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玲
摘 要:初步形成課堂教學模式:“體驗入境—體驗發(fā)現—體驗探究—體驗交流—體驗創(chuàng)新”。力求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活動中體驗、感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社會價值觀。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探究;創(chuàng)新性學習
體驗式教學,就是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呈現、再現或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經歷過程中憑借自己的情感、直覺、靈性等去感受、體味、領悟,并產生情感、建構知識、生成意義、發(fā)展能力的教學觀或教學模式。
一、體驗式教學理論依據
1.現代學習觀
現代學習觀指出,學生學習是一種選擇性學習,是一種實踐性學習,是一種社會性學習,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學習?,F代學習觀強調學會學習:想學、會學、學得好、會用。
2.現代教學論
現代教學論在強調教師主導作用、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還強調教學中學生的知識、情感、智能和諧統(tǒng)一,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fā)展和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
二、體驗式教學操作過程
課題研究到現在,我已初步形成課堂教學模式:“體驗入境—體驗發(fā)現—體驗探究—體驗交流—體驗創(chuàng)新”。力求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活動中體驗、感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社會價值觀。
三、課程設計方案舉例
以本學期所授的一堂課《家人的愛》為例進行闡述。
1.上課初始,體驗入境
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赘?,聽同學們認真聽,腦子里想象畫面??纯凑l能聽懂這首歌講了什么?(板書家人的愛)師小結:有愛的家才是真正的家。那么你的家里有愛嗎?(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引導孩子再現自己家庭生活,調動學生學習情感,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2.結合生活,體驗發(fā)現
你的家里有愛嗎?爸爸媽媽為你做了什么,讓你感覺到了他們愛你。學生回答問題。(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獨特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表達,在表達中感受家庭的溫暖,培養(yǎng)學生自信樂觀的生活。)
3.引導讀書,體驗探究
結合讀書進一步明確愛的含義。愛到底是什么,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六頁,認真讀書。誰能看懂家人的愛是什么?愛就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愛就是一個重復的動作,愛就是一句叮囑,愛就是一個微笑。(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表達自己對愛的理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體驗和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發(fā)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不同的階段,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情境,給學生一片發(fā)展的空間,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學習中感悟,充分感受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