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云
摘 要: 計算機技術在當前的社會發(fā)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在語文教學中也是一樣,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文字轉化成生動的畫面和聲音,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模式,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學語文 計算機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248-01
前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已經(jīng)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計算機的發(fā)展,給我們的教育工作也帶來了變化,尤其是中學語文,語文教學的任務重,所用課時多,并且對聲音和圖像的要求很高,所以,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老師要多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生動的教學氛圍,利用計算機的海量信息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改善教學質量。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更加用心的去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和學識,通過課本、黑板等工具,經(jīng)過自己口述傳授給學生。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而且老師單方面的述說,使得很多學生容易走神,一節(jié)課下來,學習效率并不高,這樣長時間的重復單一的教學模式,內容枯燥,讓許多學生漸漸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計算機多媒體的出現(xiàn),給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會,計算機憑借其自身的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等優(yōu)點,為中學語文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可以把呆板的文字變得生動,把靜止的圖片變成生動的畫面,利用生動的形象和逼真的色彩,對人的各種感官產(chǎn)生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即使是再好的老師,也不如讓學生親自感受比較好,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充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設計合理優(yōu)秀的教學課件,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真實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例如在教學《安塞腰鼓》這一課時,可以先播放一段有關陜西安塞腰鼓的視頻,用陣陣鼓聲和氣勢磅礴的場面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聽著視頻里的激情澎湃的聲音,同學們也會懷著一種激動的心情去進入這篇課文,再例如《口技》,這是一篇文言文,本來就比較難理解,經(jīng)過老師的翻譯之后,雖然能夠看懂,但是還是無法體會和想象到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術,如果在老師領讀了課文之后,在同學們大體了解的基礎上,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段口技表演,那么學生就會對這篇文章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想要了解課文中描繪的口技跟視頻中的有什么不同,學生們的興趣就會被吸引,他們的情感、思維和注意力全都會集中到所要學習的內容中去,盡快進入狀態(tài),認真感受,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活躍課堂氣氛
多媒體技術可以把無聲的文字和圖像,變成有聲的、生動的畫面和視頻,并且不用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展現(xiàn)出來,并且把文字無法表現(xiàn)的東西也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把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起來,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是能夠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通過計算機多媒體讓學生在情境交融的環(huán)境中學習,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朗讀和語言習慣,加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加深學習印象。例如在教學《斑羚飛渡》這一課時,課本上的都是圖片和文字,如果只是跟著老師學習課本上的內容,看看圖片,可能并不會有什么好的效果,學生的印象也不會很深刻,但是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有關斑羚飛渡懸崖的悲壯場面,在悲壯的音樂聲中,渲染整個課堂的氣氛;再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這節(jié)課時,僅僅是依靠課本上的文字敘述可能學生根本感受不到紫藤蘿的魅力和它旺盛的生命力,如果在教學中,給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和音樂,讓學生再鮮活的畫面中看到紫藤蘿的美好,看到它們不斷生長的生命力,在學生們的感嘆和激動中能夠把課堂氣氛調動起來,激發(fā)學生們的情緒,讓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容印象更加深刻。
三、運用計算機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想象
現(xiàn)在的中學語文課本選取的課文除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外,更多的加入了對學生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這些文章如果僅僅是依靠老師的口述和粉筆是難以達到預訂的結果的,因為學生的人生體驗畢竟是有限的,有些知識以他們目前的能力是很難理解的,如果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課件進行教學,用生動活潑的畫面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到文章中去,讓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文章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高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講解《敕勒歌》時,剛開始讀,學生會覺得這首詩歌沒什么意思,簡單的幾句話能表達出什么呢?但是在上課前,老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段北國草原壯麗的景象視頻,然后讓學生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想象一個遼闊無邊的大草原上,有高高的大山,有蔚藍色的天空,還有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吃草,這首詩歌雖然句子少,但是它蘊含的意義卻非常豐富,這么一首簡單的詩歌卻反映了敕勒人民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通過老師的引導,再加上視頻和音樂的感染,讓學生們在無限的想象中暢游在大草原上,盡情領會詩歌的美妙,體會這種愛鄉(xiāng)之情。再例如《蘇州園林》這一課,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蘇州園林建筑群的特點和構造,文字的敘述可能不會太明顯的展現(xiàn)出蘇州園林的特征,如果加上視頻的展示,那么整個課堂就會顯得生動很多,通過視頻和聲音介紹,給學生展示了一個立體的園林建筑畫面,通過創(chuàng)造這樣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很容易就構造出這樣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對課文內容更加熟悉,學習起來也就會更加輕松。
結語
總而言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相比有著非常大的優(yōu)勢,所以,老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要利用好多媒體技術,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中學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冬.中學語文計算機輔助教學解析[J]. 語文建設,2015,09:5-6.
[2]剖析中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1:167.
[3]董麗華. 關于中學語文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兩點建議[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7:79-80.
[4]王前來.剖析中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