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明慧
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布拉酵母菌輔助藍光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效研究
褚明慧
目的 探討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布拉酵母菌輔助藍光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12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2組患兒均給予藍光治療及茵梔黃顆??诜?,觀察組加用布拉酵母菌散劑口服,均治療5d,比較2組治療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黃疸消退時間為(3.68±0.87)d明顯短于對照組(5.21±1.04)d(P<0.01),血清膽紅素對照組治療前為(273.10±50.25)μmol/L、治療后為(134.92±34.78)μmol/L,觀察組治療前為(268.15±54.77)μmol/L、治療后為(108.84±26.05)μmol/L,2組治療后血清膽紅素水平明顯較治療前下降(P<0.01),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下降更明顯(P<0.01);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83.33%,治療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布拉酵母菌輔助藍光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肯定,可明顯縮短退黃時間。
茵梔黃顆粒;布拉酵母菌;藍光;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嚴重時可對新生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形成影響,導致腦癱、智力低下等嚴重情況發(fā)生。光療是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方法,但是偶爾會出現(xiàn)對染色體的損傷,同時部分患兒還可表現(xiàn)為腹瀉、青銅癥等不良反應[1]。本研究對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布拉酵母菌輔助藍光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效進行了研究,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提供參考,結(jié)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遼寧省葫蘆島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為研究對象,均符合相關(guān)診斷標準[2]。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33例、女27例,胎齡(37.84±4.82)周,日齡(5.21±3.10)d,體質(zhì)量(2695.88±643.10)g,血清膽紅素(268.15±54.77)μmol/L;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胎齡(37.55±4.87)周,日齡(5.25±3.02)d,體質(zhì)量(2678.90±669.14)g,血清膽紅素(273.10±50.25)μmol/L。2組患兒在性別、胎齡、日齡、體質(zhì)量及膽紅素水平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兒均針對原發(fā)疾病進行治療,并進行糾正酸中毒治療,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藍光治療。藍光波長480nm,每次照射1次,每次8~12h,茵梔黃顆粒(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401712)1.0g口服,3次/d;觀察組在以上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布拉酵母菌散劑(法國Laboratoires Biocodex生產(chǎn),批號:S20130986)0.25g口服,1次/d。均治療5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2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水平,黃疸消退時間。療效評價標準依據(jù)相關(guān)參考文獻[3],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黃疸消退時間及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水平變化比較 觀察組黃疸消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1),2組治療后血清膽紅素水平明顯較治療前下降(對照組t=17.52,觀察組t=20.35,P<0.01),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下降更明顯(P<0.01)。見表1。
表1 2組黃疸消退時間及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水平變化比較(x±s)
2.2 2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療效比較[n(%)]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血腫膽紅素異常升高所致,可由感染、缺氧窒息、早產(chǎn)、酸中毒等病因所致,主要是因為膽紅素無法與白蛋白結(jié)合從而在血中濃度升高,嚴重時可導致核黃疸發(fā)生。
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以藍光最為常用,合適波長的藍光照射可促進膽紅素轉(zhuǎn)變?yōu)樗苄援悩?gòu)體,加速其排泄,因此起到降低血清膽紅素目的。中藥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在祖國醫(yī)學中早有記載,《傷寒論》中提出茵陳蒿湯可起到退黃作用,其中茵陳是治療主藥。茵梔黃顆粒成分是茵陳、梔子及黃芩及金銀花的有效成分組成,茵陳提取物茵陳酮、茵陳羥等有利膽及促進膽汁分泌功能,可起到抗溶血及退黃功能;梔子提取物梔子素、梔子苷、藏紅花酸等有保肝、利膽、抗炎等作用,并能促進膽汁排泄;黃芩提取物黃芩苷有改善血管通透性、利尿、抗炎、利膽、保肝功效[3-4];金銀花提取物綠原酸、黃酮類等均有抗菌、抗病毒及保肝、利膽作用[5];以上藥物共同作用可起到清熱、解毒、退黃及利濕功效[6-7]。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腸道內(nèi)菌群較少,這也是患兒膽紅素未能被細菌結(jié)合導致重吸收增多,布拉酵母菌口服后能將腸道內(nèi)氧氣適當消耗,降低腸道pH值,促使有益的腸道厭氧菌生長[8],促進膽紅素被結(jié)合后排泄出體外。本研究方法對患兒給予藍光治療及茵梔黃顆??诜?,觀察組加用布拉酵母菌散劑口服,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黃疸消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2組治療后血清膽紅素水平明顯較治療前下降,但是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下降更明顯,而且觀察組總治療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可以看出聯(lián)合布拉酵母菌口服更利于患兒膽紅素的排泄。
綜上所述,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布拉酵母菌輔助藍光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肯定,可明顯縮短退黃時間。
[1] 毛英,鐘丹妮.新生兒黃疸治療現(xiàn)狀與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1, 17(5):723-726.
[2]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3): 185-187.
[3] 張瑜.黃芩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19(6):1091-1093.
[4] 辛文妤,宋俊科,何國榮,等.黃芩素和黃芩苷的藥理作用及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3,22(6):647-653.
[5] 雷玲,李興平,白筱璐,等.金銀花抗內(nèi)毒素,解熱,抗炎作用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28(1):115-117.
[6] 姚大洲.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9(4):542-544,547.
[7] 陳霞萍.茵梔黃聯(lián)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1,29(4):926-927.
[8] 呂長剛.布拉氏酵母菌散在兒童急性腹瀉中的臨床療效[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26(18):62-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4.089
遼寧 125001 遼寧省葫蘆島市中心醫(yī)院兒科 (褚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