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月蘭 陳濟東 金慧莉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 200040)
?
陳氏經驗方治療眼肌型重癥肌無力的臨床觀察*
鄒月蘭陳濟東△金慧莉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 200040)
摘要目的:觀察陳氏經驗方對眼肌型重癥肌無力(OMG)患者的療效。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診斷為OMG,且辨證為脾腎陰虛證的患者6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采用口服陳氏經驗方湯劑,療程3個月。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和治療前后上瞼肌力、上瞼疲勞試驗、眼球水平活動度。結果: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為63.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上瞼肌力、上瞼疲勞試驗、眼球水平活動度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且治療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陳氏經驗方對脾腎陰虛證OMG患者有效,能明顯改善眼部癥狀,值得臨床借鑒。
主題詞肌無力/中西醫(yī)結合療法眼補氣劑/治療應用@陳氏經驗方
重癥肌無力(MG)是一種獲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神經-肌肉接頭間傳遞功能障礙造成。其中I型眼肌型重癥肌無力(OMG)是最常見的類型[1]。藥物治療是OMG的主要治療手段,常用的藥物包括皮質類固醇激素、膽堿酯酶抑制劑和免疫抑制劑等,但副作用大。目前多種中醫(yī)藥方注重整體論治,療效肯定,深受病員歡迎。陳氏經驗方作為名老中醫(yī)陳貫一摸索自創(chuàng)的治療OMG中醫(yī)藥方,其療效有待研究?,F收集上海市眼病防治中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OMG患者60例,觀察其療效,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病例均來源于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就診的OMG患者,經反復發(fā)生的肌無力、疲勞試驗陽性、新斯的明試驗陽性等確診為OMG,辨證為脾腎陰虛證。排除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激素患者,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合并精神障礙等不能配合患者,排除藥物過敏患者。共納入6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發(fā)病年齡為5~80歲,平均28.13±22.58歲;伴有胸腺瘤的有4例,有復視癥狀的有7例。對照組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發(fā)病年齡為10~76歲,平均27.22±20.63歲;伴有胸腺瘤的有3例,有復視癥狀的有8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選對象做到知情同意。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OMG常規(guī)治療,包括口服溴吡斯的明,60~120mg每次,每3~4h口服一次;口服強的松,60mg每次,每天一次。在此基礎上,治療組患者口服陳氏經驗方湯劑3個月,藥用:生地黃(或與熟地黃同用)、炙黃芪各15g, 炒黨參、麥冬、炒白術、當歸、炙僵蠶各10g。以上均為成人1日量,水煎服, 2次/d。7歲以下者劑量減半,病重者酌加劑量。
療效標準本研究根據許賢豪[1]的臨床相對評分法和絕對評分法評估本組病例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改變。臨床絕對評分為上瞼疲勞試驗評分、上瞼無力評分、眼球水平活動評分,分別與治療前后各評估一次,分數越高肌無力程度越嚴重。將三者分數相加,并計算相對評分。臨床相對評分=[(治療前臨床絕對記分總和-治療后臨床絕對記分總和)/治療前臨床絕對記分總和]×100%。臨床相對評分≥95%為臨床痊愈,臨床相對評分80%~95%為基本痊愈,臨床相對評分50%~80%為顯效,臨床相對評分25%~50%為有效,臨床相對評分<25%為無效,總有效率=臨床痊愈率+基本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治療結果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為63.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上瞼肌力、上瞼疲勞試驗、眼球水平活動度比較兩組治療后上瞼肌力、上瞼疲勞試驗、眼球水平活動度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且治療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上瞼肌力、上瞼疲勞試驗、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討論MG是一種獲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據Osserman改良分型法將MG分為I型(眼肌型),Ⅱa、Ⅱb型(輕度、中度全身型),Ⅲ、Ⅳ(早期、晚期重癥型)。其中I型眼肌型重癥肌無力(OMG)是臨床最常見的類型,通常表現為上眼瞼下垂,并具有晨輕暮重或活動后加重與休息后緩解的病態(tài)疲勞特征;一些患者可同時伴有復視、斜視或眼球轉動不靈活等眼肌受損癥狀。西方發(fā)達國家OMG占MG的比例不足25%,但在亞洲地區(qū)可超過50%[2]。研究認為,超過50%的OMG患者發(fā)病2年內可進展為全身型重癥肌無力(GMG)[3]。因此,及時有效地治療OMG不僅是有益于減輕癥狀,防止復發(fā),更是阻止或延緩進展為全身型的必需。本研究中總有效率達90.00%,故能明顯的改善眼部癥狀。
