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孝華,王巨安,徐立江
(慈溪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浙江 慈溪 315300)
慈溪大氣PM10及其水溶性離子污染特征研究
董孝華,王巨安,徐立江
(慈溪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浙江 慈溪 315300)
摘要:研究了慈溪市大氣中PM10及其水溶性離子的分布特征。通過對慈溪市四個季度的PM10監(jiān)測,獲得其年間濃度水平變化,了解其時空分布及相關性。對實驗數據分析得知,PM10及其水溶性離子濃度與氣壓、氣溫有關。含量最高的水溶性離子是NH4+離子,濃度范圍在0.01~10.85μg/m3;其次是NO3-,濃度范圍在0.14~7.78μg/m3;再次是SO42-,濃度范圍在0.05~6.62μg/m3;最低的Cl-的濃度范圍在0.02~1.82μg/m3。SO42-、NO3-、Cl-的濃度市區(qū)高于鄉(xiāng)鎮(zhèn)。NH4+的濃度鄉(xiāng)鎮(zhèn)高于市區(qū)。水溶性離子的濃度整體冬季濃度高于夏季。污染主要來源于汽車尾氣與工業(yè)燃煤。
關鍵詞:PM10;水溶性離子;濃度水平;時空分布;相關性;慈溪;浙江
1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顆粒物是我國大部分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物之一,其中PM10(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μm的顆粒,可吸入顆粒物)由于粒徑小,易吸附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的危害。因而PM10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晌腩w粒物來源復雜,準確地確定其來源、成分以及對人體和環(huán)境的危害,是制定科學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顆粒物污染的重要前提。
我國的燃煤結構以及經濟發(fā)展模式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現在污染物的排放與治理無法達到平衡,污染物的排放速度遠遠超過了治理速度,城市空氣質量日趨嚴峻。雖然國家相關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但城市的空氣質量還是變得越來越差。
PM10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質,并且它的組成復雜多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在人體內受到PM10危害首當其沖的就是呼吸系統,PM10可以通過呼吸系統輕易進入人體,使鼻炎、慢性咽炎等呼吸系統疾病惡化, 同時它們可以在人體滯留數年之久。此外,PM10對人體免疫系統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它能通過改變巨噬細胞的數量和活性, 降低人體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使免疫功能減弱, 提高細菌、病毒等一些感染的敏感性。病原微生物隨PM10進入體內后,會導致人體的抵抗力減弱,進而引發(fā)感染性疾病。
PM10會直接隨氣流進入人體的肺部組織,沉積于細支氣管和肺泡管,對肺部組織的活性造成危害,最后形成呼吸功能衰竭。PM10進入機體除對人體產生物理性損害外,其表面的金屬化合物和有機物對人體危害更大。
水溶性離子是顆粒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降水的酸度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因為水溶性離子擁有吸濕性,對云凝結核的濃度也存在一定的作用,從而間接地產生輻射強迫作用[1]。另外水溶性離子會與大氣中的一些有害物質發(fā)生協同作用,加強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2現狀研究和分析
近年來,中國城市建設和發(fā)展的速度不斷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機動車的數量大幅增長,大氣污染也隨之不斷增強。大氣污染開始出現復合型變化。這些變化和趨勢可以在PM10的化學組成變化中得到體現。
通過查閱文獻得知[2-5],北京近幾年的PM10年平均濃度達到133.88μg/m3,杭州PM10年平均濃度為111.0μg/m3,天津PM10年平均濃度是153.24μg/m3,南昌PM10年平均濃度為111.95μg/m3。這幾個城市的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濃度值都超過了二級濃度限值,北京和天津達到二級標準濃度的2倍左右,其受污染程度已經非常嚴重,北京、上海、廣州等我國代表城市都無法達到我國二級標準。由此可知,雖然我國近年來已對大氣顆粒物污染進行了嚴格控制,但是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污染濃度尚不能滿足二級標準甚至與二級標準有著很大的差距,達到一級標準的更是少之又少。
