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令華
【摘 要】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對網絡的接觸多于普通大眾群體。本文在研究網絡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的同時,專門研究了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從大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如何利用網絡,網絡對大學生的積極與消極影響以及大學生應該如何合理利用網絡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對大學生正確利用網絡起到建議與指導作用。
【關鍵詞】網絡;大學生;影響
0 前言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浪潮使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滕飛猛進,科技的力量改變了人類世界的進程,計算機的更新?lián)Q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隨著計算機的發(fā)展網絡孕育而生,從以計算機為中心的聯(lián)機終端系統(tǒng)到今天的以通信子網為中心的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網絡變得極其復雜,變?yōu)榱艘粋€龐大、實用、可享受的信息源。當今世界的計算機網絡,幾乎覆蓋了整個世界的范圍,它集新聞、通信、娛樂、資源共享于一體,是現(xiàn)代社會進行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企業(yè)不僅可以從網上索取大量的商業(yè)信息,更可以通過網絡向國際社會展現(xiàn)自己。而Internet無疑是當今世界上覆蓋范圍最大,用戶最多,資源最豐富、最實用的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使人類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它塑造出一種與農業(yè)社會和工業(yè)社會不同的社會文明形態(tài)——網絡社會文明形態(tài)。網絡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的經濟、時代政治等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當今社會進入網絡社會,計算機網絡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從網上游戲到網絡課堂,從網上購物到網上炒股,都可以在計算機前完成。隨著網絡交流的普及,一些新興的網絡語言正進入人們的生活網絡影響廣度的增大是以影響群體的增多為標志的,這種影響不僅僅體現(xiàn)在接觸和使用網絡的個體本身的發(fā)展上,也反映出接觸和使用網絡的家庭的增多、不接觸和使用網絡者受網民的影響增多等方面。從網絡影響深度來看,網絡對人們的語言、價值觀、行為方式、文化等深層次影響也在不斷增強。
隨著我國互聯(lián)網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對新科技、新事物有著無限渴望并且自身文化素質較高的大學生們,很快就成為中國網絡人口中的主要力量。那么網絡對于大學生的影響不可言喻,大學生是否正確看待網絡也成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1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西安財經學院2015級新生。
1.2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調查法,制作網絡問卷500份在2015級新生中發(fā)放,收回問卷480份,問卷回收率達到96%。
2 研究內容及結果分析
2.1 研究內容
內容涉及到大學生上網的現(xiàn)狀和對網絡的自我認識兩個部分。
2.2 結果分析
2.2.1 大學生上網現(xiàn)狀
隨著電腦網絡的迅速擴張和強力滲透,上網像看電視一樣成為普通人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內容之一。部分同學在3星期以內(包括3天以下和1星期以內)不上網就會感到不適,說明網絡現(xiàn)在已成為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網絡依賴程度較高。學生上網消費較為均勻,在學校限網的情況下,網費開銷占生活費的比重叫輕,可看出同學們的生活有保障,同學們基本懂得如何合理消費,能夠安定的學習而無后顧之憂。每天上網時間:大部分大學生上網還是有節(jié)制的,能保證1小時以下的占少數(shù),上網時間在5小時以上的同學就相對比較自制力差了,上網占據了學生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時間,而那些通宵上網的人并沒有形成健康的上網習慣。絕大部分同學上網都先打開瀏覽器和聊天工具,我校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的現(xiàn)象并不是很嚴重,大學生的是非觀念還是比較強的,自制力、抗誘惑的能力也比較強上網目的主要是上網聊天和查找學習資料,其次是玩游戲、網購及學習工作需要,大學生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娛樂和消遣,當然這和大學生在課余時間上網有關,也與在網吧上網的環(huán)境有關。從這些紛繁的上網目的可見網絡為我們學習、查詢資料、聯(lián)系親友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快捷的方式,從而豐富了我們的大學生活。
2.2.2 大學生對網絡的自我認識
上網是否影響到學習和生活:有47.46%,沒有52.54%,兩者的比例相當,說明上網已經對同學們的正常學習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存在著很大的隱患。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掌握電腦技能是必須的,是否有意學習電腦技能:有并一直在做28.81%,有想法但沒實際行動64.41%,沒想過的6.78%,表明對電腦技能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而盲目的使用。
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要辯證對待。許多學生上網只是為了聊天和在線游戲,聊天的內容也多為無主題的閑聊和單純的感情交流,多數(shù)時間為虛度光陰,打發(fā)無聊,抵抗寂寞。絕大多數(shù)學生還不會利用網絡所具有的網絡功能來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如利用網絡查閱有用資料進行學習?;ヂ?lián)網,好比浩瀚的信息、知識和娛樂的數(shù)字化迷宮,對求知欲強烈的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接觸網絡以后,人們的直接面對面交往的機會減少,這勢必會改變他們的行為方式,產生人際交往障礙,人際關系淡漠,部分還會產生孤獨、多疑、焦慮、消沉或網絡依賴等情緒,不利于他們承擔起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同時不能忽視網絡對大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網絡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大學生訪問這些網站,參加網站開展的各項活動,有助于增強愛國、愛黨意識,有助于強化道德主體意識與地位。網絡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大學生的求知途徑,有助于大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業(yè);網絡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大學生培養(yǎng)和發(fā)揮創(chuàng)新能力;網絡是一個廣闊空間,存在著許多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開發(fā)大學生的潛力。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信息傳遞的快捷,以及人機對話的平等的新型人際關系,有助于啟發(fā)和引導大學生培養(yǎng)和形成學習、效率、平等、開放等現(xiàn)代觀念;網絡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有助于大學生擴大交往的范圍。
3 結論建議
3.1 結論
3.1.1 部分學生上網的目的不明確,對網絡功能利用不夠
3.1.2 網絡改變著大學生的行為方式,對身心健康發(fā)展帶來隱患
3.1.3 網絡對大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影響
3.1.4 網絡對大學生智力素質的影響
3.1.5 網絡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積極影響
3.2 建議
要正確的對待網絡,慎重的使用網絡,才可以把網絡的價值發(fā)揮到極致。時刻提醒自己,網絡可以被人利用的同時也可以利用人??吹骄W絡的優(yōu)點,把網絡作為工具,而不是玩具。在某些人工智能已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必須真正地利用好網絡,要有一定的網絡控制能力。利用好網絡這個工具,發(fā)現(xiàn)網絡的缺點,趨利避害,加以利用。
【參考文獻】
[1]李玉斌,姚巧紅,侯威,王晶.網絡學習行為研究的向度與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2(09).
[2]陳松,方學梅,吳慶麟.未來指向動機與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研究及啟示[J].教育探索,2010(10).
[3]徐紅彩.在校大學生網絡學習行為的調查與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06).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