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茹
摘 要: 朱熹作為繼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學大師,其一生都在為教育事業(yè)奮斗。朱熹的弟子匯集朱熹關于讀書的訓導編訂的“朱子讀書法”是古代最有影響的讀書方法論,為后世提供了諸多借鑒。
關鍵詞: 朱熹 朱子讀書法 讀書之道
“在中國歷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及中國文化史上發(fā)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作為宋代理學集大成者的朱熹,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學家。朱熹總結的《讀書之要》,堪稱讀書方法之大成。其弟子根據(jù)《讀書之要》,結合朱子平日有關讀書的論述,整理匯集,終成著名的《朱子讀書法》。據(jù)元代程端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記載:朱熹“門人與私淑之徒,薈萃朱子平日之訓,而節(jié)取其要,定為讀書法六條:‘曰循序漸進,曰熟讀精思,曰虛心涵泳,曰切己體察,曰著緊用力,曰居敬持志”。除了這廣為流傳的六條讀書法外,還有許多值得當代人借鑒的讀書方法。
《朱子讀書法》第一篇的第一句為:“讀書乃學者第二事?!弊x書是求學的第二件事,那么什么才是求學的第一件事呢?朱子隨后提到我們讀書是因為“未曾經(jīng)歷見許多”,圣人寫書,是因為“經(jīng)歷見得許多”。這就告訴我們,求學最重要的是“經(jīng)歷”。從學習規(guī)律來看,學生最佳的學習方式是從生活中和經(jīng)驗中學習。但是個人的經(jīng)歷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知識都可以從自身的經(jīng)歷獲得。此外,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越來越趨向于書本和理論知識的灌輸,學生越來越像考試和背書的機器。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對于不能改變整個社會評價標準的我們,可以改變對學生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去體驗、去經(jīng)歷。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寒暑假時多游歷名勝,見過廬山瀑布的孩子,肯定更能把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境;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陪家長體驗生活;可以多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充實和豐富學生的見識和經(jīng)歷。朱子說圣人能寫出書來,主要就是因為“經(jīng)歷見得許多”。我們不能為了考試分數(shù),剝奪了學生成為“圣人”的機會。
“大凡看書,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會,仍參諸解、傳,說教通透,使道理與自家心相肯,方得。讀書要自家道理浹洽透徹。杜元凱云:優(yōu)而柔之,使自求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后為得也”。讀書是一個從容不迫、自我求取和滿足的過程,就好像江海浸泡,油膏滋潤,經(jīng)過一個緩慢的過程,心中的困難和疑惑都會冰雪消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無論是學習知識還是學習道理,都是一個將外在的東西內(nèi)化為個人思想的過程?!皾櫸锛殶o聲”式的浸潤會比“暴風驟雨”式的灌輸好得多。學習知識,要有預習、學習、復習的過程,要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如果一味求快,那么不可能有好的效果。比如背唐詩,每天逼著學生背5首、10首,不如每天背2首,剩下的時間復習鞏固前一天所背誦的。這樣學生才能記得牢,并且能獲得成就感,學會堅持。至于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教師必須有耐心地等待學生的成長,有愛心地容忍學生犯錯,有恒心地接受學生反復。一遍遍地教,更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遍遍地引導。
朱子認為:“圣賢之言,須常將來眼頭過,口頭轉,心頭運?!敝熳拥淖x書法,主要是針對儒家的經(jīng)典所說的,因此他說如果看書看到和圣人的想法不一樣的,就要對照自己反思改正,這就是假設書上總是對的,而自己總是錯的。但是在知識爆炸,觀念更新的時代,從書中讀到和自己原有的知識、觀念不同的內(nèi)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大膽質疑書上的內(nèi)容,通過探索和鉆研,尋求真理。遇到問題時,既要反思,又要記得“盡信書不如無書”,不能單單盲從書本,也要有獨立的思考,深入探索知識。
讀書是一種休閑娛樂還是一種人生追求呢?朱子說:“人言讀書當從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說。若是讀此書未曉道理,雖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猶可也?!弊x書和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要達到良好的效果,就要下工夫、出力氣,這就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每一個學生都有閱讀偏好,有喜歡讀小說的,有喜歡讀散文的……從培養(yǎng)習慣的角度出發(fā),要將學生的興趣作為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動力,鼓勵學生要么不讀,讀了就要認真讀,不要讓閱讀過程變成一場走馬觀花的游戲。讀小說,不要光看情節(jié);讀散文,不要只關注優(yōu)美的語言……有些學生會覺得集中精神、態(tài)度認真地讀課外書是沒有必要的。這時候教師就應該告訴學生:讀自己有興趣的課外書你都不能全情投入,那怎么可能在讀書學習這樣艱苦的過程中做到認真刻苦呢?如果能把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和學生自己的閱讀興趣結合,就會比逼著學生刻苦讀書更有效果。