對水溶性離子的研究已經是當前的熱點問題[6-8],國內外學者也先后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研究,基本的研究方法一般是使用離子色譜法確定各個水溶性離子的濃度,通過對它們濃度變化的研究獲得相關的結論。
國內對PM10及其中水溶性離子雖然也有不少的研究,但是多數研究集中在北上廣等大城市,而小城市的污染狀況鮮有報道。本論文以慈溪市為對象,通過研究豐富我國縣級城市污染的數據庫,為此類城市開展大氣污染治理提供數據支持。
3研究基本思路
本研究通過《HJ618-2011環(huán)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確定PM10樣品的采集方法與處理方法。對慈溪市四季大氣的PM10進行定期采樣,分析PM10及其中的NH4+、Cl-、SO42-、NO3-的濃度水平。通過對這些數據的處理,探討慈溪市四季大氣中的PM10的變化關系,確定慈溪市PM10及其水溶性離子的時間變化、空間分布,并嘗試分析污染來源,提供源解析數據,為慈溪市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相關依據。
4實驗材料與方法
4.1儀器與試劑
4.1.1實驗儀器
本實驗采用的是2030型中流量智能大氣采樣器(嶗應,青島),該儀器設定流量為100L/min,切割粒徑為10μm,濾膜直徑為90mm。每一采樣點位配置一臺采樣器,按采樣計劃裝有聚丙烯濾膜或石英濾膜,采用重量法在萬分之一天平上測定PM10樣品的重量。
使用的濾膜有2種,材質分別為石英濾膜(PALL,美國)和聚丙烯濾膜(國產)。使用石英濾膜采集的樣品供PM濃度分析使用,使用聚丙烯濾膜采集的樣品供水溶性離子濃度分析使用。
稱重完成后用KQ-250B型超聲波清洗器對樣品進行超聲,使用離子色譜儀測定。測定陽離子使用ICS-90離子色譜儀(DIONEX,美國),配備CG12A保護柱、CS12A色譜柱和CERS500抑制器,淋洗液為0.13%的甲基磺酸水溶液,進樣器為手動進樣,進樣量為10μL。測定陰離子用ICS-900離子色譜儀(DIONEX,美國),配備AG11-HC保護柱、AS11-HC色譜柱和AERS500抑制器,淋洗液為去離子水,電導率<0.5μs/cm,進樣器為AS-DV進樣器(DIONEX,美國),進樣量為10μL。
4.1.2實驗試劑
實驗主要試劑見表1。
表1 主要試劑
4.2 采樣的時間和地點
4.2.1采樣時間
由于慈溪市四季分明,一年中的主導氣團和天氣狀況會隨著冬夏季風的轉換而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形成春季雨水較多、夏季天氣濕熱、秋季氣候干爽、冬季干燥寒冷的氣候特征。因此,本實驗按季節(jié)安排采樣周期和連續(xù)采樣時間。
本研究中大氣PM10的采樣時間為2013年8月、10月、12月和2014年的3月。每個季節(jié)監(jiān)測8~10d,每天監(jiān)測20h,分別代表夏季(2013年8月1日—8月11日)、秋季(2013年10月22日—11月1日)、冬季(2013年12月24日—2014年1月2日)、春季(2014年3月18日—3月27日)四個季節(jié)的PM10的污染狀況。
4.2.2采樣地點
為了研究慈溪市PM10的污染狀況,使樣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結合考慮重點污染區(qū)的原則,本實驗在慈溪市分別選取了環(huán)保局、望江苑、農業(yè)中心、長河鎮(zhèn)、新浦鎮(zhèn)、橋頭鎮(zhèn)、慈東管委會、里杜湖共計8個點進行PM10的監(jiān)測。其中環(huán)保局、望江苑和農業(yè)中心作為市區(qū)采樣點,環(huán)保局代表交通干線旁的點位,望江苑代表商業(yè)居住區(qū)的點位,農業(yè)中心代表城郊之間的點位,長河鎮(zhèn)、新浦鎮(zhèn)、橋頭鎮(zhèn)和慈東管委會作為鄉(xiāng)鎮(zhèn)采樣點。橋頭鎮(zhèn)位于慈溪市中部,是塑料加工的基地。新浦鎮(zhèn)位于慈溪市北部,是家電、金屬熔煉集中區(qū)。長河鎮(zhèn)位于慈溪市西部,主要工業(yè)是家電和機械加工工業(yè)。慈東管委會位于慈溪市東部,是工業(yè)集聚區(qū)。里杜湖位于慈溪市南部,是污染相對較低的景區(qū)點位。
采樣時確定采樣點周圍沒有其他源類的污染,具體位置見圖1。
4.2.3樣品處理
(1)PM10的濃度采用重量法分析
采樣前,將石英濾膜置于馬弗爐中,在500℃條件下烘4h,去除濾膜中揮發(fā)組分對測定的影響,并在恒溫恒濕箱平衡24h,溫度為25℃,相對濕度為50%,使用0.1mg天平對樣品在采樣前后進行稱重。
采樣完成后將濾膜按照《HJ 618-2011環(huán)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測定PM10的樣品重量。稱量過程中要防止濾膜邊緣以及塵粒丟失,從而避免對結果造成影響。
(2)對于水溶性離子采用離子色譜法分析