該病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鹅`樞·大惑論》曰:“睛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睛,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焙笫泪t(yī)家據此而歸納為“五輪學說”,因此眼胞屬脾,稱為“肉輪”,因為脾主肌肉,肌肉之精為約束(眼瞼),OMG通常表現為上瞼下垂及眼肌受損的癥狀,所以OMG均與脾有關;賴娟等[4]通過觀察重癥肌無力患者的舌象特點,總結重癥肌無力的中醫(yī)病機為脾、肝、腎三臟虧虛為主;鄧鐵濤[5]認為脾胃虛損是本病的主要病機;劉福友等[6]則認為元氣虧虛,脾腎功能虛損是本病病機;吳以嶺[7]認為“絡氣虛滯”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環(huán)節(jié),本病發(fā)病之本為“奇陽虧虛,真元頹廢”;頊寶玉[8]認為OMG病在肝,與內風、外風密切相關;孫申田[9]認為重癥肌無力眼肌型的主要病機是清陽不升、氣虛下陷;綜上所述,多位中醫(yī)家都有一個共識:重癥肌無力均為先天稟賦不足,腎為先天之本,故與腎有關。
自50年前名老中醫(yī)陳貫一開始探索治療OMG的中醫(yī)治療方法,便陸續(xù)觀察到OMG患者多伴有精神萎靡、體瘦弱、面色蒼白或黃、胃納呆、盜汗自汗、或尿頻尿急尿床等等,主要當屬脾腎兩經虧虛證象;多半OMG患者盜汗、若有自汗多是陰虛盜汗而兼自汗,古人云:“盜汗屬陰虛”故OMG患者偏于陰虛,故OMG患者多為脾腎陰虛證[10-11];藥用:生地黃(或與熟地黃同用)、炙黃芪各15g, 炒黨參、麥冬、炒白術、當歸、炙僵蠶各10g。方中地黃滋陰補腎;黃芪補氣升陽;共為君藥,黨參、白術益氣健脾以促運化,白術皆有止汗作用;氣血同源,故以當歸養(yǎng)血補虛活血,養(yǎng)血以助益氣;僵蠶具有祛風通絡之功效,對皆有眼球運動障礙及復視有效,諸藥配伍共奏補益脾腎,滋陰止汗之效。
陳氏經驗方各藥味均屬低毒性類,較安全可靠。再相對其他用到穿山甲、龜板、鹿茸、人參等的經驗方,陳氏經驗方各藥味如炒黨參、白術、當歸等均非珍稀之物,市場多見,較為低廉,可為病員帶來實惠,并且能明顯改善眼部癥狀,減少復發(fā),有效的阻止或延緩進展為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故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許賢豪.神經免疫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3:113-150.
[2]武濤,何曉,賈頤,等. 機械通氣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劑搶救重癥肌無力危象14例[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44(07):841-842.
[3]Barton JJ, Fouladvang M. Ocular aspects of myasthenia gravis [J].Semin Neurol, 2000, 20(1):7-20.
[4]賴娟,況時祥,張樹森,等.150例重癥肌無力患者的舌象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8):1-2.
[5]陽濤,周欣欣,劉小斌.鄧鐵濤教授函診治療重癥肌無力用藥特點淺析[J].新中醫(yī),2011,43(4):134.
[6]王強.劉福友教授治療眼肌型重癥肌無力經驗[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6(1):98-99.
[7]許鳳全.吳以嶺教授從奇經和絡脈論治重癥肌無力經驗擷萃[J].四川中醫(yī),2006,24(2):4 6.
[8]頊寶玉.從肝從風論治眼肌型重癥肌無力的中醫(yī)理論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10):1247-1250.
[9]李貞晶,孫忠人.孫申田教授針刺治療重癥肌無力眼肌型的臨床體會[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3):58-59.
[10]陳濟東,陳貫一.辨證治療重癥肌無力216例[J].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27(1):34-35;
[11]柴東河. 益氣托邪湯配合西藥治療眼肌型重癥肌無力療效觀察[J]. 陜西中醫(yī),2015,36(5):575-576.
(收稿2016-01-03;修回2016-01-19)
【中圖分類號】R77.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4.038
*上海申康醫(yī)院發(fā)展中心中醫(yī)藥驗方項目(SHDC12012417)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