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繆騫 謝寶玲 董家承 王正醇
摘 要:文章從減震裝置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對國內外現有的減震裝置進行分析比較,研發(fā)出了的蝶形彈簧減震支座,蝶型彈簧作為主要減震元件,綜合鉛芯、橡膠和彈簧完成減震的功能,該套減震裝置在結構上有創(chuàng)新,在力學分析過程中滿足工作要求。
關鍵詞:蝶形彈簧減震支座;減震;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TH135;TH933.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15-0065-02
減隔震裝置是高層建筑、橋梁、隧道、地鐵、高鐵、城際城市高架等工程中廣泛應用的重要承力和功能構件,減隔震裝置這類工程構件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成引起了國家高度的重視。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研究比較成型的減震制作有四種[1]。
1.1 橡膠隔震支座
屬于隔震產品,可起到一定的隔震效果。橡膠隔震支座在國內外均已得到大量的使用,尤其是日本對震區(qū)的建筑或橋梁大部分都設置鉛芯橡膠支座。在我國此支座在20世紀90年代起開始應用,現已形成國家標準。
其不適用于軟土地的橋梁或建筑,同時產品的質量與橡膠性能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橡膠質量,同時橡膠存在老化問題。隔震裝置適用于Ⅰ、Ⅱ場地,對于軟土地Ⅲ、Ⅳ類場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2 鐘擺式隔震支座
屬于隔震產品,可起到很好的隔震效果,同時可以根據需要選不同的摩擦系數對于不同的耗能能力,適用于高震區(qū)任何橋梁或建筑,同時具有很好的經濟性,維護成本也低。
1.3 彈塑性阻尼裝置
屬于減震產品,具有很強耗能能力,適用于高震區(qū)任何橋梁或建筑,同時具有很好的經濟性,維護成本也低,國內外均有實際工程應用。歐美地區(qū)已大量應用彈塑性鋼耗能裝置來解決地震問題,國內也已有7個橋梁工程應用。彈塑性鋼耗能裝置適用于7、8、9度及更高震區(qū)。產品特點有阻尼比高、耗能能力強、減震效果明顯、耐久性、經濟性優(yōu),但其在豎直高度上難以控制。
1.4 液壓阻尼裝置
屬于減震產品,具有很強耗能能力,通常是結構增設的耗能體系,特別是維護加固增設的最佳選擇,國內外有大量工程應用。液壓阻尼裝置對于已有工程加固很方便,不需要增設其它結構,同時不影響原有的結構設計。
速度鎖定器可以將活動墩在地震時轉化成固定墩,分擔地震力,有效的利用已有墩進行抗震,具有較高的經濟性,但其生產、維護成本較高[2]。
目前國內外支座存在生產、維護成本較高,支座在豎直高度上難以控制,支座材料的抗腐蝕、抗老化性不夠,支座在橋梁壽命期內失效等缺陷。
2 蝶形彈簧減震支座的減震原理及其特點
利用蝶形彈簧、橡膠、鉛芯設計一種蝶形彈簧組合式減震支座,蝶形彈簧的選用大大增加了結構耗能能力,結構耗能恰是減小結構地震響應重要途徑之一;相當數量碟簧疊加形成碟形彈簧組,在地震所產生的動荷載作用下,碟形彈簧一定加載頻率以上能夠保持較好的耗能能力。隨著預壓量的增大,組合碟形彈簧件耗能能力增強。在偏心壓力作用下水平滯回耗能、水平運動與豎向運動解耦方面均優(yōu)于同類型支座。碟簧用橡膠包裹,利用橡膠的不均勻彈性壓縮實現轉角,利用其剪切變形實現水平位移,適用于任何土地結構的橋梁和建筑,同時避免了橡膠因硫化時間、硫化溫度和硫化壓力造成的橡膠支座的制造缺陷;同時彈簧的中間嵌入鉛芯,鉛具有屈服能力應力較低、滯回曲線豐滿的特點,保證支座在變形停頓期間能夠恢復其原有特性。通過研究支座結構,采用橡膠蝶形彈簧作為減震元件,來隔離地震對上部結構的影響, 使建筑物在地震時只產生很小的振動, 不致造成結構和設施的破壞, 并能保證結構物上的重要設備和儀表正常運行。合理安排蝶形彈簧的組合狀態(tài),可以達到減震的功能,且能夠降低支座的結構高度,從而承受大載荷。
3 減震支座的設計模型簡化
一單跨的簡支梁,如圖1所示。一端為碟形彈簧減震支座,另一端為滑動支座,由于滑動支座的摩擦系數很小,不會約束梁與墩臺的相對錯動,并假定橋臺剛都很大,不產生變形,則可將圖1a所示的單跨簡支梁化為圖1b所示的計算模型。
其自由震動方程可寫成:
作用于橋梁結構上的地震力,是與動力放大系數β有關的,動力放大系數β的大小又取決于場地土和結構物的固有周期,因此通過減小支座的剛度,加大支座的阻尼可延長系統(tǒng)的固有周期,與場地土的卓越周期相隔離,從而減小動力放大系數β。
支座的剛度和阻尼同時也會影響到系統(tǒng)的位移和相位,因此,通過調節(jié)支座的剛度和阻尼也可達到控制位移的目的。
4 結 語
蝶形彈簧減震支座的研發(fā),不僅解決了現有減震裝置存在生產、維護成本較高,支座在豎直高度上難以控制,支座材料的抗腐蝕、抗老化性不夠,支座在橋梁壽命期內失效的問題,也滿足國家對減震支座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丁攀攀.國內建筑隔震橡膠支座的研究現狀與進展[J].橡膠工業(yè),2009,
(56).
[2] 穆祥純.論新型橋梁支座在城市橋梁建設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特種結構,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