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進新
人性化、親情化管理是教師隊伍管理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也是“以人為本”思想的具體體現,搞好人性化管理,對開展學校各項工作具有積極的作用。下面談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一、注重溝通,搭建交流的橋梁
溝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要善于加強溝通,了解教職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學校管理的實踐告訴我們,缺乏與教職工的溝通,當領導的就不知道自己的教師在想什么,愿望是什么,有什么意見和建議等,天長日久,問題會越積越多,矛盾會越來越深,怨氣會越來越大,不利于學校的團結和工作的開展。因此,加強與教職工的溝通就顯得十分重要。怎樣搭建溝通的橋梁呢?作為學校領導,必須搭建相互溝通的橋梁,善于營造一種“讓人說話”的氛圍,形成融洽的關系,讓溝通對象暢所欲言,推心置腹地真正把心里話說出來。如果隔靴搔癢,蜻蜓點水,輕描淡寫,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也達不到溝通的目的。同時,作為領導者要注意方法,與溝通對象平等相處,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縮短與溝通對象的距離,要用心去交流、去體會、去感受,真正以誠心換誠心。只有這樣,才能拉近領導和老師的距離,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溝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二、保護職工,建立安全的港灣
要善于保護教師,幫助教職工規(guī)避風險,增強“安全”感。學校這個看似“平安”的境地,其實也有較大的風險。如亂收費、課輔、補課等等。因此,工作中絕不能盲目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不闖紅線,守住底線?!币ㄟ^正常途徑,用科學的方法來防范風險。怎樣防范風險呢?就是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堅持依法治教,依法執(zhí)教,避免因政策和工作疏漏而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讓我們的工作真正經得起檢驗。幫助教職工防范和規(guī)避風險作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內容,已經提到學校管理的重要議事日程,也是學校管理將思想政治工作寓于“人性化管理”的一個重要方向,一個合格的學校領導不但要考慮如何用好教師的問題,而且要考慮如何保護教師,使教師工作有“安全感”,從而發(fā)揮老師最大的工作潛能和效率。
三、換位思考,建立健康的關系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边@句詩也告訴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要設身處地地多為教職工考慮,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滿足教職工的正當需求。按照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原則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要有人情味,其著眼點應當放在充分了解和著力解決教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各種需求上。一般來說,教師的需求不外乎政治待遇需求、福利待遇需求和文化娛樂需求這些內容。學校由于能力有限,不可能滿足教職工的所有需求,但是,如果應該辦的、能夠辦的事沒有辦好,在某種程度上就會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比如在政治待遇需求上,我們就應該對教師的成長進步給予必要的關心、關懷,對有發(fā)展前途的老師著力進行培養(yǎng)。特別是年輕老師,要有意識地進行鍛煉,放手讓其工作,使其能夠適應相關工作崗位的要求。同時,要關注中老年同志,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余熱,讓他們感受到雖然已經“時過境遷”,但學校仍對他們充滿信任和關心。在個人福利待遇問題上,可多方面進行人文關懷,在細微之處體現關愛,比如說,當職工遇到突發(fā)性災害時,及時上門送溫暖;當職工生病住院時,去看望慰問等,讓他們覺得溫暖、感動。對下屬關愛、關心和關懷,就一定能夠得到其愛戴、擁護和支持,就能夠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最大化,更好地體現“人性化管理”的內涵,從而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效果。
四、防微杜漸,顯現制度的約束
注重人性化,不等于說不要管理,不要制度,而是在管理中融入人性化的成分,體現人文關懷。就學校來說,如果教師思想基礎不扎實,法律觀念淡薄,自身免疫力不強,就有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扎實的思想基礎和較強的免疫力。我們認為,一方面要靠自身的思想基礎和素質,另一方面就要靠我們通過強有力的充滿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來引導,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可從三方面著手:(1)接種“疫苗”。將常規(guī)教育與專項教育相結合,堅持每期及時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常規(guī)教育,學習法律法規(guī),傳達上級的規(guī)定和要求,明確相關的紀律、制度,使大家都知道“應該怎么做,不能怎么做”。(2)勤打“預防針”,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使“警鐘長鳴”。(3)勤“體檢”。發(fā)現教師的矛頭和問題,要及時對癥下藥,嚴格各項規(guī)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約束人。同時,對教育教學工作中可能產生的違規(guī)問題和漏洞要及時提醒、修補,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防止各種違規(guī)行為的發(fā)生。
五、開展活動,創(chuàng)造舒心的環(huán)境
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愉快和奮發(fā)向上的氛圍,既是人性化管理的體現,也是學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所要達到的目標。怎么把枯燥乏味的教學工作變成快樂的工作,這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又一個問
題。“快樂工作”既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具體體現,又是作為教學主體和客體所要努力達到的一種理想境界和氛圍。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和有效載體,積極創(chuàng)造一種“快樂工作”的學校文化氛圍,使學校氣氛更加和諧,上下級關系更加融洽,使教職工在工作中感知快樂、享受快樂,真正以快樂的心境做好工作,以快樂的心境創(chuàng)造出豐碩的成果和業(yè)績。同時,要豐富干部職工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利用業(yè)余時間組織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使教職工有張有弛,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既能娛樂身心,又能為做好工作積聚更大的能量。
參考文獻:
夏夢寒.學校管理的人性化[J].現代教育教學,2012(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