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玲
【摘要】《柔蜜歐與幽麗葉》是我國著名戲劇大師曹禺的譯作。曹禺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添加了一些“舞臺說明”。本文對其譯本進行細致的探討和分析,從宏觀上把握曹禺“舞臺說明”分為三大類,同時從三個方面分析了曹譯本中“舞臺說明”呈現出的特點原因,也探討了“舞臺說明”產生的價值。
【關鍵詞】曹禺 《柔蜜歐與幽麗葉》 “舞臺說明”
一、舞臺指示與曹禺譯作《柔蜜歐與幽麗葉》中的“舞臺說明”
眾所周知,曹禺是20世紀我國著名戲劇大師。曹禺戲劇方面的卓越的才華掩蓋其對莎劇翻譯的貢獻。曹禺劇作家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的譯本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舞臺指示(stage directions)是戲劇名詞,它是劇本創(chuàng)作的一種藝術手段,主要表現為劇本里的敘述性文字說明。這里筆者不用戲劇名詞舞臺指示,而是用“舞臺說明”,其原因是雖然曹禺先生添加的“說明”,屬于部分舞臺指示的范疇,但是并沒有完全包括囊括舞臺指示的全部內容,曹禺先生在《柔蜜歐與幽麗葉》的譯者前記中,是這樣表達的:為了便于演員去了解劇本,就不管自己對于莎士比亞了解多少,貿然的添了一些“說明”,這些體現了曹禺翻譯思想的側重點。曹禺一生雖只譯過莎翁的這一部名劇。然而他深知,莎士比亞是16世紀的大詩人,他的作品的思想之廣博,文采之富麗,實在難以十分確切的解釋與翻譯。所以他添加了舞臺“說明”,目的是幫助人們了解莎士比亞,而不是曲解他。
二、曹禺譯作《柔蜜歐與幽麗葉》中的“舞臺說明”
1.“舞臺說明”分類。曹禺舞臺指示的分類,已經有學者進行過研究,但是存在不合理現象。其實曹禺在《柔蜜歐與幽麗葉》前言中,已經暗示了“舞臺說明”的分類,筆者將曹禺“舞臺說明”分為以下三大類:“人物的解釋”“動作的解釋”以及“情景的解釋”。曹禺譯作中“人物的解釋”出現集中于新出場的人物,也就是在前文當中還沒有出現的人物,主要解釋的方面是人物的性格特點,表情狀態(tài)等,這樣做的目的是,對后面的情景埋下了伏筆,有提示作用,對人物的呈現更加的鮮活,便于演員理解劇本,便于演出使用;“動作解釋” 主要是對原本沒有出現動作的添加,對所作動作狀態(tài)的描述等;“情景解釋”,不僅符合當時的情景,而且也起著渲染一定氣氛的作用。
2.“舞臺說明”實例分析。例一:Benvolio:[Intervening from behind.]Part,fools! put up your swords; you know not what you do.[Beats down their swords.Enter tybalt.]
班浮柳:(過來干涉)分開,你們這些混蟲!放下劍,你們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景喔×氚阉麄兊奈淦鞔蚵洹U[得不可開交,悌暴,凱布夫人的內侄,一個秉性如火的青年,也趕到,他一眼望見了班浮柳?!?/p>
例二:Nurse:yes,madam,yet I cannot choose but laugh,to think it should leave crying,and say“Ay”.
奶媽:(津津有味)是啊,太太——我簡直忍不住地小,想想她不哭了,還說聲“嗯”。例三: Benvolio: strike, drum.
班浮柳:打起鼓來!【歡樂的鼓聲送他們進入宅中】
分析:例一中曹禺添加了悌暴是“秉性如火”的人物解釋,加進了他對劇本中人物的理解。所以,悌暴直接廝殺起來,后來因為自己的脾氣被柔蜜歐殺死。這樣的人物描寫對后來的情節(jié)起到了提示作用,讓讀者感覺到情節(jié)發(fā)展的合理性。例二中,“津津有味”描述的是奶媽說話這一動作的狀態(tài),體現了絮絮叨叨的性格特點。例三中,“歡樂的鼓聲”渲染了當時歡快的氛圍,符合上下文的情景。
三、曹禺“舞臺說明”產生原因分析
第一,為了“演”出需要?!澳菚r成都有一個職業(yè)劇團,準備演莎士比亞的《柔蜜歐與幽麗葉》,邀了張駿祥兄做導演。他覺得當時還沒有適宜上演的譯本,約我重譯以下”這部譯作閃現著曹禺的才華與詩情,譯本優(yōu)美流暢,獨具一格。第二,曹禺本身對人物的熱愛?!拔乙簧加羞@樣的感覺,人這個東西,是非常復雜的,人又是非常寶貴的?!钡谌?,劇作家與演員身份對舞臺的敏感。比較文人出身的劇作家,他更多的關注劇作的可表演性。曹禺從小就是“戲迷”隨后進入南開中學學習,一直是“南開新劇團的積極分子”。曹禺非凡的戲劇才能,引起戲劇團張彭春注意,兩人開始合作改編戲劇。從15歲開始,演過不少角色,幾乎年年都演,還改編過一些劇本。
四、結語
曹禺《柔蜜歐與幽麗葉》譯本,至今仍被某些劇團使用。其藝術魅力一大部分,在于曹禺添加的“舞臺說明”。曹禺的譯作收到良好的觀眾效果,被稱為中國最好的譯本之一,對演員的演出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且有有利于幫助讀者理解,同時以后戲劇翻譯奠定了添加舞臺指示的新思路。曹禺譯本的可表演性,對研究戲劇翻譯問題,起到很好的參照作用,筆者對“舞臺說明”的深入探討,會為曹禺研究貢獻一部分力量。
參考文獻:
[1]方平.漫談卞、曹兩家的莎劇優(yōu)秀譯本[J].外國文學,2003,06: 100-103.
[2]方平.戲劇大師翻譯的戲劇——談曹禺譯《柔蜜歐與幽麗葉》[J].中國翻譯,1984,08:11-14.
[3]田本相.曹禺傳[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
[4]曹禺.柔蜜歐與幽麗葉[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
[5]曹禺.曹禺全集7.譯者前記[M].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