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章
摘 要 人的不良心理的產(chǎn)生是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過程,智障生由于視覺障礙、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不適應等因素,其不良心理的產(chǎn)生較同齡的健全學生更為普遍。引導智障生走出心理困擾,以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和生活,回歸社會主流,是盲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受多方面條件的限制,目前特校暫時還不具備心理輔導與咨詢的專業(yè)師資。作為與智障生打交道最多的班主任,自然而然地在智障生的心理疏導工作中擔任著重要角色。
關(guān)鍵詞 疏導 智障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1智障生中常見的幾種不良心理
智障生的不良心理常見于學習心理、青春期心理及社交心理。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
(1)自卑心理。這是智障生中常見的一種不良心理。由于視覺障礙給智障生學習、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再加上某些世俗偏見的影響,使相當一部分智障生感到自卑。具體表現(xiàn)為情緒消沉,遇事不敢嘗試,對自己的前途出路持悲觀態(tài)度。
(2)閉鎖心理。青少年在進入青春期后認為自己已長大成人,其內(nèi)心世界常對教師家長封閉。智障生由于自卑和猜疑,更不愿對成年人敞開心扉傾訴心里話。又由于智障生的社交范圍較窄,很少與外界溝通,因此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表現(xiàn)為孤僻內(nèi)向、沉默寡言。
(3)猜疑心理。社交圈子的偏窄,視覺交流的困難,對自身殘疾的自卑,使部分智障生存在較重的猜疑心理。由于無端猜疑、無由自擾,有的智障生心情抑郁、苦悶煩惱,并因此導致人際關(guān)系緊張。
(4)急躁心理。由于自卑、猜疑、閉鎖等不良心理長期郁積,再加上不與外界交流,缺乏正常的宣泄渠道,久而久之,有的智障生情緒急躁,感情用事。待人處事不能冷靜分析,稍不如意就會感情沖動產(chǎn)生過激行為。
(5)依賴心理。有不少智障生對師長緊閉自己的心靈之門,但在日常生活中,又缺乏自理自立的能力,事無巨細都要師長包辦。有的智障生認為自己是殘疾人,理應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照顧,忽略了思想上的自立,生活上的自理,學習中也就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
(6)焦慮心理。由于沒有全面的認識和分析自己,不少智障生因為自卑和自信心不足,常有不同程度的焦慮表現(xiàn),特別是在考試和競爭活動中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年齡偏大點的智障生因考試怯場而發(fā)揮失常的不在少數(shù)。
(7)嫉妒心理。在競爭激烈的氛圍中,有的智障生自己怕苦怕累努力不夠,卻對學習活動中超過自己的同學心存嫉妒。甚至在嫉妒心理的驅(qū)使下不惜擺弄是非、諷刺挖苦他人。這種心理既無益于自己的進步,又嚴重影響同學間的團結(jié)和集體的凝聚力。
(8)厭倦心理。較重的學業(yè)負擔,拮據(jù)的經(jīng)濟狀況所引起的各種精神和心理壓力,如果不善于自控和調(diào)節(jié), 部分智障生就會在超出心理承受能力之后萌生厭倦心理,對一切心灰意懶自暴自棄。
2班主任疏導不良心理的主要方法
智障生產(chǎn)生以上種種不良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家庭的原因,也有學校教育的原因。因此在對智障生進行心理疏導時,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掃除智障生的心理障礙。
(1)耐心聆聽,以情動人。在人際溝通中有一個共同的心理需求,那就是需要受人關(guān)注和受人尊重。在班主任和智障生之間的交流中,如果智障生從班主任老師那里沒有獲得關(guān)注和尊重,也就無法接受老師施與他們的教育影響,心理疏導也就無從談起,而耐心的聆聽是讓智障生感覺自己獲得關(guān)注與尊重的重要途徑??突f過:“很少有人能經(jīng)得起別人專心致志的聽講所給與的暗示性贊美。”智障生受多方面條件的限制,與外界接觸、交流的機會并不多,他們特別希望有人能夠耐心地傾聽自己的心聲。班主任對智障生積極聆聽的態(tài)度,可以讓智障生覺得受到重視并肯定自己的價值。因此我們在對智障生進行心理疏導的時候,不要隨意打斷智障生的話,也不要急于表達自己的反應,而應該集中注意力,保持足夠的耐心認真聆聽,讓智障生感覺到他是被接納的,沒有被評價,從而增加彼此的信任。有時候,作為班主任并不需要去長篇大論地說教,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為學生提供一個宣泄內(nèi)心苦悶和煩惱的機會,心理疏導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大于理性化的開導。
(2)正視現(xiàn)實,培養(yǎng)能力。要引導學生接受現(xiàn)實,正視現(xiàn)實。盲童學生的許多心理問題歸根到底是由于視力殘疾引起,有些學生不愿意接受這個現(xiàn)實,整天沉浸在苦澀之中,其實,那只是毫無意義的心理反映,失明是不幸的,但無論你愿不愿意接受,客觀現(xiàn)實已經(jīng)實實在在地降臨到你身上,你只能接受,不能逃避。班主任要采取適當?shù)姆椒?,使其排除心理困擾,接受現(xiàn)實,改善適應能力,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創(chuàng)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①培養(yǎng)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別是可以安排適當?shù)膭趧樱囵B(yǎng)他們自立意識,鍛煉他們的意志。還要積極創(chuàng)設(shè)各種條件和機會,加大指導的力度,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在智障生中開展“生活技能競賽”,在中專高年級智障生中開展“職業(yè)技能大賽”,為智障生提高自理能力搭建有效的平臺。
