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丹
摘 要:大學生安全問題是校園穩(wěn)定的基礎,也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高校諸多安全教育中,大學生生命安全最為重要。然而,由于一些大學生生命安全意識相對薄弱,防范意識低,應變能力也較差,因此,大學校園經(jīng)常發(fā)生漠視生命、傷害生命,甚至失去生命的事件。因此,開展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大學生生命安全意識是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大學生生命安全之現(xiàn)狀
大學生生命安全狀況可以說不容樂觀,筆者身邊就發(fā)生過因學生自己麻痹大意導致舊病復發(fā)身亡的案例。此外,有關大學生生命安全事件的報道也屢見報端,如2008年上海商學院女生宿舍4名女生失火身亡事件、2010年 “藥家鑫事件”、2013年的“復旦投毒案”等。
這一幕幕慘劇令人痛心。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如此令人擔憂的生命安全現(xiàn)狀,使我們高校學生工作者深感加強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責任之重大。那么,這些令人惋惜的安全現(xiàn)狀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呢?
二、大學生生命安全問題背后的因素
1.心理健康因素
大學校園是個小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各種性格、各種類型的人都有,學習、就業(yè)壓力、人際關系、個人情感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疏導,嚴重者會出現(xiàn)自傷或傷害他人現(xiàn)象。
2.家庭教育中對生命安全教育的缺位
家庭教育是孩子整個教育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當今大學生普遍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的溺愛之下嬌生慣養(yǎng),家長們?yōu)楹⒆觽兲峁┝己玫膶W習和生活環(huán)境的同時,一般會過分關注孩子的學業(yè),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教育,特別是生命安全教育。
3.高校對生命安全教育相對滯后
高校對學生安全教育還是非常重視的,安全工作也是學生工作的重點;但一般強調得比較多的是財物安全、交通安全、宿舍安全等;而學生生命安全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相對較小,因此教育往往對這一塊重視不夠,同時也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預防、管控機制。
4.社會失范影響大學生思想和行為
因社會失范而產(chǎn)生的價值取向錯誤、個人信仰缺失、功利思想泛濫、生命觀念淡薄、安全意識缺乏等,都會影響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社會越是失范,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就越高。
三、高校做好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路徑思考
高校在大學生生命安全工作中無疑承擔最主要、最重要的責任,因此,高校應多路徑探尋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方法。
1.提高大學生生命安全意識
高校應著力培養(yǎng)大學生生命安全意識,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可以經(jīng)常組織學生學習有關安全案例,因為案例教學生動形象、真實且說服力強,可以通過分析解剖來“以案釋法”。
2.多途徑鍛煉大學生自我保護技能
高校可以定期舉行地震、火災、救援等疏散演習,還可以利用軍訓、體育課、選修課、社團等學習軍體拳或簡單的自衛(wèi)技巧,多組織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定期體檢;學習一些常見疾病的預防知識。
3.開展安全實踐自治活動
組建大學生安全管理志愿者隊伍,讓學生參與學校的安全管理,這不僅可以使大學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增強大學生自覺維護校園穩(wěn)定的責任感,而且可以在學生群體中布滿“眼線”,一旦發(fā)生緊急情況,就可以立即發(fā)現(xiàn)并上報,將危害盡可能降至最低。還可利用班干部、學生會宿管部等定期進行安全防范自查,平時多注意觀察有情感波動或有心理問題的同學的舉止動向等。
總之,大學生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系統(tǒng)而又艱巨的任務,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都要重視和關注大學生生命安全。尤其是高校,作為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實施主體,要以不同方式,從不同途徑采取切實有效的管理辦法,確保大學生的安全健康。
參考文獻:
[1]王曉萍.大學生生命安全和生命安全教育現(xiàn)狀分析[J].黑河學刊,2011,(1):116-117.
[2]翟 春,宋 成.略論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9(5):9-11.
[3]王 靜.尊重生命——關于加強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J].理論觀察,2013,(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