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 要:《機械制圖》是工程界的共同語言,是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基礎課。傳統(tǒng)注入式的授課教學,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破壞了教學內容的思維價值,妨礙了學生思維品質的優(yōu)化。近年來,在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要授課形式的前提下,一改過去“注入式滿堂灌”的做法,生產第一線的技術工人如果沒有扎實的看圖和繪圖能力,就很難勝任機械加工、模具制造、產品裝配等工作。因此如何使學生真正掌握這門重要的課程,就成為我們教師任重道遠的任務。
關鍵詞:《機械制圖》;啟發(fā)式;教育
閱讀機械工程圖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繪制,讓學生首先掌握以下基本內容:三視圖的投影規(guī)律、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基本體的視圖;點、線、面的投影特征;切割體、相貫線的繪制與識讀;尺寸標注等。例如: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是“真實性、積聚性和類似性”。組合體讀圖和畫圖過程中常用方法是形體分析法。抓好基本體視圖及尺寸標注的教學,可為組合體的教學奠定堅實、重要的基礎。形體分析法就是把復雜的形體視為若干基本體組成,基本體是組成組合體的基本單元體。因此必須圍繞此任務來開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一、扎實的基石、加強基礎教學
畫圖和讀圖的學習都要用到這三個基本特性,是后面學習點、線、面的投影分析;基本體的投影特征;切割體及相貫線等的基礎。但學生經常把“三性”和三視圖的投影規(guī)律“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混淆。在講課時,我讓學生用一只筆和一本書來筆畫,垂直與桌面為“積聚性”,平行與桌面為“真實性”,傾斜與桌面為“類似性”。反反復復,直至學生掌握為止。
掌握圓柱和圓柱相貫的兩種情況:兩個不一樣的圓柱相貫,相貫線向著直徑大的軸線凹;直徑相同的兩個圓柱相貫,相貫線為經過軸線交點的兩條相交直線。機械零件常用的結構。切割體和相貫線的繪讀是由基本體過渡到組合體的兩個重要臺階,因此必須掌握截交線和相貫線的特征。在教學中要告誡學生一定要牢固掌握以上內容,如果掌握的不夠好,就不能準確地表達機件的形狀。
二、突出學生自主揭示規(guī)律,“教”與“學”有機聯系
教學過程不能一味教學生,更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自己不斷去發(fā)現、去揭示規(guī)律,自己學來的知識最有用、最耐用,讓學生比較、判斷正確性,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教師水平再高,不注意學生的學習,教師授課時要注意收集學生的各種信息反饋,掌握學生消化教學內容的程度,并及時微調教學計劃的進度及內容,充分發(fā)揮“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作用,使教學“雙邊”活動相輔相成,增強教育的吸引力,達到“聽之有趣、學之有識、思之有理。”教學是失敗的,“教”與“學”要聯系起來,才能教好書。
三、啟迪學生理性思考,改革教學計劃
《機械制圖》課程信息量大,知識點多,涵界面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并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理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有效實施課堂調控。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教師拿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乃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xù)程序,安排停當,指導他,使他以最短的時間,經過相類似的經驗,發(fā)生相類的思想,自己將這種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理想來找別的辦法,解決別的問題。得了這種經驗理想,然后學生才能探究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對于世界一切真理,不難取之無盡,用之無窮了。
四、豐富學生的空間思維,采用直觀教學法
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可以采用直觀教學方法,減少學習抽象概念的困難,并通過展示事物的內部結構、相互關系和發(fā)展過程,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概念,從而更好地深化認識和運用知識。確定本課程的重點章節(jié)和各章節(jié)的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處理好點面關系,有效分配教學授課時間,力求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分析疑點、講透關鍵。直觀教學手段既有傳統(tǒng)的工具,也有多媒體現代化技術的應用。直觀教學法是《機械制圖》教學經常采用的一種方法。
《機械制圖》的教學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于空間想象力較差的同學很難想的明白。如果利用多媒體演示,就可以把剖切的整個過程很清楚、完整的演示出來使平面、立面、剖面相互對照,所有同學很快就掌握了剖視圖的形成及畫剖視圖的相關規(guī)定和畫法。科技時代給我們帶來了多媒體這一先進的教學手段,它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可以使教師可以更全面、更徹底地將“直觀”意識滲透于課堂教學,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又可減少了老師在黑板上作圖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tǒng)方法—實物和模型,能使學生獲得感性材料,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便于理解和鞏固。實物和模型是傳統(tǒng)的、廣泛使用的、很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
五、提高學生的讀圖和繪圖的實際能力
學生由于實踐經驗少,理解力差,在學習中存在畏懼心里,怕思考,怕動手。而《機械制圖》課程實踐性強,因此只有通過大量的由平面到立體,由立體到平面的作圖練習,才能不斷加強學生的空間想象和空間思維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和繪圖的實際能力。講課時,突出重點,講清難點,并注意歸納總結。其余時間圍繞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目的、有重點地選一些典型習題讓學生練習。通過練習,及時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理解情況,并及時發(fā)現問題,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下課后,根據本節(jié)重點內容及學生課堂練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課外作業(yè),以鞏固所學知識,加深理解。
總之,一個工程技術工作者,除掌握一定的現代工程制圖技術外,還應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從而對工程制圖及工業(yè)生產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機械制圖》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做到善于引導,還要讀懂學生。要根據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和需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慧.機械制圖.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北京,2000
[2]錢可強. 機械制圖[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機械制圖》(第四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