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為+袁大鵬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針對鋼筋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技術展開分析,具體圍繞在冬季施工過程中,不正確的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所引發(fā)的病害現象以及成因展開詳細論述。闡述混凝土與鋼筋在冬季工程施工中的技術措施,從而提升鋼筋混凝土冬季工程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冬季施工;耐久性
一、冬季施工特征
在通常情況下,普通施工技術很難滿足最低氣溫下的建設要求。一旦氣溫降低到一定程度,則標志進入了冬季施工周期,需要及時采用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來提升工程的施工質量。
冬季施工特征分析
第一,冬季工程的施工條件處于較為劣勢的環(huán)境,各方面條件很難得到滿足,屬于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頻發(fā)周期,其中鋼筋混凝土工程事故占據較大比重。
第二,工程安全事故本身具備隱藏性、滯后性強等特征,容易為工程施工帶來損失,對工程的施工周期以及使用年限帶來負面困擾。另一方面,冬季工程的施工周期以及準備周期都較為漫長復雜,一旦出現負面因素,會影響冬季工程的整體施工進度。
二、鋼筋混凝土的病害及成因分析
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發(fā)現,除去自然因素以及人為因素帶來的破壞之外,鋼筋混凝土自身也存在部分病害因素,影響冬季工程的整體施工進度。因此需要結合各方面病害成因并加以分析,為工程的施工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一)混凝土的病害成因
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抵抗外來因素的破壞力,并且可以保持自身的功能性,屬于材料的耐久性特征。不難發(fā)現,混凝土的耐久性特征離不開材料、環(huán)境以及混凝土自身內部結構的互相影響,三者相輔相成。
當冬季出現溫度驟降現象時,混凝土內部結構存在的部分水分容易凍結成冰狀,導致外部體積膨脹化,其內部結構遭到破損,一般在寒冷地域會出現混凝土的凍融循環(huán)現象。主要表現在受到冰鹽、溫度等沖擊影響時,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現剝落、損傷等現象;同時混凝土碳化現象也是冬季施工的一大困擾。
(二)鋼筋病害成因分析
通常情況下,鋼筋腐蝕是鋼筋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中最為嚴峻的病害現象,其腐蝕現象主要表現在將最初使用的速凝劑拌和在混凝土中或冰鹽、海水滲入到環(huán)境中;其中北京西直門立交橋屬于我國的經典案例,而西方國家因鋼筋腐蝕而遭受到破損的橋梁案例占據比重較大。
三、鋼筋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術措施
在冬季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充分結合不同方面的病害成因來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使施工設計達到新高度。
(一)混凝土冬季施工分析
在冬季施工過程中,需要結合自然負溫因素對混凝土采取保溫、風干等防凍措施,使其始終處于正溫的養(yǎng)護環(huán)境下,并時刻保持凝結狀態(tài)。
第一,混凝土冬季施工特征。當氣溫低于5℃甚至于0℃以下時,同常溫狀態(tài)下混凝土的狀態(tài)相比較來說,其凝結狀態(tài)的增長速度會呈現出延緩狀態(tài),不止是對溫度的敏感度提升,其混凝土中的水分也容易凍結成冰,體積迅速膨脹化。當出現這一現狀時,需要及時采取相應技術措施,保護混凝土不受到凍害現象的破壞侵襲,使其迅速達到標準下的強度點。冬季是鋼筋混凝土工程安全事故高發(fā)期,并且冬季施工技術較為繁雜,因此要不斷提升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解決這一現狀。
第二,混凝土拌和。為了進一步降低鋼筋腐蝕現象的出現概率,在冬季工程施工過程中通常采用性能較高的混凝土,來保證冬季工程的施工質量;其中強度高、工作性能強、抗?jié)B能力高以及穩(wěn)定性超強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征。一般高性能混凝土在橋墩下方的應用較為廣泛化,其主要目的在于抑制凍融循環(huán)的破壞力。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需要具體依照規(guī)范的溫度加以存放,并進行相應的預溫工作。精準且供應及時的水溫可以有效將混凝土拌和物前后的溫度差異性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從而滿足工程的設計要求。與此同時,在實際攪拌過程中需要切實考慮到投料的順序性與和易性,當氣溫降低時需要適當加熱骨料,使拌合物的出機溫度符合相關標準。
第三,混凝土運輸?;炷猎趯嶋H運輸過程中需要切實保證混凝土的熱量,防止表面出現凍結、剝落等現象。做到適當縮短運輸距離、加快運輸速度以及加強混凝土的保溫性能,提高運輸過程中的蓄熱性能。
第四,混凝土澆筑。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要按照一定順序展開澆筑工作,保持模板的平穩(wěn)性;要保證澆筑工作的連續(xù)性,防止施工縫的出現。適當增添相應的礦物、化學外加劑,保護混凝土的表面特征與完整性能,有效保護混凝土的凍融循環(huán)現象。
(二)鋼筋冬季施工技術分析
鋼筋自身的塑性、韌性等都容易受到氣溫的影響,其中主要包括化學成分、直徑、負溫冷拉、負溫焊接以及工藝缺陷等因素;鋼筋最為常見的施工技術是負溫冷拉與負溫焊接。
第一,鋼筋負溫焊接。閃光焊與電弧焊是鋼筋負溫焊接的兩大技術。當氣溫處于零下時,可以適當采用焊接技術;但是一旦氣溫過低,要及時終止焊接。同時要適時采取擋風措施,來應對相應風力。
第二,鋼筋負溫冷拉。鋼筋在進行負溫冷拉作業(yè)時,要保持在-20℃以上;并且需要嚴格遵循相應的規(guī)范要求對應力以及冷拉率進行適當的控制冷拉。
第三,在保持鋼筋施工工藝的同時,要實時關注鋼筋的腐蝕現象,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銹蝕防護。其中陰極保護、防滲涂層以及阻銹劑、環(huán)氧涂層鋼筋等屬于最為主要的鋼筋銹蝕防護措施。現階段,部分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適當采用聚合物筋、玻璃纖維筋、碳纖維筋等非金屬筋,來避免鋼筋腐蝕現象的出現。
結合規(guī)范的施工技術與高性能材料,能夠有效保障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性特征,提升鋼筋混凝土工程的冬季施工質量,滿足相應的施工設計標準。
四、總結
在我國經濟建設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北部地區(qū)的鋼筋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呈現出逐年遞增的狀態(tài)。同時伴隨新型材料、新型技術等方面的應用,不斷改善鋼筋混凝土工程冬季的施工技術,提升了我國工程的建設質量與設計高度。
參考文獻:
[1]吳俊.鋼筋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淺析[J].房地產導刊,2015 (7):177-177.
[2]姚松柏.談冬季施工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2,38(9):245-246.
[3]胡風嵐.談冬季鋼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2,38(7):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