采樣前,將聚丙烯濾膜在純凈水中浸泡24h,并在60±2℃條件下烘8h,以除去濾膜稱重時揮發(fā)性成分的影響。烘烤完成后放入干燥器中平衡48h,進行充分的干燥平衡,去除水分對結果的影響。
將采集到的濾膜樣品剪碎后放入100mL比色管中,加入50mL去離子水,放在超聲波清洗器中,用超聲波震蕩20min。靜置,用0.45μm針式過濾頭過濾后進樣,用于NH4+、Cl-、SO42-、NO3-等離子的分析。
4.2.4質量控制
(1)標準曲線的制作
氯化物、硫酸根的曲線濃度是:1.00、2.00、4.00、8.00、16.00、32.00mg/L。
硝酸根的曲線濃度是:0.50、1.00、2.00、4.00、8.00、16.00 mg/L。
氨氮的曲線濃度是:1.00、2.00、5.00、10.00 mg/L。
質控采用國家環(huán)保部標準試劑研究所的NO3-、Cl-、SO42-的混標溶液與NH4+標準溶液,取10mL溶液用蒸餾水稀釋25倍。稀釋后的質控濃度:Cl-:4.97±0.18mg/L,NO3-:2.49±0.11mg/L,SO42-:10.1±0.5mg/L,NH4+:1.48±0.07mg/L。
(2)采樣控制
采樣地點的選擇盡量避免污染源附近,能夠反映所選區(qū)域的整個大氣狀況;采樣儀器定期檢定,采樣前校準流量;膜要保證均一;選擇在天氣情況良好的狀態(tài)下進行采樣。
(3)實驗室質量控制
實驗室采用10%的平行樣測定,使用環(huán)保部標樣所的質控樣,以空白濾膜按實際樣品的處理程序處理,測試結果為濾膜空白值。
(4)標準曲線
標準曲線的相關系數r要求>0.999。
5結果與討論
5.1PM10的濃度水平
5.1.1PM10濃度的時空變化
2013—2014年PM10的季節(jié)變化見表2。
表2表明,慈溪市大氣中PM10的濃度呈現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秋兩季較高,大致呈“V”字型分布的特點。這主要是因為慈溪市冬季天氣形勢比較穩(wěn)定,逆溫狀況比較嚴重,大氣擴散條件差;而夏季的大氣擴散條件較冬季好,易于PM10的擴散。慈溪市冬季盛行西北風,風將北方重工業(yè)污染區(qū)的污染帶過來,加重了慈溪本地的PM10污染。而夏季盛行東南風,來源于空氣較干凈的海上,一定程度上減輕了PM10的污染。另外夏季的溫度高,光照強烈,PM10易于降解。冬季的溫度低,光照不強,PM10不易光解。
表2 慈溪市大氣中PM10季節(jié)變化 (μg/m3)
市區(qū)采樣點中環(huán)保局的PM10濃度明顯高于其它2個點位。這是因為環(huán)保局地處新城大道,屬于慈溪市的交通干線,車流量非常大,汽車尾氣排放和城市揚塵等污染比較嚴重。鄉(xiāng)鎮(zhèn)的點位中長河鎮(zhèn)的濃度較高,是污染較重的點位。該地區(qū)主要產業(yè)為家電機械加工,周邊鄉(xiāng)鎮(zhèn)工業(yè)也相對發(fā)達,導致污染物濃度偏高。整體上看慈溪市各地PM10濃度差距不大,處于一個較平均的水平。里杜湖點位因為是景區(qū),周邊污染源少,且植被豐富,所以PM10濃度較低。
從圖2可以看出慈溪市PM10的濃度整體呈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景區(qū)的三級階梯分布。市區(qū)內的人口密集、車流量大,汽車尾氣排放及城市揚塵導致了大量的PM10產生。鄉(xiāng)鎮(zhèn)雖然人口較少,但是工業(yè)比較發(fā)達,來自各個工廠的煤煙塵排放也產生了不少的PM10,使得鄉(xiāng)鎮(zhèn)的PM10濃度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里杜湖景區(qū)總體較其他兩處處于一個較低的水準,但是濃度還是高于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PM10的污染問題依然嚴重。
在四季的分布上,三個區(qū)域均呈“V”字型分布,冬季高、夏季低,春秋居中。
慈溪市作為寧波市的下屬市,在PM10的時空分布上與寧波市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研究的結果與肖致美等[9]對寧波市的研究結論相似。慈溪市的PM10全年平均濃度為152μg/m3,距離國家環(huán)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限值70μg/m3存在比較大的差距,空氣污染問題較為嚴重。
5.1.2PM10與氣象因子相關關系分析
氣象條件與PM10濃度相關系數與相關關系見表3、表4。
表3 氣象條件與PM10濃度相關關系表
表4 氣象條件與PM10濃度相關系數
相關系數臨界值r(0.05,15)=0.482。
PM10的污染與氣象條件的變化關系十分緊密,不同的天氣、不同的氣象條件對空氣中污染物濃度的變化影響很大。當天氣較長時間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時,環(huán)境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會大幅度提高,顆粒物濃度的增加更是迅速。本研究對2013年8月—2014年3月的PM10的監(jiān)測數據和氣象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相關性見表4。
