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候曉紅(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河南·鞏義)
?
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對財務績效的影響
□文/候曉紅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鞏義)
[提要]企業(yè)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相互分離導致一系列委托代理問題的產生,為減少委托代理成本,就產生了股權激勵這種激勵方式。從現(xiàn)代公司治理中的激勵—約束機制來看,高管股權激勵是企業(yè)重要的薪酬激勵模式之一,能夠解決企業(yè)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問題。高管是企業(yè)的經營者,是一切經營活動的決策者,能夠提升企業(yè)的營運能力以及未來發(fā)展能力,能夠合理安排企業(yè)一切有效資源實現(xiàn)既定目標。高管股權激勵與財務績效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所以進行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財務績效
收錄日期:2016年3月30日
(一)高管的界定。高管,即高級管理人員。本文所指的高管是對上市公司的持續(xù)發(fā)展、對公司重大經營活動有經營權和決策權、對公司財務績效有直接影響的高級管理人員。
(二)高管股權激勵模式。2005年12月31日我國證監(jiān)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里對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這兩種股權激勵模式著重給予肯定,對上市公司實施其他股權激勵工具沒有限制。但綜合我國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模式,一般有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權這三種。
(三)公司財務績效評價方法。需要準確反映一定時期內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或者績效水平,就必須運用正確的方法來評價財務績效。較常用的財務績效評價方法有杜邦分析法和經濟增加值(EVA)評價法。
1、杜邦分析法。簡稱杜邦體系,主體是公司的主要財務指標,是利用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來評價公司財務狀況和經濟效益的方法,并以此做出綜合系統(tǒng)分析。財務指標有三個: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shù)。
2、經濟增加值評價法。經濟增加值(EVA),就是指公司經營所得的凈利潤在扣除全部投入要素成本之后的剩余部分,也是評價公司財務績效的一種重要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公式:
經濟增加值=稅后凈營業(yè)利潤-資本×資本成本
(一)研究假設。本文主要研究高管股權激勵對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對2012~2014年連續(xù)實施高管股權激勵的53家上市公司進行研究,3年得出159個研究樣本。其中財務績效通過12個財務指標來表示,運用SPSS17.0,先采用因子分析法,求出原始財務指標的主因子得分,然后利用主因子得分來計算出綜合財務績效的得分,再以高管股權激勵的持股比例和選取的3個控制變量與綜合財務績效進行線性回歸分析,最后結合研究假設得出實證結論。
本文提出四個假設:假設1:高管持股比例與財務績效正相關;假設2:公司規(guī)模與財務績效正相關;假設3:公司成長能力與財務績效正相關;假設4:資產負債率與財務績效負相關。
(二)樣本的選取和來源。本文結合中國證監(jiān)會的上市公司分類,選擇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的總樣本,選取2012~2014年實施高管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進行分析,總共有134家上市公司,但是為了保證所有收集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和可比性,減少其他因素對數(shù)據(jù)的影響,對樣本進行了以下篩選:第一,樣本中剔除了2012~2014年數(shù)據(jù)異常的上市公司和ST、*ST上市公司,使得樣本具有普遍適用性;第二,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因為金融類上市公司業(yè)務處理的特殊性,可比性比較差;第三,剔除2012~2014年間沒有實施高管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以及中途停止實施高管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第四,剔除財務數(shù)據(jù)不全面的上市公司。
經過以上篩選整理,最后得到了53家上市公司的159個有效樣本數(shù)據(jù)來做實證研究。樣本中所有的數(shù)據(jù)信息是通過CSMAR國泰安數(shù)據(jù)庫和巨潮資訊網(wǎng)以及上市公司年報中獲得的。通過SPSS17.0和Excel對所選的公司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
(三)變量選擇和定義
1、自變量。在國內外實證研究中,大多學者采用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的持股比例(MO)作為自變量,這里的持股比例是指高層管理人員激勵的持股數(shù)占公司股本總數(shù)的比例。
2、因變量。本文選取12項指標進行因子分析,最后得出綜合財務績效(P),其中12項指標分別反映公司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fā)展能力。償債能力為流動比率、權益乘數(shù)(分別為X1、X2);營運能力為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分別為X3、X4、X5、X6、X7);盈利能力為營業(yè)凈利率、總資產凈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X8、X9、X10);發(fā)展能力為總資產增長率、資本積累率(分別為X11、X12)。
3、控制變量。在實際市場環(huán)境下,高管股權激勵并不是唯一影響公司財務績效的因素,財務績效還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所以本文選用公司規(guī)模、成長能力和資產負債率三個控制變量因素作為影響高管股權激勵與上市公司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
4、模型設計
(1)因子分析模型
①先確定m個主因子:
其中,F(xiàn)i是第i個主因子;bij是標準化后的特征向量;Xi是上市公司各項財務指標。
②綜合因子得分:
其中,P是綜合因子得分(綜合財務績效);αi是各個主因子方差貢獻率。
