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李秀(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河北保定 071000)
?
職業(yè)本科院校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分析
王杰李秀(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職業(yè)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已經(jīng)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將就職業(yè)本科教育中,如何通過多種形式,有效提高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日常學習當中去等方面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職業(yè)本科;思政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39
當代大學生對于價值觀的問題缺乏思考。引導大學生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點之一。在日常教學中用滲透式的方法,幫助學生不斷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我黨的方針路線,將大學生的關注點從娛樂頭條轉移到國家政策,法律法規(guī)現(xiàn)狀等方面,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高校輿論陣地。
在職業(yè)本科院校教育教學當中,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同學們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高校思政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思政課教師要結合職業(yè)本科院校學生的特點,改變教學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激發(fā)同學們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而學習,為誰而學習,學習的長期目標是什么”。
當學生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劃,就會緊跟時代步伐前行。投入工作崗位后,做一個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公民,有利于推動整個社會和諧發(fā)展。
思想道德修養(yǎng)是一個人內在修為的體現(xiàn),大學生更是社會整體文明素養(yǎng)高低的標桿。
因此,高校思政課教育要緊跟時代發(fā)展進程,我們要針對職業(yè)本科院校學生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局部調整,讓同學們在課堂上、生活中了解、學習、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外,通過網(wǎng)絡平臺向學生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教學成果的有效保障。營造學習氛圍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舉辦核心價值辯論賽,聘請專家學者到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講座。通過專家學者的指導,理清思路、撥正航向,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學校輿論高地,形成大家都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
(二)改革教學方法。教學要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特點掛鉤。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習效果有很大幫助:1: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變“學”為“教”,教學相長。2:灌輸快樂學習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習慣。3:配合使用案例教學法將抽象的理論課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4:豐富課堂形式,小品,話劇等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活躍起來。
目前在國外,高校普遍重視學生的核心價值教育,這是我國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應僅僅是書本中的內容,應該回歸生活,與生活相貼合。想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兩方面的努力。
第一:教育者的意識需要調整轉變,教師本身要加強問題意識,主動探索從提出疑問開始,帶著問題進行理論研究。理論本身的意義不在于紙筆之間,而在于能為現(xiàn)實生活世界提供足夠的解釋力,這樣的理論才有說服力。因此,在高校的價值教育中就要通過各種實證調研的方法,科學把握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心理結構、價值觀念等造成的影響,在充分把握大學生的心理情感、接受需要、接受能力、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成功地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換。
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模式應該與時俱進,從教育活動的開展,到教育材料的篩選,甚至教育語言的運用以及教學理念的更新都要跟進時代的步伐。教育是發(fā)生在當下的活動,符合當下現(xiàn)實生活的變化。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多姿多彩,其中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從當代取材,以現(xiàn)實說法,將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故事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情境中。以課堂為主要陣地,更加形象化,生活化和大眾化的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以此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擁護者和信仰者并積極實踐于生活中,這是當代高校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教育的有效途徑。
職業(yè)本科院校畢業(yè)生是未來建設國家的中堅骨干,時代發(fā)展對學生培養(yǎng)提出更高的要求。思政課教學要緊跟時代步伐,及時作出調整,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思政課及專業(yè)課教學中去,為國家、為社會、為企業(yè)培養(yǎng)出技術過硬、作風一流、政治合格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