兩組療程均為1個療程(4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經(jīng)治療,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P>0.05),其中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5%,明顯高于對照組(67.31%),P<0.05。結論 氣滯胃痛顆粒對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有良好療效,具有較大應用前景。
【關鍵詞】腸易激綜合征;氣滯胃痛顆粒;臨床觀察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國內流行病學調查報道發(fā)病率為5.6%[1]。IBS缺乏可解釋癥狀的形態(tài)學改變和實驗室檢測異常,IBS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yōu)樘卣?,其具體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臨床對于IBS的主要治療藥物包括微生態(tài)制劑、止瀉及導瀉藥物、腸道動力調節(jié)劑、解痙藥物等,雖然目前治療藥物及手段較多,但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非藥物治療,如飲食、心理調節(jié)等治療手段,仍不能達到滿意、確切的治療效果。尋找祖國醫(yī)學的中醫(yī)治療為IBS的治療帶來一條新的較理想途徑。筆者采用中藥氣滯胃痛顆粒治療腹瀉型IBS,取得了較好療效,現(xiàn)總結本院2008年~2013年明確診斷為腹瀉型IBS患者,對氣滯胃痛顆粒治療腹瀉型IBS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收集本院2008年~2013年明確診斷為腹瀉型IBS患者共112例,所有患者均有腹痛或腹部不適、便后癥狀改善、發(fā)作時伴有腹瀉等癥狀,持續(xù)時間至少3個月。經(jīng)血常規(guī)、糞常規(guī)、糞潛血、肝腎功能、血糖、腸鏡等檢查,排除器質性腸道病變及腹部手術史。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齡(31.2± 7.6)歲;對照組52例,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齡(32.7±6.1)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口服氣滯胃痛顆粒,每次5 g,每日3次,均在餐前服用。對照組予以解痙劑曲美布汀,每次0.2 g,每日3次.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共接受1個療程治療,期間不使用其他藥物和治療措施。
1.3 療效評判方法:治療4周后隨訪,根據(jù)患者癥狀(腹痛、腹脹、大便性狀情況)進行評分。0分:無癥狀或全部癥狀消失;1分:經(jīng)提示后感覺有癥狀存在;2分:有比較明顯的癥狀,但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受影響。3分:癥狀明顯,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療效分數(shù)=治療前各癥狀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指數(shù)=療效分數(shù)/治療前總積分× 100%。療效指數(shù)67%以上視為顯效,34%~67%為有效,34%以下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2.0軟件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進行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治療,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P>0.05),其中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5%,明顯高于對照組(67.31%),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顯示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IBS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非器質性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其具體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已知的一些因素包括胃腸道動力異常、胃腸激素分泌異常、腦-腸軸學說、應激、腸道感染等[2]。胃腸動力變化及內臟感覺敏感性增高被認為是IBS基本的病理生理學基礎[3],腹瀉型IBS患者高振幅收縮波明顯增加、小腸轉運速度加快。同時有研究發(fā)現(xiàn)IBS患者直腸和足底接受同等刺激強度時,其疼痛強度明顯高于對照組[4]。本次研究中,采用氣滯胃痛顆粒治療腹瀉型IBS,收到較好治療效果,說明中藥可有效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并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中醫(yī)認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屬于“泄瀉”范疇,該病發(fā)生機制為“肝郁脾虛”,當患者肝氣郁結、脾胃腎虛時,大腸難以實現(xiàn)傳導變化,小腸無法泌別清濁,致使得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清濁難分,混雜而下,進而形成泄瀉。因此,中醫(yī)將“疏肝健脾”作為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關鍵。本文所采用的氣滯胃痛顆粒主要成分由柴胡、延胡索、枳殼、香附、白芍、甘草。其中柴胡主要活性成分為柴胡皂苷,具有拮抗膽堿酯酶作用,動物體外實驗表明可興奮腸道平滑肌,從而促進胃腸推進功能;從中醫(yī)角度講,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解表里的作用,能調節(jié)患者肝氣,在整個治療中起“治本”作用?!稖罕静荨分赋觯怪刑撏?,非芍藥不能除。因此在治療中,柴胡需搭配白芍,實現(xiàn)氣血兼調。同時,白芍具有緩急止痛、養(yǎng)血柔剛的作用,在本藥劑中可達到土中瀉木的作用。枳殼在動物試驗中能緩解乙酰膽堿、5-羥色胺的致痙作用和促進小鼠胃腸推進作用[5],甘草可降低腸壁緊張度,減少收縮幅度,也有研究表明較大劑量氣滯胃痛顆粒對小鼠醋酸腹腔注射的扭體反應中有明顯抑制作用[6],從而表明氣滯胃痛顆粒能有效緩解內臟感覺高敏感。
中醫(yī)強調“心神合一”,強調人體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將患者主觀感受作為治療的主要標準,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可適當開展綜合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指導等。先舒緩患者心理壓力,鼓勵患者以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疾?。辉僦笇Щ颊咧贫ê侠盹嬍秤媱?,為預后奠定堅實基礎。《藥學實踐雜志》調查顯示,幾乎所有IBS患者均存在神經(jīng)焦慮、情緒緊張等問題,在社會競爭中、工作壓力等多方面影響下,若不能有效解除上述心理壓力,患者病情復發(fā)的概率會進一步增大[7],因此,心理護理應該是護理工作中的關鍵。
本試驗表明,氣滯胃痛顆粒能有效改善IBS患者主要臨床癥狀,其治療總有效率為85%,明顯優(yōu)于解痙劑曲美布?。?7.31%),P <0.05,說明氣滯胃痛顆粒在臨床治療中取得較好效果,可在臨床治療中做進一步推廣。從治療結果可發(fā)現(xiàn),氣滯胃痛顆粒治療總有效率為85%,其結果略低于傳統(tǒng)報道,考慮其原因可能為患者總例數(shù)較少。本次治療中,出現(xiàn)9例無效治療現(xiàn)象,統(tǒng)計9例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排便不盡(7例)、腹痛(6例)、腹脹(8例),接受本次調查后,患者服用常規(guī)藥物,均成功出院。
本觀察研究表明,基于氣滯胃痛顆粒能有效調節(jié)胃腸動力異常,改善內臟感覺高敏感性等多種功能,對腸易激綜合征有確切療效,尤其是很多西藥長期服用可能存在諸多藥物不良反應,氣滯胃痛顆粒屬純中藥制劑,不良反應少亦為其一大優(yōu)點,逐漸成為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首選。
綜上所述,氣滯胃痛顆??捎行е委煾篂a型腸易激綜合征,并具有安全性好、治療效果明顯等優(yōu)點,應該在臨床治療中作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Wei XQ,Chen MH,Wang JH,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of Guangzhou residents[J].Chin J Intern Med,2001,40(8):517-520.
[2] 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Ⅲ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3] 張鳴鳴,姜敏.腸易激綜合征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17(24):2484-2490.
[4] Wilder-Smith CH,Robert-Yap J.Abnormal endogenous pain modulstion and somatic and visceral hypersensivity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 (27):3699-3704.
[5] 郝慶,李巖,尹洪濤.不同品種柴胡枳實對小鼠胃腸動力作用的比較研究[J].華人消化雜志,1998,16(sup7):205.
[6] 尋慶英,王翠芬,魏義全,等.甘草對大鼠小腸動力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04,20(4):389.
中圖分類號:R5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3-0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