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一大批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院校,這些院校要盡快從??平逃虮究平逃D軌,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轉變。西部新建高校要認識自身不足,努力補齊教學短板,是提高辦學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 本科教學;新建院校;西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5-00-01
1.引言
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均衡發(fā)展戰(zhàn)略,使西部新建高校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也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在中東部高校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的情況下,西部新建高校如何確保教學質量和生源,培養(yǎng)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是當前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國1999年后新增的647所本科院校,占到全國本科院校的55.5%,新建本科高校已成為我國培養(yǎng)本科學生的主力軍[1]。教學質量取決于辦學理念、師資力量等因素,本文僅就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教學問題略談一二,以引起大家商榷。
2.西部新建高校要有特色發(fā)展的思路
2.1要貫徹“以學生為本位”的思想,建設優(yōu)質高效的本科教學體系
應用技術大學是一種新的教育類型,集職業(yè)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繼續(xù)教育于一體[2]。我們應清楚地看到,與其他高校相比,西部新建高校帶有鮮明的地域性、應用型特征。不在本科教學領域樹立特色,就不可能真正體現(xiàn)不同于研究型高校的鮮明特征和獨特價值,就不能在激烈的就業(yè)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因此,以學生為本位,高度重視和提升本科教學水平,應該是“安身立命”之所在。
2.2要強調“以改革促創(chuàng)新”的思路,探索全新的本科教學改革方向
教學改革,包括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的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等方面。新建高校的改革往往帶有實用性的特點,大多是“照著做、跟著走”,要取得具有前瞻性、標志性的成果,還有待進一步努力。因此,應更多地思考改革和創(chuàng)新之間的關系,如何既參照“985”、“211”的教學經驗,又根據(jù)地域環(huán)境,遵循各校傳統(tǒng),探索全新的本科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出西部應用型高校的典范成果。
2.3要提倡“以科研服務教學”的宗旨,實現(xiàn)本科教學的合格化和實效化
本科院校教學與科研并重,一方面要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圍繞教學搞科研,以科研意識和科研方法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比如說本科生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如何根基于??粕囵B(yǎng)質量的整體水平?學術前沿的課題,如何從本科生教學的需求和回饋中得到啟發(fā)?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研課題。
3.教學質量是新建院校的生命線
3.1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
大學教育應該致力于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的智者和仁者,尚德首先是對教師的要求,然后才是教師以身作則對學生的要求。教師不僅是為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更要注重學生智慧的升華和人格的養(yǎng)成,這才是大學教育賦予大學生真正受益并享用終身的人生寶藏,同時也是大學教師自我教育的一種人生動力。
3.2教學改革是提升教學質量的保證
從??平虒W向本科教學轉變,教學改革是重要一環(huán)。新建本科高校要轉變原有的以理論教學為主的人才培養(yǎng)方式,努力構建滿足工作崗位需求的創(chuàng)新性、實踐性人才培養(yǎng)體系。教學改革首先要堅持課程的基本理念,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基本理念都不完全一樣,教師要對本科生掌握這門課程的知識結構,有比較系統(tǒng)的、深入的思考和總結,構建符合西部地區(qū)本科生素質要求的知識體系。同時要建立一套從宏觀到微觀的科學嚴謹?shù)摹氨究平虒W質量保證體系”,突出全面質量意識,強化系統(tǒng)管理環(huán)節(jié),使教學質量的管理環(huán)環(huán)相扣,確保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
3.3要建設高水平的精品課程和教學團隊
精品課程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建設一批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3]。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精品課程與研究型大學不同,應當突出實踐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特別是運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把課程內容、教案等搬到網上,促進資源共享,力求建立內容新穎、方法先進、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課程。
3.4要激發(fā)學生參與教改的積極性
教學是教與學的統(tǒng)一。學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力量,作為教育教學改革活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他們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樣的教育[4]。許多老師要求學生寫作業(yè)、開展課堂討論,現(xiàn)利用教學資源網站,學生的作業(yè)和討論過程都能上網,這就使學生之間產生一種互動,而且對下一屆學生帶來啟發(fā),形成一種長期性的互動,這種學習過程的積累實際上也是一種可以長時效利用的教學資源,為教師了解學生學習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楊陽.從教育政策變遷的角度看地方本科高校轉型[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5.10.
[2]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lián)盟,地方高校轉型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fā)展實踐與政策研究報告[R].2013-11.
[3]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EB/OL].
[4]黃運平.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路徑[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