(2)回歸分析模型。回歸分析是研究一個或多個因變量與一個自變量之間是否存在某種線性關系或非線性關系的一種統(tǒng)計學分析方法。首先確定回歸方程中的變量,以因子分析法得出的綜合財務績效(P)作為因變量,高管持股比例(MO)作為因變量,公司規(guī)模(SIZE)、公司成長能力(GROW)和資產負債率(ALR)作為控制變量,然后確定回歸模型,建立回歸方程,對方程進行各種檢驗,對我國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與公司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
本文建立的回歸模型:P=β0+β1MO+β2SIZE+β3GROW+β4ALR+ε
其中,β0是常數(shù)項;β1、β2、β3、β4是回歸系數(shù);ε是隨機變量。
(一)因子分析。根據(jù)總方差解釋表旋轉之后4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的比重權數(shù)和4個主因子的得分,計算公司財務績效(P)的綜合得分,公式如下:
最后,將該公式帶入Excel計算出159家上市公司的綜合財務績效。
(二)回歸模型檢驗與結果。(表1)
表1 回歸系數(shù)
回歸結果:
第一,根據(jù)回歸系數(shù),可以得出高管股權激勵與公司財務績效的回歸方程:P=-3.195+1.752MO+0.138SIZE+0.316GROW+0.278ALR
第二,高管持股比例(MO)的Sig水平為0.048,通過了t檢驗,回歸系數(shù)是1.752,說明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的水平每提高1%,上市公司財務績效將會隨著高管持股比例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752%,結果表明高管股權激勵與上市公司財務績效之間有相關性。
第三,公司規(guī)模(SIZE)的Sig水平0.001,通過了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回歸系數(shù)是0.138,在研究樣本公司中引入的這一控制變量和上市公司在高管股權激勵的情況下,對公司財務績效有顯著的影響,公司規(guī)模與財務績效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能夠支持本文假設二的說法。
第四,公司成長能力(GROW)的Sig水平0.000,通過了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相關性非常顯著,回歸系數(shù)是0.316,也表明上市公司在高管股權激勵的情況下,公司成長能力與上市公司財務績效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說明本文假設三成立。
第五,資產負債率(ALR)Sig水平0.276,沒有通過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而回歸系數(shù)是0.278,表明上市公司在高管股權激勵的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與財務績效之間是正相關關系,但不顯著,并不是資產負債率越高,公司的財務績效越低,因為適度的舉債會增大公司的活力,并且公司負債的利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賦稅,所以拒絕本文的假設四。
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與財務績效是正相關的關系。雖然通過實證分析證明了實施高管股權激勵有助于公司財務績效的提高,有積極的效果,但是總體來說實施激勵的效果并不理想。產生這些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根本上來說我國資本市場發(fā)展尚不規(guī)范。目前,我國股票市場并不完善,股票風險與收益不穩(wěn)定,股市波動較大,股價的大小不能反映一個公司的正常業(yè)績,也不能正確反映公司的價值,所以從根本上來說資本市場的不規(guī)范是我國上市公司實施高管股權激勵機制基礎的一大問題。由于市場機制的不完善,在很多情況下,股權激勵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激勵措施。
(二)有關股權激勵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約束。上市公司的股票發(fā)行以及回購都應該得到中國證券監(jiān)管部門的核準,并且發(fā)行和回購都有一定的限制,這樣增加了實施高管股權激勵計劃的成本,延長了上市公司實施高管股權激勵計劃的時間。
(三)公司治理結構不夠完善。國內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員大部分是通過行政手段來任命的,很少是從公開市場中競爭上崗的,并沒有形成以市場為基礎的比較成熟的職業(yè)經理人任職模式。
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權激勵機制在以后的長期激勵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了促進股權激勵的發(fā)展,提高財務績效,所以針對結論分析,在此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一)規(guī)范市場環(huán)境,增強資本市場有效性。高管股權激勵在實施過程中依據(jù)的是股票這一工具,而股票只有在健全、穩(wěn)定、有效的證券市場上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所以提高我國整個市場的運行效率,增強市場的有效性,規(guī)范市場環(huán)境,為保證高管股權激勵計劃的順利進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律法規(guī)。高管股權激勵制度的實施也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保障,完善高管股權激勵的法律環(huán)境,將影響著我國高管股權激勵的進一步發(fā)展。
(三)規(guī)范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完善高管股權激勵內部環(huán)境。要建立合理規(guī)范的董事會制度,建立相對應的約束機制,強化監(jiān)事會的職能,提高監(jiān)事會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善的經理人市場,通過這些進一步提升經理人的知識儲備、決策能力和責任感,保證了自身利益和上市公司的發(fā)展,使高管股權激勵計劃得到更加有效的實施。
主要參考文獻:
[1]潘永明,耿效菲,胥洪.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公司業(yè)績關系的實證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3. 2.
[2]褚曉琳,張立中.股權激勵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博弈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 9.
[3]蘇冬蔚,林大龐.股權激勵與公司業(yè)績——基于盈余管理視角的新研究[J].金融研究,2011. 9.
[4]郭桂璽.中國上市公司高管激勵與公司績效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2.
[5]武雪.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3.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