具體的氣象條件影響:氣溫是決定PM10濃度的關鍵因素,呈負相關。氣溫越高,大氣活動越活躍,對PM10的消除作用越明顯。氣壓與PM10濃度呈正相關。氣壓增大,PM10濃度越高;氣壓越小,PM10濃度越低。
總之PM10的濃度隨溫度、氣壓等氣象條件變化而變化。氣壓越高、氣溫越低,污染越嚴重。這種氣象條件下PM10不容易擴散,非常容易造成積累,形成嚴重的污染。
5.2水溶性離子的分布特征
5.2.1離子濃度
PM10的水溶性離子中NH4+的濃度最高,其次是SO42-和NO3-,Cl-最低。年平均濃度依次為NH4+>NO3->SO42->Cl-。NH4+的濃度范圍在0.011~10.853μg/m3,NO3-的濃度范圍在0.147~8.831μg/m3,SO42-的濃度范圍在0.050~6.618μg/m3,Cl-的濃度范圍在0.017~1.819μg/m3。
5.2.2時空變化特征
NH4+是PM10中含量最高的水溶性離子。NH4+的來源之一是牲畜喂養(yǎng)、農田灌溉、降解有機質會產生NH3,這些NH3在大氣中發(fā)生轉化形成NH4+;另外一種來源是工業(yè)排放。從表5中可以看出,NH4+冬季濃度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原因可能是因為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日照強烈,同時由于降雨頻繁,使得NH4+含量較不易積累。鄉(xiāng)鎮(zhèn)對比市區(qū)的NH4+濃度較高。
對NH4+濃度的影響,局部排放源最為明顯。農業(yè)中心和長河鎮(zhèn)的NH4+濃度值較高,這是因為這些點位周圍存在大量蔬菜種植基地,并且還有海通集團、徐龍鰻業(yè)等大型食品廠,它們的生產活動會排放出相對較多的NH3。
表5 慈溪市大氣PM10中NH4+的濃度分布 (μg/m3)
表6 慈溪市大氣PM10中NO3-的濃度分布 (μg/m3)
表6表明NO3-的濃度冬季最高,夏季次之,春秋季最低。NO3-主要由大氣中存在的NOx在大氣中發(fā)生氧化,形成HNO3,HNO3再與大氣中的NaCl和NH3等物質發(fā)生反應,從而產生穩(wěn)定度較高的NO3-。礦物燃料的燃燒、工業(yè)生產、閃電、大氣中光化學反應等均會產生NOx,但機動車轉化的NOx是顆粒物產生的主要部分。在高溫條件下,NOx很容易發(fā)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較多的硝酸鹽。并且大氣中存在一個NH3NO3的氣-固平衡反應,這個反應是吸熱反應,使得低溫對NH4NO3的生成有促進作用。因此,NO3-表現出冬季濃度高的特征。
另外慈溪市在浙江省屬于經濟較發(fā)達的城市,人均汽車保有量較高,汽車尾氣產生的二次反應使其成為NO3-的一個大的排放源。而汽車尾氣的排放特性決定了這個源的流動性非常強,因而慈溪市各鎮(zhèn)的濃度大致處于一個平均水平。
表7 慈溪市大氣PM10中SO42-的濃度分布 (μg/m3)
從表7中看, SO42-的季節(jié)分布為冬季濃度最高,夏季次之,秋季再次,春季最低。大氣中SO2的光化學反應是SO42-的主要產生途徑,而SO2的主要來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燒。此外慈溪市毗鄰杭州灣,海鹽粒子可能成為一部分的天然來源。新浦鎮(zhèn)、橋頭鎮(zhèn)以及長河鎮(zhèn)年平均較高,可能與當地工業(yè)發(fā)展燃料是化石燃料有關。慈東管委會的夏季SO42-濃度較高,可能是因為其臨海,夏季盛行東南風,將海鹽粒子吹到陸上的空氣中,導致SO42-濃度上升。
表8 慈溪市大氣PM10中Cl-的濃度情況 (μg/m3)
如表8所示,Cl-的濃度冬季最高,春季次之,再次是夏季,秋季最低。慈溪市的Cl-含量較少,多來自于周邊的工業(yè)源及海鹽粒子。
5.3相關性分析
PM10中水溶性離子相關性見圖3~圖8。臨界相關系數值為r(0.01,30)=0.449,r(0.05,30)=0.349。
由圖3可知NH4+和NO3-的相關系數r=0.806,大于顯著性水平為0.01下的臨界相關系數值,兩者具有顯著相關性。這說明它們的污染來源具有相似性。NH4+和NO3-都是N進入自然界之后的產物,在大氣中以NH4NO3形式存在。
從圖4可以看出NH4+和SO42-的相關系數為0.782,高于臨界相關系數值,兩者具有顯著相關性。由此可以推斷慈溪市大氣中存在以(NH4)2SO4和NH4HSO4形式存在的NH4+和SO42-。
圖6說明NO3-和SO42-的相關性最好,達到了0.985以上,說明他們很可能都是由汽車尾氣產生的二次污染,以及相關的化石燃料的燃燒產生,具有共同來源。
從圖3~圖8里的數據可以明顯看出NH4+、Cl-、SO42-、NO3-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大于顯著性水平為0.01的臨界相關系數值。說明這些離子之間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另外Cl-與NO3-的相關性可以從側面體現Cl-在光化學反應中起到的促進作用:能影響到PM10中的二次粒子硝酸鹽的生成。
5.4來源初探
本研究通過對慈溪市PM10濃度的監(jiān)測以及對其中離子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機動車尾氣及工業(yè)燃煤是慈溪市PM10的主要排放源類。
