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摘要:近年來,政府對再制造產業(yè)越來越重視,并且對再制造閉環(huán)供應鏈系統(tǒng)中的成員提供補貼來促進再造品的銷售。本文研究了政府對制造商和對消費者補貼的兩種情形,比較分析了各成員的最優(yōu)決策及利潤,最后通過算例分析各參數對最優(yōu)決策以及收益的影響。
關鍵詞:政府補貼;閉環(huán)供應鏈;定價
中圖分類號:F812.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5-0000-01
一、引言
目前,世界經濟正在飛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環(huán)境污染已經嚴重的制約了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yè)開始投資再制造活動,國家通過對再制造企業(yè)進行補貼,實行優(yōu)先采購等措施,鼓勵企業(yè)再制造;對消費者進行財政補貼,從而擴大再造品的影響和銷售。
許多學者對政府在閉環(huán)供應鏈中的作用和影響進行了研究。Mitra和Webster研究了制造商存在競爭的情況下,政府補貼對系統(tǒng)中各成員的影響。王文賓等考慮制造商之間存在競爭,分析政府的獎懲機制對最優(yōu)決策和利潤的影響。徐兵和楊金梅將政府作為決策的主體,決策企業(yè)應該選擇何種回收模式以及政府應采取的補貼策略。周海云等考慮了產品在不同的渠道下銷售價格不同的情形下,分析政府的干涉措施對決策造成的影響。林杰和曹凱以家電以舊換新為實際出發(fā)點,分析了系統(tǒng)中各成員間的利潤受到政府干涉怎樣的影響。王琳芝分析了制造商在政府補貼的作用下,如何選擇逆向物流的回收方式。張漢江等將政府作為決策主體討論了政府參不參與以及制造商的風險偏好對閉環(huán)供應鏈的決策影響。貢文偉等在零售商與第三方存在競爭的情況下,探討政府補貼前后各成員最優(yōu)策略的變化。孫浩等研究了政府補貼下多期閉環(huán)供應鏈的網絡均衡的問題。
本文在上述文獻的研究的基礎上,比較分析了政府對制造商和對消費者進行補貼兩種情形下各成員的最優(yōu)決策,為政府和企業(yè)管理決策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二、問題描述與模型建立
本文構建了單個制造商和單個零售商組成的閉環(huán)供應鏈。兩種產品的生產成本分別為和。制造商將新產品以價格批發(fā)給制造商,兩種產品的銷售價格分別為和,制造商以成本回收廢舊產品。政府對單位再造品提供的補貼。
三、模型分析
對政府補貼制造商或消費者時的兩種情形進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命題:
命題3:
當政府補貼給制造商或是消費者,新產品的批發(fā)價格和銷售價格均相同。對于再造品,政府補貼給制造商,其銷售價格最低;對消費者補貼時,其銷售價格最高。因為政府對制造商補貼時,制造商會降低再造品的銷售價格,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對消費者補貼時,政府的補貼會刺激消費者購買再造品,但是制造商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反而會提高再造品的銷售價格。
命題4:政府補貼對兩種產品的價格及成員收益的影響如下:
(1)再造品的銷售價格隨政府對制造商補貼力度的增大而降低;隨政府對消費者補貼力度的增大而提高;
(2)新產品的銷售價格隨政府補貼力度的增大而降低,其批發(fā)價格不受影響。
(3)隨著政府補貼力度的加大,制造商的收益隨之增大,零售商的收益隨之減少。
政府對不同的對象進行補貼,對再造品價格的影響是不同的。政府的補貼有利于制造商收益的增加,卻損害了零售商的收益。
命題5
政府補貼給不同的對象時,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均相等。當政府對制造商補貼時,制造商通過降低再造品的價格,增加銷量從而獲得更多收益和政府補貼;當政府補貼消費者時,制造商通過提高價格,從消費者手中獲益。政府補貼給制造商或是消費者,都能取得相同的效果,但是從長遠角度看,如果政府一味的補貼再造品,會損害新產品的銷售,就沒有產品可以回收再制造。所以政府要進行合理的補貼,維護兩個市場的平衡。
四、結論
本文研究了無政府補貼和政府對制造商或是消費者進行補貼時,系統(tǒng)中各成員的定價決策問題,然后分析各參數與最優(yōu)決策的關系,通過算例分析不同模式下各成員的收益。研究表明:無論政府對制造商還是對消費者進行補貼,政府對再造品補貼會使新產品的銷量受損,有利于再造品的推廣銷售,并且各成員的收益相等。制造商收益受益于政府補貼,但是損害零售商的收益。
參考文獻:
[1]王文賓,陳琴.達慶利.獎懲機制下制造商競爭的閉環(huán)供應鏈決策模型[J].中國管理科學,2013,21(6):57-63.
[2]徐兵,楊金梅.閉環(huán)供應鏈競爭下政府補貼效率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3,27(4):17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