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勁梅
摘 要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智能手機的普及,促使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微時代的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正確定位微時代背景下的"主人翁"角色,利用微時代網絡功能來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創(chuàng)新對高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關鍵詞 微時代 高職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創(chuàng)新
在社會劇烈變革、經濟迅猛發(fā)展、信息裂變傳播的今天,搖微信、發(fā)微博、看微電影等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tài)。面對接踵而至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沖擊,如何開展好“微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廣大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關切的問題。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當把重點放在如何塑造靈魂,如何排難解疑,如何激發(fā)、催動向上的行為和動機,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達到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和目的。
1用尊重和信任打開心扉
存在決定意識。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互聯(lián)網等現(xiàn)代傳媒的影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嚴峻挑戰(zhàn)。由于理論知識的貧乏,思想方法的激進,社會經驗的不足,年輕人對社會生活中的許多矛盾現(xiàn)象,往往迷惑不解,感到仿徨無助。也有極少數(shù)人,思想頹廢,缺乏責任感,追求腐朽糜爛的生活方式。因此,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尊重他們的情感,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才能幫助青年員工解決這些思想問題。
1.1“愛”是教育青年員工的感情基礎
真摯的愛是教育青年員工的感情基礎。一個人從小首先得到的是父母的愛,父母的教育指導和自身行為是他們的第一影響源。進入學校后,孩了們渴望得到老師的愛,教師便是第二個影響源。進入單位以后,各級領導特別是青年員工的直接領導,就成為他們的第三個影響源。面對新環(huán)境,碰到挫折,他們就會尋求“依靠”?!耙揽俊本褪欠N對“愛”的需求。因此,教師要給與他們充分的“愛”,主動去接近他們,就能使他們產生親近感和仰慕心理,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我們的愛,從而受到“感染”、“感動”和“感化”,在他們的內心世界里發(fā)生積極的感情,同我們產生共鳴,這就是愛的“合流”與“交流”。
1.2“理”是打開青年員工心靈的胡匙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理相濟,才是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貴在真,理貴在實。青年員工的思想問題都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產生于身受、目睹、耳聞的實際生活中。因此,要使青年員工澄清模糊認識,靠講空話、大話是不行的,說一些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假話更不行。最有說服力的是事實,最能打動人的是真話。干巴巴的說教,硬邦邦的灌輸,不可能成為鼓舞青年員工前進的動力。曉之以理還要合情,合情就是要合乎青年員工的心埋變化、情緒波動和思想的發(fā)展規(guī)律。
2用責任和激情發(fā)掘青年員工的思想“能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發(fā)揮青年員工的思想“能源”,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使他們內在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不僅對一般青年員工的進步和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促進后進員工的轉變也有重大作用。
2.1引導青年員工培養(yǎng)正確的自尊心
自尊心人皆有之,青年員工更為強烈,具體表現(xiàn)在:期盼人格得到別人的尊重,爭取社會的承認。這是一種要求向上,不甘示弱的積極因素,是青年員工追求進步,渴望成材的潛在動力,是青年員工思想“能源”中最基本的東西。因此,要發(fā)揮青年員工的思想“能源”,就要引導他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地發(fā)展。一是要尊重青年員工的自尊心。能夠對他們提出希望,敢于嚴格要求和大膽使用,在青年員工發(fā)生過失后,既嚴肅批評教育,又主動關心體貼,對他們的微小進步也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前進的信心;二是要教育青年員工注意克服虛榮心。他們一般都會有強烈的自尊心,但自尊心太強,遇到挫折就灰心,受到批評就泄氣,聽了表揚就驕傲,這就變成了虛榮心,是一種愚蠢的自欺欺人心理。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和引導,千方百計地幫助青年員工改變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加以升華,成為一種前進的動力。
2.2激發(fā)調節(jié)青年員工的興趣與志向
古往今來,一切輝煌的成就都是靠勤勉奮發(fā)地努力得來的,這種勤奮,又往往與興趣和愛好有著密切的關系。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做出了成績,興趣也是他們不可缺少的力量??梢姡】档呐d趣可以產生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誘發(fā)青年員工的興趣,并積極加以引導,就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強烈進取心和奮斗精神。而興趣,并非先天就有,是可以后天影響和培養(yǎng)的,也是可以改變的。對我們的青年員工來說就更為重要。因此,我們要注意讓每個青年員工的正當興趣都得到充分發(fā)展,對他們的愛好和興趣進行調節(jié),教育他們劃清界限,分清是非,培養(yǎng)和發(fā)展高尚、文明的興趣,防止和糾正庸俗的嗜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大學問,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按照馬克思主義關于適應變化、適時變革、推動發(fā)展的實踐要求,以誨人不倦的態(tài)度講肺腑之言,以兄長身份講人生感言,實現(xiàn)青年員工思想政治教育由量到質的跨越,不斷創(chuàng)新青年員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方法,尋求破解青年員工“教育難,難教育”瓶頸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 韓文濤,朱懷朝.網絡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芻議[J]. 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5(22).
[2] 李良進.文化育人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以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職教論壇,2015(17).
[3] 沈方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4).
[4] 李碧榮.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探討[J].新西部(理論版),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