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霞
大家都知道“注意力”是一切認知活動的前提,沒有注意伴隨的認知活動是不存在的,注意力缺失是兒童常見的行為問題。在課堂活動中,如何引導幼兒有效的學習呢?我認為抓牢幼兒的注意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課前準備有律動或手指游戲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教學活動開始時,如果沒有課前準備活動,孩子們很難集中注意力,有的做小動作,有的說話,很難進行教學,如果課前有一個律動,孩子們會跟著音樂節(jié)奏做律動,當音樂停時,孩子們會坐得非常端正,等待上課,注意力一下就集中了,不需要老師無數(shù)次的強調。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適宜的教學內容,能促進幼兒注意力的培養(yǎng)。幼兒園的教學內容不像中小學那樣全都規(guī)定好的,而是依據(jù)幼兒的經(jīng)驗,要符合整體性、綜合性等特點,所以內容選擇具有廣泛性、豐富性,要以幼兒的生活為源泉,就好比陳鶴琴先生說的“生活即學習,生活即課程”,幼兒周圍的生活都可以是幼兒學習的內容,教學內容最重要的是適宜,要適合我們所面對的孩子,要適合我們的教育目標。
三、善用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
善用語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語言的技巧,提高孩子的注意,從而調動孩子在課堂活動中的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教學語言技巧是教師藝術水平的標志,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很好地運用語言技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調動孩子的學習情緒,對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通過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
《綱要》中還指出幼兒活動要豐富多彩,以游戲為主,這也有利于幼兒注意的集中與穩(wěn)定,幼兒的注意受直接興趣和情緒狀態(tài)的制約,常常對他們喜歡的活動表現(xiàn)出長時間的注意。因此,要有意識地組織幼兒開展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讓每一位幼兒融于活動中,在活動中體驗到快樂,這樣才能培養(yǎng)幼兒的有意注意。如“猜猜誰是領頭人”的游戲,扮演猜領頭人的幼兒,須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觀察全體幼兒的動態(tài),再經(jīng)過周密的思考、判斷,猜出誰是領頭人;而扮演領頭人的幼兒更要沉著、機智地應付對方,想方設法地避開對方的視線而不斷地變換動作;全體幼兒也得隨時注意領頭人更換的動作。
五、不斷鼓勵,讓幼兒在練習中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難長期集中。根據(jù)幼兒的這個特點,需要不斷鼓勵,矯正幼兒不良的行為。如大家在午睡的時候,往往有個別幼兒起來小便,腳步走得很重,就給他一個暗示,提醒他矯正;當幼兒小心走路的時候,就微笑著點頭表示他做得對。當幼兒受到鼓勵的時候,他們?yōu)榱艘獜淖约旱男袨橹械玫接淇欤簿蜁杂X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為了。
六、加強實踐訓練
習慣,習了才會慣。同一個動作,同一件事情,只有做好了,而且要反復做,才能養(yǎng)成習慣。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往往會言行不一,許多孩子嘴上說得頭頭是道,行動上卻難以做到,“知”“行”嚴重脫節(jié)。為此,父母必須加強對孩子行為的訓練,創(chuàng)設孩子反復實踐的機會,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交往、游樂、勞動等活動中,進行學習技能、習慣的訓練,獲得“為何做”的認識,形成一系列的行為方式,并在實踐生活中不斷練習,反復強化,直至最后形成自動化的行為,養(yǎng)成一種自然的習慣。
七、在家庭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
每個人都處于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中,時時受到環(huán)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兒的行為方式都帶有所處環(huán)境的烙印。“萬物細無聲,”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有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同樣,父母努力創(chuàng)造和保持喜愛學習、樂于學習的家庭氛圍,將會使孩子感到溫暖愉快,情緒穩(wěn)定,萌發(fā)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孩子也一定會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幼兒時期,家長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權威的人,是孩子最愛模仿的對象,父母的良好行為習慣將有效地影響著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總之,幼兒的注意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老師耐心、細心地根據(jù)每位孩子的特點逐步培養(yǎng)。當然,也要和家長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才可以做好。為了孩子的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