讀書一定要讀到位,“人言讀書當從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說。若是讀此書未曉道理,雖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猶可也”。讀書要下工夫、動腦子、弄得懂、記得住。但有些學生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題、看不完的書,成績卻沒有進步。這就是因為功夫沒有做到位。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目標和計劃,只是為了完成家長和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習的目的就是交作業(yè)和應付考試。如何才能做到位呢?要在學習過程中,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力求真正理解掌握。作業(yè)和考試只是檢測學習的手段,而不是學習的目的。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內(nèi)容,做作業(yè)之前要先回顧消化。做作業(yè)的時候要結合所學知識,開動腦筋,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就認真寫到自己能做的那一步,等待老師批改,第二天主動和老師進行交流。考試和作業(yè)里的錯題,老師講解訂正后要及時進行整理歸納,考試前將錯題集拿出來研究鞏固。單詞和課文這些記憶性的內(nèi)容,根據(jù)艾賓斯浩記憶曲線,背下來后要時常回顧,從而將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
讀書太慢、看不懂時該如何呢?“讀書看義理,須是胸次放開,磊落明快,恁地去。第一不可先責效。纔責效,便有憂愁底意。只管如此,胸中便結聚一餅子不散。今且放置閑事,不要閑思量。只專心去玩味義理,便會心精;心精,便會熟”。朱子說讀書不要“責效”,不是說讀書不要效果,而是說讀書不能急功近利,要以理解和懂得道理為先。如果在開始讀的時候就是奔著一個功利的目標讀,就很難有成就。要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和老師在思想上要有正確的認識,要讓孩子健康、快樂、積極向上,讀書的目的也在于此。讀書就要一心一意地體會書中的道理,放下其他想法,讓閱讀和學習恢復本真的快樂,深入體會書中的道理,學到了道理,再用來指導自己的成長。一個多讀好書、在主動探索中學習的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能真正學好知識,做好人。
“讀書,只看一個冊子,每日只讀一段,方始是自家底。若看此又看彼,雖從眼邊過得一遍,終是不熟”。看一本書,就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這本書上,先不要想其他書。老師應該告訴學生,學習一門功課的時候,就要全心全意地解決這一門的問題,暫時不要想其他學科。一本書、每一章的內(nèi)容,都要仔細讀,才會有好效果。文科生為了高考看《紅樓夢》,很多人是趕著進度往下看,可是不把每一回認真看懂,記下來,就不可能把后面的內(nèi)容理清楚。理科的學習更是這樣,一本本、一章章的內(nèi)容都是密切相關的,只有扎實弄懂,才能學得好?,F(xiàn)在市面上有一些精華版的教輔書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但是教科書上的內(nèi)容和教師的講解,對學生的理解非常重要。教師備課,是希望能把書上的內(nèi)容,配上合適的例題和解析,讓學生真正能夠理解和運用。學生買了這些精華版的教輔書,就覺得足以應付考試,上課不專心聽講,降低了課堂學習效率。這樣學來的知識,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很難牢固掌握。
“‘誦數(shù)云者,想是古人誦書亦記遍數(shù)?!炞钟柺?,如‘習貫如自然;又訓‘通,誦得熟,方能通曉。若誦不熟,亦無可得思索”。誦讀是一種重要的讀書之法。過去的私塾先生,教學生讀書,不是先講解,而是自己誦讀幾遍之后,讓學生先跟著齊讀,再各自讀,反復讀,直到學生熟讀成誦。一般來說等到書能背下來,書上的意思就懂了一大半。學生不喜歡出聲誦讀,只習慣無聲默讀,而且往往是年級越高的學生,越不喜歡出聲。就算在學校組織的早讀課上,也常??吹綄W生不肯張口,不愿意出聲。但是誦讀具有一系列好處,比如說可以感受文章的韻律和節(jié)奏;可以鍛煉發(fā)聲,培養(yǎng)說話、表達、交流和演講的能力;可以鍛煉專注力,融入書本中,等等。誦讀時,要做到“口到、心到、眼到”,邊看、邊讀、邊聽、邊想,多種感官綜合運用,就會增強記憶效果。特別是在文科記憶性內(nèi)容的學習上,誦讀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該建議學生每天都拿出固定的時間誦讀課文,從而加強記憶,才能理解透徹,掌握更加牢靠。
朱子收錄了黃庭堅的讀書法即“泛濫百書,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諸書,則涉獵諸篇亦得其精。蓋以我觀書,則處處得益;以書博我,則釋卷而茫然”。他認為,讀書就是要踏實、深入地讀到每本書的精髓,再主動融入自己的理解,才能真正有收獲。如果只是死讀書,被書上的內(nèi)容束縛了理解,那么只會越讀越糊涂,越讀越茫然。學生習慣于接受老師的分析,等待老師的答案。老師常會有一種莫名的悲哀:課堂上,精心設計了問題,想要和學生討論對文章的理解,可是學生卻拿著筆,望著書,默不作聲。即使老師想盡辦法去鼓勵、去引導、去啟發(fā),只有少數(shù)學生參與到討論和解題中,大部分學生都在等待老師的標準答案。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意識和習慣呢?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中只有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才是關鍵,在課堂上要積極動腦,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力求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疑的精神。鼓勵孩子大膽提出疑問,不要盲從權威,要主動思考,把思考的問題與老師和學生討論。再次,學生要能夠主動把自己原有的知識儲備和新學到的知識相融合,解決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問題。
“民族的教育,必須追求現(xiàn)代化,同時也必須堅持民族化”?!吨熳幼x書法》書中向我們展示了許許多多值得借鑒和思考的讀書方法。因此,我們應重視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通過對朱子讀書法的解讀,尋找其與當代讀書方法的聯(lián)系,學習民族讀書方法中的寶貴經(jīng)驗,使優(yōu)秀的讀書方法在新時代繼續(xù)閃耀光彩。
參考文獻:
[1]程端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朱子讀書法[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黎靖德.朱子語類[M].長沙:岳麓書社,1997.
[3]朱熹.朱子大全·讀書之要[M].北京:中華書局,1936.
[4]郝如新.朱子讀書法及其啟示[D].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