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燕
【摘 要】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啟蒙階段識字、說好普通話的重要工具,也是幫助小學生開展先期閱讀的重要工具。拼音是許多學齡兒童入學后的第一個攔路虎。學習好拼音對小學生后續(xù)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我國當前小學拼音教學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小學;拼音;教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15-0064-02
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啟蒙階段識字、說好普通話的重要工具,也是幫助小學生開展先期閱讀的重要工具。拼音是許多學齡兒童入學后的第一個攔路虎,學習好拼音對小學生后續(xù)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的小學拼音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新課改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需要逐步改進。教師在課堂上要采用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引發(fā)學生對拼音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愉快、順利地越過入學后的第一道難關。
一、小學拼音教學的現狀
1. 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較深
教材中拼音教學內容的設計科學性與合理性不足,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性與新穎性明顯落后于語文學習的整體步伐。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小學語文的閱讀與寫作課堂教學內容新鮮、教法新穎,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但是拼音的課堂教學卻難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之間缺乏有效聯系,慣有的“填鴨式”與“滿堂灌”不絕于堂。單一的教育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與探索欲望。
2. 拼音課程匹配習題訓練滯后
古人云:“學而時習之”,課堂教學之后,需要學生進行相關的訓練與溫習,否則,小學生的拼音實踐能力難以得到提高。實踐表明,教學之后缺乏有效的跟進練習,這是導致小學生拼音實踐能力較差,拼音水平難以提高的根本原因。要切實提高小學生的拼音實踐能力,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有效地跟進配套訓練。但是,當前在許多拼音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一般都是抄寫,形式單調乏味,不能有效地鞏固課堂教學內容,這樣的練習實效性可想而知。
二、采用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毙W拼音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拼音的熱情,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愛玩、愛做游戲,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來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采用形象、生動、富有情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1. 歡快愉悅的游戲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就是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拼音教學內容與游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把游戲活動帶入課堂,讓單調乏味的拼音學習生動活潑起來。
例如,在進行“an、en、in”有關音節(jié)拼讀訓練中,可以組織學生玩“火車過山洞”的游戲。當一個學生熟練讀出an、en、in的四聲之后,教師出示一幅圖畫,讓學生說說畫的是什么,并讀出圖邊標出的音節(jié)。請這位學生上臺給大家講講拼讀方法,并帶領大家一起拼拼讀讀。然后教師出示幾張韻母是“an、en、in”的音節(jié)卡片,讓大家進行小組拼讀比賽,一人讀一個音節(jié),讀對了就可鉆過由兩個學生用手搭起的“山洞”。讀不出或者讀錯了,“山洞”門關上,不得通過,待同組其他同學幫助讀對了,才允許通行。在規(guī)定時間里全部順利通過的小組為冠軍,以此類推。
2. 激發(fā)想象的故事教學法
小學生都愛聽故事。采取故事法進行教學,不但有利于相關知識的傳授,還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講故事可以將抽象的拼音內容轉為形象的敘述,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教師根據小學生想象力強的特點,可將拼音教學內容借助講故事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結合想象追隨故事的情節(jié),逐漸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聲母“zh、ch、sh、r”時,教師可以將它們串聯起來,編成一個富有情趣的故事:早晨,一輪紅日(教師出示“r”的卡片)剛剛露出笑臉,一只(出示“zh”)小花鹿就跑出來和其他小動物一起玩耍。當它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突然,一只獅子( 拿出“sh”)從樹林里沖出來,要吃(拿出“ch”)跑在最后的小動物。
這種故事教學法能夠充分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延長他們有效注意的時間,激發(fā)學習拼音的興趣,在認真聽故事的同時,慢慢掌握所學的拼音知識。
3. 朗朗上口的兒歌、口訣教學法
小學生生性喜歡學背兒歌、順口溜等,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這一特點,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背兒歌、順口溜、口訣等方式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打好學生識字的基礎,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拼音實踐能力。
把拼音知識編成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小學拼音中一共有23個聲母??梢愿鶕滩牟鍒D或者學生的生活經驗,把它們編成順口溜。當學生一看到某個字母,就自然而然地想起與之相關的順口溜。如在教“b、p、m、f”時,可以編成:“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兩個門洞m、m、m,一個拐棍f、f、f”。這些順口溜形象通俗,淺顯易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
把拼音知識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編成兒歌,建構起相關的學習語境。例如,同樣在學習“b、p、m、f”這四個字母時,也可以編成兒歌進行教學:“我們一起爬山坡,山坡有座彌勒佛,一個喇叭在廣播,大家能看不能摸”。這種兒歌具有音樂美與節(jié)奏美,學生念起來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可以有效提高拼音教學的質量。
為了更好地掌握漢語拼音的標調規(guī)則,可以把相關知識編成口訣:“a母出現不放過,沒有a母找 o e ,i u并列標在后,ü母上面兩點抹,單個韻母不必說。”同樣,學習j、q、x 、y與ü相拼時省略兩點的書寫規(guī)則,也可以采用學生喜歡的口訣形式來學習:“j 、q、 x、y 小淘氣, 看見ü(魚)眼就挖去”。
這樣就把抽象的拼音標調、書寫知識都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口訣、兒歌形式表現出來,既方便學生記憶,讓學生在想象中掌握了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
三、采用多元化方法進行課后練習、鞏固
傳統的小學拼音教學課后練習,主要是書面的死記硬背,反復抄寫。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將拼音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進而達到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拓展,提高學生的拼音能力。
1. 布置聽說活動
布置聽說活動時,可以讓學生回家后收聽廣播、電視的語言節(jié)目。模仿正確的發(fā)音,糾正自己的錯誤。然后學著說給家長或同學聽,達到鍛煉和鞏固目的。通過聽說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 閱讀拼音讀本
當低年級小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拼讀能力后,教師要及時布置他們進行課外閱讀活動,從一開始就養(yǎng)成喜歡讀書的好習慣??梢越柚匆糇x物強調讀“準”,即要求發(fā)音準,不讀錯,不添字、不丟字,發(fā)音要求清楚,響亮。閱讀內容由簡到難、由少到多,讀物的拼音由多到少。在感受成功閱讀的喜悅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引導學生通過主動閱讀拓展知識,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
3. 用拼音寫話
讓學生用拼音練習組詞、造句。先用拼音寫單個詞,表明自己的要求、想法;熟練后再用拼音寫一句話或一段話。這一練習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區(qū)別對待,因人而異。
總之,教師應該重視小學拼音的教學改革,努力提高小學拼音的教學質量?!皸l條大路通羅馬”,小學拼音教學課程革新的路子很多,重要的是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現代教育理念,去探索,去開發(fā)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小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樂趣,能把學習拼音當成一種追求和享受,那么離教學成功的日子就不遠了。隨著時代的進步,拼音教學還應該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尤麗瓊.小學拼音教學改革的體會[J].教育評論,1998,(5).
[2] 金曉芳.拼音教學中情景創(chuàng)設的應用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09,(Z3).
[3] 喻江.聲調教學新教案[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1).
(編輯:胡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