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摘 要:在美術教學中,“滴灑畫法”對于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審美力、創(chuàng)造力,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一節(jié)滴灑畫法美術課為例,從最初的磨課到實施教學整個過程中,通過對幼兒學習中的表現(xiàn)及教師授課中的教學體驗,總結了滴灑畫法教學的價值及教學經(jīng)驗。
關鍵詞:波洛克;滴灑畫;磨課;教學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7-0064-01
波洛克是20世紀美國的抽象表現(xiàn)主義大師。他畫畫時,喜歡把畫布鋪在地上,使用不同的繪畫工具隨意地在畫布上滴灑顏料,畫出各種各樣的點和縱橫交錯的線。繪畫工具除了畫筆外,他還用到瓶子、玻璃、石頭、樹枝等。這種滴或灑的作畫方法,叫滴畫法。它打破了用傳統(tǒng)繪畫工具作畫的方式,并且不設置主題,這種畫法非常適用于大班幼兒。幼兒可以自由、隨意地繪畫,通過滴灑出一幅幅點與線的畫面,創(chuàng)作出有趣、鮮艷、唯美的圖畫,能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審美力、創(chuàng)造力。幼兒美術活動“神奇的滴灑畫”就是5歲~6歲幼兒用工具在畫紙上用滴或灑的方法作畫的活動。滴畫法的神奇,不僅僅體現(xiàn)在幼兒作畫時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愿創(chuàng)作,不需束縛在一些條條框框里,而且畫作充滿神態(tài)各異、動感十足的視覺效果,令觀者充分想象,大膽理解作品。這一畫法,無論是設計、材料準備、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還是活動過程,都完全符合新頒布的2016版《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支持幼兒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與探究的愿望”的精神。通過對滴灑畫法的整個教學過程的實施,形成反思如下。
一、磨課過程
1. 第一稿的活動流程
A. 活動名稱:“像大師那樣畫畫”。B. 開始部分:欣賞阿根廷作曲家卡赫爾譜寫的《定音鼓協(xié)奏曲》,了解音樂大師在創(chuàng)作時是非常夸張、大膽的,而藝術是相通的,引出美術大師波洛克的創(chuàng)作也是非常夸張、抽象的。C. 基本部分:欣賞波洛克的作品,并了解他的繪畫方法。為增強幼兒的信心,再展示一位外國7歲幼兒畫家安德烈的一些作品。接著,請兩名幼兒嘗試滴灑作畫,以激發(fā)全體幼兒的興趣。然后,請幼兒開始作畫,教師巡回輔導。D. 結束部分:教師拍攝5至6幅作品傳到電腦里,請幼兒欣賞并說出每幅作品像什么。在磨課中發(fā)現(xiàn),最初設計的這節(jié)美術活動內(nèi)容比較多,其中存在著一些比較花哨、沒有必要的內(nèi)容,就進行了刪減。最終改為:第一,去掉開始部分欣賞音樂《定音鼓協(xié)奏曲》的片段。第二,去掉欣賞幼兒畫家作品的環(huán)節(jié)。這樣,上起課來便更加輕松,目的性更強。
2. 第二稿研磨
將活動名稱改為“神奇的滴畫法”。此名稱突出了滴畫法到底神奇在哪、如何神奇,使幼兒對“神奇”兩字充滿了好奇。通過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遞進,使幼兒在活動中始終對“神奇”的滴畫法抱有非常高的興趣。通過研磨,使活動的重點、難點更加清晰。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又增加了一個請全體幼兒自由探索如何用瓶子滴灑出點和線的環(huán)節(jié),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他們能更加輕松、自由、愉悅地參與活動。從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可以深深感受到他們的興奮和快樂,甚至在最后請幼兒停止作畫的時候,仍有大部分幼兒對作畫依然戀戀不舍。
二、幼兒的進步
(1)性格更加大膽活潑,對繪畫活動充滿興趣。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幼兒說:“老師,我不會畫”。然而,在滴畫活動中,沒有一個幼兒說自己不會,他們對繪畫充滿了興趣。甚至在活動結束后,還經(jīng)常問道:老師,我們什么時候還玩滴畫游戲?。咳衾蠋熜家娴萎嫹ㄓ螒蛄?,幼兒們個個爭先恐后,生怕漏了自己。那些性格內(nèi)向的幼兒,也變得大膽、活潑起來,樂于主動和老師、同伴進行大膽交流。經(jīng)常會聽到一些幼兒說:這個游戲真好玩,回家讓媽媽也和我一起玩。
(2)想象力更加豐富,情緒、情感得到了完全釋放。通過引導,部分學生由不敢想到敢于想象,甚至想到更多、更有趣、更美好的事物。他們的想象變得更加大膽、豐富。滴灑后的點和線,在學生們眼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浩瀚的星空、茂密的森林、絢爛的煙火、奇妙的海底世界……幼兒每次創(chuàng)作后,都會露出無比興奮、快樂的神情,他們的情感得到了極大的宣泄。
三、教師的成長
(1)由急于求成到學會認真聆聽。有的教師是急性子,有時沒等學生說完話就搶著說,替學生說出來。通過滴畫活動的磨煉,教師學會了等待和聆聽,給學生們一些時間,學生的回答會好得出乎教師的想象。
(2)從缺乏發(fā)現(xiàn)幼兒答案里教育價值的理念,到能啟發(fā)、引導幼兒進一步大膽想象、誘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對幼兒美術活動的評價對于幼兒特別重要,通常,教師的“好、不錯、真棒……”這些評價太過空泛,對幼兒的成長沒有任何幫助。教師通過在滴畫活動中的不斷摸索和歷練,漸漸能夠發(fā)現(xiàn)幼兒回答中的閃光點和教育價值,并給予幼兒積極的評價:“你的觀察真仔細!你的想象太豐富了!那么,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像美麗的花園呢?”等等。教師通過進一步的追問,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
四、結束語
通過組織滴畫活動,不僅使幼兒得到了進步和成長,教師也得到了磨礪和鍛煉。在幼教這片廣闊的天地里,教師應竭盡所能提高自己,將全部的身心與智慧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從而促進幼兒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翟艷.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與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4).
[2]鄧子紅.幼兒園創(chuàng)造性美術活動的開展[J].學前教育研究,2009(08).
[3]高蘭慧.淺談幼兒創(chuàng)造性美術活動的指導[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