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義
(南寧市武鳴區(qū)人民醫(yī)院心內科,廣西 南寧 530199)
螺內酯治療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顫動患者的臨床療效
黃錦義
(南寧市武鳴區(qū)人民醫(yī)院心內科,廣西 南寧 530199)
目的 探討使用螺內酯對心衰伴慢性心房顫動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4年3月~2016年11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200例心衰伴慢性心房顫動患者分為對照組(n=100)、觀察組(n=100)。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內科藥物治療,觀察組加用螺內酯,觀察兩組療效。結果 觀察組心功能改善程度、NT-proBNP下降程度均顯著大于對照組。結論 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螺內酯對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顫動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延緩患者心衰速度,病情控制效果更加理想。
心力衰竭;心房顫動;螺內酯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慢性心衰為一種存在復雜性的臨床綜合征,臨床治療難度大,遠期生存率較低。慢性心衰有效治療方式研究一直為一個臨床研究中的重點和難度。目前,已經有諸多臨床研究結果證實,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在慢性心衰臨床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本次研究主要探討螺內酯應用于心衰伴慢性心房顫動患者臨床治療中價值,現(xiàn)做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0例于2014年3月~2016年11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心衰伴慢性心房顫動患者作為對象。入選標準:心功能NYHA分級為Ⅲ~Ⅳ級者;左室舒張末期內徑超過50 mm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實施分組研究。對照組100例,性別:男59例,女41例;年齡:60~80歲,平均(67.7±2.5)歲。觀察組100例,性別:男50例,女40例;年齡:60~82歲,平均(68.1±1.2)歲。2組在入選對象一般資料構成對比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內科藥物治療,使用藥物主要為降糖藥、阿司匹林腸溶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等。存在液體潴留患者加用氫氯噻嗪片進行治療。觀察組在上訴治療基礎上加用螺內酯(生產廠家: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273)進行治療?;颊呖诜幬?5 mg/d,治療時間為44周。在行治療前、治療后4周,對患者行NT-proBNP水平檢測,通過實施6 min步行試驗來對患者心功能進行評估。
1.2.2 相關指標檢測方法
①NT-proBNP水平檢測:測試所用標本為EDTA血漿或者全血。檢測過程中的相關流程及操作均嚴格按照具體要求規(guī)范進行。②心功能評估:通過6 min步行試驗來對患者心功能進行評估。在平坦地面劃一段30.5 m的直線距離,分別在兩端放置一把椅子作為標志?;颊咴谥付ǚ秶鷥韧底邉樱颊呖筛鶕陨眢w能來決定步履的緩急。監(jiān)測人員每隔2 min報時1次,對患者胸痛、氣促等不適感的出現(xiàn)情況進行詳細劑量,做好充分的搶救準備。患者體力不支時終止試驗或暫時休息。試驗結束后,監(jiān)護人員對患者步行距離進行統(tǒng)計,并進行心功能評估。
1.3 心功能評估標準
輕度心功能不全:450 m≤6 min步行距離<550 m;中度功能不全:150 m≤步行距離<450 m;重度心功能不全:步行距離<150 m。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均行統(tǒng)計學分析,選用工具為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包。使用“±s”表示計量資料,對比行t檢驗。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以P<0.05表示。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功能、NT-proBNP水平改善程度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NT-proBNP(pg/mL) 6 min步行(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100 584.5±69.4 514.6±70.3 342.3±7.5 344.7±8.4觀察組 100 579.8±68.6 275.6±66.4* 345.8±7.1 396.7±8.2*
心衰伴慢性房顫的發(fā)生與醛固酮分泌的增加存在密切聯(lián)系,醛固酮可誘發(fā)心肌纖維化,進而導致心臟泵功能遭受損傷[2]。因此,螺內酯作為一種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其應用于心衰伴慢性房顫患者臨床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螺內酯應用于心衰伴慢性房顫,主要通過促進心血管系統(tǒng)纖維化得到有效改善,使其實現(xiàn)重塑,進而使心衰進展速度得到有效延緩。同時,螺內酯可通過對心肌纖維化產生有效對抗作用,促進血清鎂及鉀得到有效提高,使兒茶酚胺水平等得到有效降低,進而發(fā)揮抗心律失常作用[3]。因此,將該種藥物應用于心衰同時伴有慢性房顫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可促進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延緩心衰發(fā)展進程,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加用螺內酯進行治療后,患者NT-proBNP水平下降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對比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心衰伴慢性房顫患者臨床治療中加用螺內酯可促進疾病控制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1] 李含蓄.螺內酯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7,14(08):35-36.
[2] 張 進,王禮琳,丁立群,等.心臟再同步化加藥物控制心室率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伴持續(xù)性心房顫動的療效[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3,06(05):251-252.
[3] 胡 歡,鄧云霞.厄貝沙坦聯(lián)合螺內酯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腦鈉肽及C-反應蛋白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16(02):229-230.
本文編輯:李 豆
R541.7+5
B
ISSN.2095-6681.2016.32.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