②要培養(yǎng)抗挫折的能力。班主任在教育智障生應滲透正確的挫折觀,幫助智障生進行冷靜分析受挫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主動找學生談心,緩解他們的壓力,從而減輕挫折感,增強克服挫折的信心,并且有效地將壓力轉(zhuǎn)化為前進的動力。
③培養(yǎng)智障生良好的交往能力,幫助他們克服自卑、羞怯的心理,培養(yǎng)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增強自信心。拓寬智障生的交往渠道,養(yǎng)成智障生交往的良好心態(tài),提高智障生交往的格調(diào),在實踐中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交往能力。如經(jīng)常組織智障生舉辦聯(lián)歡會,帶領(lǐng)智障生郊游、參觀,組織他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文體活動,增強他們正常融入社會的能力。
(3)正面激勵,導之以志。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引導,要鼓勵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教育他們?yōu)榱藢崿F(xiàn)理想要有堅韌的毅力,要磨練自己的意志,做到自強、自立、自愛。同時用現(xiàn)實生活中名人特別是殘疾人成功的事例,去教育和鼓勵他們,如史光柱、保爾·柯察金、張海迪、海倫·凱勒的故事對學生都有特殊的教育意義,此外,要教育學生正確認識殘疾人和健全人都是社會中的成員,都具有同等的人生價值,獲得的成功的機會也是均等的,并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中得到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其自信心和進取心。
(4)開展活動,寓教于樂。開展自主性集體活動,創(chuàng)建班級積極健康的心理氛圍。班級心理氛圍涵蓋班級文化、班級凝聚力、班級人際關(guān)系等。良好的集體活動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課堂,它能使智障生在活動中消除心理障礙,相互溝通,它能使師生在互動中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同時它還有利于教師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針對一部分智障生閉鎖,冷漠、自私的心理特點,開展集體跳繩、集體歌詠比賽類的文娛、體育活動,可以起到松弛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情緒、愉悅身心、豐富生活、陶冶情操、益智育德的作用。在健康有益的活動中,智障生可以開闊視野增強自信,可以使個性得到發(fā)展,心靈得到凈化,感情得到升華,思想得到淬煉。
(5)創(chuàng)設(shè)氛圍,以身示范。要培養(yǎng)智障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為他們設(shè)計一個寬松、寬容、寬厚的輿論氛圍、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環(huán)境、積極向上的心理環(huán)境是很重要的。氛圍、環(huán)境的隱性教育和間接教育作用,一旦和動情、曉理、立志、踐行這些顯性教育、直接教育的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就可以起到相得益彰,兩全其美的作用。班主任的身教言傳是把直接教育和間接教育,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jié)合的重要因素。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感情,始終都應以滿腔的熱情堅持工作。班主任無論是境遇順利還是遭受挫折,在智障生面前都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對待智障生總是要滿面笑容,以樂觀的精神感染智障生;通過自己的言語、表情、動作,流露出對每個智障生都寄予希望,真誠的信任,殷切地期望他們不斷進步。尤其是在課堂上一定要表現(xiàn)出愉快樂觀、積極進取、自信、民主平等、寬容大度等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用自己正確的動機、積極穩(wěn)定的情緒、高尚的情感、頑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去影響智障生,塑造智障生,使智障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馬卡連柯說過:假若你的工作、學習和成績都非常出色,那你盡管放心,學生會站在你一邊,絕不會背棄你。由于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和特殊便利,最有利于多途徑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只要多動腦筋,講究藝術(shù),就能幫助智障生重新認識自己,逐步改變不良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