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185-01
處于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貪玩好動的。單靠圖片和故事是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他們不僅喜歡直觀好看的圖片、有趣動聽的故事、他們更喜歡的是參與其中體驗。所以讓他們參與到活動中去體驗,在體驗中學習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極為有效的。就這一問題,盧梭反復強調(diào)“要按照你的學生的年齡去對待他?!北R梭滿懷深情地呼吁:要愛護兒童,珍視短暫的童年生活。他要求關心兒童的游戲,要求允許兒童充分地進行自由活動,而不應強制兒童像服苦役似的不斷讀書。他要求順應兒童身心自然發(fā)展的特點來進行教育,反對成人按自己的意志強迫兒童接受教育。他主張讓兒童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觀察獲得直接經(jīng)驗、主動地進行學習,反對讓兒童被動地接受成人的說教,或單純從書本上進行學習。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兒童各種知識和灌輸種種觀念,而在于引導兒童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于是設計各種活動成了孩子體驗的重要途徑。
自制卡片游戲。在我自己的在教學實踐中使用最多的,而且個人認為最為有效的動手活動是自制卡片。就是讓孩子自己制作的卡片。實踐證明這是一種簡單方便、可持續(xù)使用而且孩子感興趣的活動。首先,重復抄寫幾遍或者像復讀機一樣重復讀幾遍的學習,比不上制作一張卡片。制作卡片的過程中,孩子會自覺比照語文書和別人的卡片,然后思考自己怎么做才更好;這個過程的記憶肯定比機械記憶更快更好。動手能力就不用說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會得以充分發(fā)揮,怎樣讓卡片更漂亮,怎樣讓卡片更耐用,怎樣讓卡片攜帶更方便,怎樣讓自己的卡片在同學中脫穎而出能貼在展示苑中,怎樣制作更簡單快捷又好看……這些都是孩子們必須要考慮并完善的東西。在這個動手過程中,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各種能力都有了一個發(fā)揮的平臺。然后在班級的教室后面的墻壁上,我專門布置了一大塊展示苑,專門用來展示孩子們的作品,評選出來的最棒的卡片讓孩子貼在這里,一是激發(fā)孩子們的制作興趣,二是以便孩子們隨時可以以此學習,有事無事和這些卡片上的拼音混個臉熟,將無意識學習和無意識識記融入孩子心中,以便養(yǎng)成孩子們的自主學習意識。
卡片牌游戲。當然,更多的卡片不能貼上展示苑,于是我就讓孩子們用自己制作的漢語拼音卡片,玩打卡片牌游戲。打牌的規(guī)則是:每四人一組,每次每人隨機出同樣多的卡片牌出來,然后依次拿牌拼讀,如拼讀正確就拿在手中,如拼讀不正確就放在桌上讓下一個同學拼讀,直至卡片牌全部拼讀正確,最后,手中卡片多者為小組冠軍。當然這個游戲也可以三個人玩,兩個人玩。這個游戲?qū)W生百玩不厭。這樣做不僅復習鞏固了漢語拼音知識,而且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求勝欲望。隨著拼音教學進度向后,我又動起了腦筋;拼音可以貼在展示苑中,為什么不可以貼在別的地方?于是我又把這個想法變成了行動。不久,我們的教室成了“拼音王國”:教室里的每一種物品都被孩子們貼上了各種形狀的“拼音標簽”;黑板報也變成了用拼音和學生新學的生字書寫的“混血兒”。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以一種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著,很多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把家中的物品也都貼上了標簽,這樣既鞏固了拼音,又認識了好多生字,使所學知識從課內(nèi)拓展到了課外。
當然活動不可太單一,于是我還設計開展了一些其他活動。
漢語拼音休息操。低年級孩子課中容易疲勞,于是我們還設計了“漢語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調(diào)節(jié)學習狀態(tài),也可以鞏固拼音字母知識。在課中,很多孩子們注意力開始分散的時候我就組織他們做一做課中休息操:“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p、m……;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a、o、e……;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認讀音節(jié)表zhi、chi……;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字母基礎牢”。
在這些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很高,為了得勝還會提前自覺復習,那么,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這些活動參與度高,可操作性強。在這里,孩子是活動的主體,他們是主角,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站在舞臺的中央。同時他們的活動不單是游戲更是他們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活動。我想這本就是我們教師應該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的教與學的境界,這樣學生將學得興趣盎然,教師也教得興致勃勃。在這些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合作,學會了相處,學會了遵守規(guī)則,也學會了競爭。他們的知識鞏固了、增長了,他們的心理能力和行為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就學生而言,大群的伴侶不僅可以產(chǎn)生效用,而且也可以產(chǎn)生愉快;因為他們可以互相激勵,互相幫助。特別在班級里進行群體練習或復述時,“一個人的心理可以激勵另一個人的心理,一個人的記憶也可以激勵另一個人的記憶。”兒童在共同學習中不僅能提高學習效果,而且能促進心理能力發(fā)展的卓識。因此讓孩子共同參與到各種活中去,在群體活動中獲得知識是行之有效的。當然這一切得適合才好,必須根據(jù)本班孩子的具體情況設計各種活動,合適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