由肖致美等[9]的研究結果可得城市中揚塵各季節(jié)變化不大。機動車尾氣塵在各季節(jié)的貢獻相似,煙煤塵的冬季貢獻率高于夏秋季。機動車尾氣塵、煤煙塵和城市揚塵,是城市PM10的主要排放源類。
所以本研究認為慈溪市的PM10來源于以下方面:
(1)機動車尾氣塵
慈溪市經濟發(fā)達,人均機動車保有量高,隨之帶來的汽車尾氣塵和二次硝酸鹽對慈溪市的大氣顆粒物污染有重要貢獻。汽車尾氣塵具有穩(wěn)定性較強的特點,監(jiān)測各點位的濃度水平相似。此外一些揚塵等污染會在機動車行駛過程中伴隨產生。因此隨著慈溪市的繼續(xù)發(fā)展,機動車保有量會持續(xù)上升,對大氣顆粒物的影響也會越來越顯著。
(2)煤煙塵
大氣中煤煙塵貢獻大多從煤燃燒而來。慈溪市工業(yè)發(fā)達,許多當地企業(yè)的主要燃料是煤。煤燃燒生成的煤煙塵對于慈溪市的大氣顆粒物污染有很大的貢獻。煤煙塵中含有的硝酸鹽和硫酸鹽進入大氣后經過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對慈溪市空氣質量有很大的影響。
(3)城市揚塵
城市揚塵是一種混合源,包括了土壤風沙塵、建筑水泥、煤煙塵等源類在內。在監(jiān)測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城市揚塵通常以揚塵的形式進入環(huán)境空氣中。慈溪市尚處在建造發(fā)展期,市區(qū)內的建筑工地較多,建筑材料如沙石泥土一般直接堆放在工地周圍。通過風的自然作用,或者機動車駛過的氣流作用,很容易使得沙石和施工粉塵進入環(huán)境空氣中成為大氣顆粒物的來源。
6小結
(1)慈溪市大氣PM10的季節(jié)濃度分布總體呈現冬季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的特點。原因是冬季氣象條件穩(wěn)定,降雨少,大氣擴散條件差,PM10易積累,造成冬季處于高濃度水平。而夏季降水豐富,帶來的沖刷效果能有效降低PM10的積累作用。
(2)水溶性離子中NH4+占優(yōu)勢,濃度最高,其次是NO3-,再次是SO42-,Cl-最低。水溶性離子中NO3-和SO42-季節(jié)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冬季最高,夏季其次,春季和秋季最低。NH4+和Cl-基本一致,冬季最高,春秋季其次,夏季最低。市區(qū)采樣點的NO3-、SO42-、Cl-濃度普遍高于鄉(xiāng)鎮(zhèn)采樣點,NH4+的濃度鄉(xiāng)鎮(zhèn)反而高于市區(qū)。另外比較特殊的是慈東管委會這個點位。因為既是工業(yè)集聚區(qū),又處于沿海地帶,存在海鹽粒子的影響,在夏季東南風的影響下,夏季的水溶性離子濃度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PM10中NH4+、Cl-、SO42-、NO3-各離子之間均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特別是NO3-和SO42-的相關性最好,達到了0.985以上。說明NO3-和SO42-有共同的污染來源。
(3)慈溪市的PM10污染較嚴重,主要來源有機動車尾氣塵、煤煙塵和城市揚塵。呈現多種源類同時作用的狀態(tài),防治難度較大。對它們治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體的大氣污染防治效果。因此,對應的治理應轉向多源控制、多層次控制、全面精細化控制。另外隨著機動車數量不斷增加,汽車尾氣塵的影響也會越來越突出。
參考文獻:
[1]徐宏輝, 王躍思, 溫天雪, 等. 北京大氣氣溶膠中水溶性離子的粒徑分布和垂直分布[J]. 環(huán)境科學, 2007, 28(1): 14-19.
[2]李廣德, 李效文. 北京市春夏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濃度變化特征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3, 38(5): 52-56.
[3] 包貞, 馮銀廠, 焦荔, 等. 杭州市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大氣污染特征及來源解析[J]. 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 2010, 26(2): 44-48.
[4] 姚青, 蔡子穎, 張長春, 等. 天津城區(qū)大氣氣溶膠質量濃度分布特征與影響因素[J].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0, 19(9): 2225-2231.
[5]何宗健, 袁勝林, 肖美, 等. 夏季南昌市大氣顆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研究[J].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0, 38(3): 1336-1338.
