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旻
四種抗生素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藥學分析
李雷旻
目的 探討四種抗生素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學分析總結。方法 隨機選取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計算機隨機分為治療1組、治療2組、治療3組和治療4組,每組50例患者。對治療1組患者使用頭孢曲松鈉抗生素進行治療;治療2組患者使用頭孢唑肟鈉;治療3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療4組則使用阿奇霉素。對4組患者使用不同的抗生素以及不同的抗生素治療方案,觀察不同方案下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并總結討論。結果 4組患者在經過不同方案的治療過程后,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治療1組、治療2組、治療3組和治療4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96%、96%、94%,從客觀情況上分析,患者臨床反應和治療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費用上,治療1組、治療2組、治療3組和治療4組的費用分別為(1000±95)元、(1200±80)元、(970±48)元、(1600±58)元,4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四種抗生素的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效果和臨床反應普遍相同,差異較小。從經濟層面上為患者考慮,推薦使用左氧氟沙星和頭孢曲松鈉抗生素較為經濟實用。
下呼吸道感染;藥學分析;頭孢曲松鈉;頭孢唑肟鈉;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由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等微生物引起感染,包括急性氣管或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部炎癥、支氣管病理性擴張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必須明確的標注引起感染的病原體,以選擇合適的抗生素。由于現(xiàn)在多種抗生素[1]的發(fā)現(xiàn)和頻繁使用,耐藥性病原體逐漸增多,為了確保能在臨床中使用抗生素進行有效治療,本研究中對4種臨床治療效果相同的抗生素藥物做出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計算機隨機分為治療1組、治療2組、治療3組和治療4組,每組50例患者。其中治療1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0±9)歲;治療2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齡(49±7)歲;治療3組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齡(47±8)歲;治療4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48±9)歲。此200例患者均在接受治療之前接受過全面系統(tǒng)性的檢查,排除對抗生素藥物過敏患者和嚴重肝腎功能缺損者,排除孕婦、哺乳期婦女和神經功能紊亂患者?;颊邔嶒炃熬鶎嶒炗凶銐虻牧私?,并且自愿參與,可以隨時退出,符合倫理學原則。4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對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程度,為抗生素用藥劑量做為依據(jù)。治療1組使用2 g的頭孢曲松鈉抗生素注射液和0.9%氯化鈉注射液[2],連續(xù)靜脈滴注,1次/ d;治療2組使用2 g的頭孢唑肟鈉抗生素注射液和0.9%氯化鈉注射液,連續(xù)靜脈滴注,1次/d;治療3組使用左氧氟沙星[3],每次0.1~0.2 g,2次/d,融入0.9%氯化鈉注射液注射;治療4組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每次5 g,1~2次/d,融入0.9%氯化鈉注射液注射。整個抗生素藥物治療過程為8 d,工作人員對各組患者的具體治療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觀察不同方案下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并總結討論。
1.3 觀察指標 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藥物過程中,對患者治療期間的血常規(guī)、體溫、細菌指數(shù)等做相關檢查,觀察患者在使用藥物后的反應。
1.4 療效評價標準[4]痊愈: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指數(shù),體溫正常,細菌指數(shù)回歸正常標準;顯效:血常規(guī)趨于正常指數(shù)變化,體溫有所改善,細菌指數(shù)有所降低;無效;血常規(guī)無變化或降低,體溫無變化或趨于不正常,細菌指數(shù)無變化或提高??傆行?痊愈率+顯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組患者在經過不同方案的治療過程后,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從客觀情況上分析,患者臨床反應和治療效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費用上,4組患者費用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療效果情況分析表(n)
3.1 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擴張。由病毒、細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5]。在不能正確分辨是感冒還是細菌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時,應接受呼吸??频尼t(yī)生的醫(yī)療指導,及時治療主要是指細菌性感染治療,在對患者使用抗生素前要對患者取痰做細菌培養(yǎng)[6]。一般患者若使用抗生素3天無效才可以考慮更換,對抗生素的使用不宜頻繁更換;在老年人的用藥方面,可適當放寬抗生素的使用條件;青少年的肺炎中可能有嚴重耐藥菌,對此要引起重視;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要盡量減少退熱藥的使用,特別是不要頻繁的使用激素。
3.2 目前臨床中,用于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物很多,而本次研究中選取的頭孢曲松鈉、頭孢唑肟鈉、左氧氟星沙以及阿奇霉素是其中較為常用的幾種。頭孢曲松鈉和頭孢唑肟鈉屬于頭孢菌素類藥物,其具有菌譜廣、作用強等特點。頭孢曲松鈉在治療下呼吸道感染中,雖安全可靠,但其耐藥率較高;頭孢唑肟鈉的穩(wěn)定性與頭孢曲松鈉相比,具有明顯優(yōu)勢,但是,頭孢唑肟鈉治療成本相對較高,導致其廣泛應用受到限制;左氧氟星沙的作用主要是多細菌DNA旋轉酶活性進行抑制,阻斷細菌復制,從而有效殺滅細菌;阿奇霉素能夠抑制多種致病病菌,而且治療期間患者不良反應少,是目前臨床中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用藥。
在醫(yī)療迅速發(fā)展的今天,由于社會物價的持續(xù)上升,醫(yī)藥費用成本的增加漸漸引起人們的關注[7]。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對患者不同的患病情況做出精確分析選擇合適用藥,對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是至關重要的[8]。在本文研究中治療1組和治療3組的治療總費用均低于其他小組,說明頭孢曲松鈉和左氧氟沙星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還節(jié)約了患者的醫(yī)療成本。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要對患者的身體現(xiàn)狀做具體檢查,并以此為使用藥物的基礎。臨床實踐證明在保證抗生素治療效果的同時,采用左氧氟沙星和頭孢曲松鈉抗生素較為經濟實用,可以優(yōu)先選擇使用。
[1] 肖厚平.頭孢曲松鈉與頭孢唑肟鈉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經濟學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3,22(6):85-86.
[2] 梁文杰.對比頭孢曲松鈉、頭孢唑肟鈉、頭孢吡肟鈉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4):310-311.
[3] 陳思兵.左氧氟沙星治療下呼吸道感染60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21):1648-1649.
[4] 李麗萍.左氧氟沙星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2,14(2):89-90.
[5] 陳美珍,鄭佩香,洪軍蘭,等.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1,17(8):18-19.
[6] 曾凡軍.阿奇霉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轉換治療80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4):127-128.
[7] 王敏.頭孢曲松鈉與頭孢唑肟鈉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經濟學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0(11):487.
[8] 王爭艷.頭孢曲松鈉與頭孢唑肟鈉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比較[J].醫(yī)藥前沿,2013,3(33):161-1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091
江西 330006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藥劑科(李雷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