[6]Ho K F, Lee S C, Cao J J,et al.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mass closure analysis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Hong Kong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6, 355(1-3): 276-287.
[7] Chen S J, Hsieh L T, Tsai C C,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tmospheric PM10and related chemical species in Southern Taiwan during the episode days [J]. Chemosphere, 2003, 53(1):29-41.
[8]Yuan Z B, Lau A K H, Zhang H Y,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dominant PM10sources over Hong Kong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6, 40(10):1803-1815.
[9] 肖致美,畢曉輝,馮銀廠,等.寧波市環(huán)境空氣中PM10和PM2.5來源解析[J].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2, 25(5): 549-555.
Research on Pollution Patterns of PM10and Its Water-Soluble Ions in the Atmosphere of Cixi, China
Dong Xiao-hua,WANG Ju-an,XU Li-jiang
(Cix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Cixi ZheJiang 305300,China)
Abstract:The pollution patterns of PM10and its water-soluble ions in the atmosphere of Cixi were studi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seasonal vibration of PM10concentration was analyzed as well as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PM10and its water-soluble ions had close correlation with ai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 highest content of water-soluble ion was NH4+ with a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01~10.85μg/m3. The second one was NO3- within a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14~7.78μg/m3, followed by SO42-within a range of 0.05~6.62μg/m3.The lowest ion was Cl-. Its concentration was between 0.02 and 1.82μg/m3.All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O42-,NO3- and Cl- were higher in urban area than that in rural area.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 of NH4+ in villages was higher. Overall, the concentration of water-soluble ions in winter was higher than in summer. Pollution sources mainly came from vehicle exhaust and industrial coal-burning.
Key words:PM10; water-soluble ions; concentration level;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 Cixi; Zhejiang
收稿日期:2016-01-18
作者簡介:董孝華(1978-),男,工程師,學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監(jiān)測。
中圖分類號:X8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655(2016)04-00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