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貴
摘 要 當今教育要面向現代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嚴重束縛了學生的主體能力的發(fā)揮,學生從上課到下課,始終處在壓抑被動的狀態(tài),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和積極性調動不起來,使得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改變現狀,必須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 教學客堂 教學模式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我校的“三環(huán)九項”是三個環(huán)節(jié),九項內容。具體是:一是預習環(huán)節(jié)。包含三項內容:(1)課前驅動:教師提前1-2分鐘進入教室,組織教學。(2)課前展示:用板演方式檢查上一節(jié)課的知識。(3)檢查導學案:檢查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情況。二是展示環(huán)節(jié):(1)自主合作:教室創(chuàng)設學生,學習小組之間互相提問,互相討論的平臺,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口頭或板演展示。(2)拓展延伸:教師利用多媒體幫學生掌握教學重點,解決難點,明確易混易錯點,構建知識網絡。(3)快樂展示:通過個人或小組講授或板演展示學生討論成果,教師及時給與評價。(4)精講點撥:根據學生展示情況對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講解釋疑,強調補充,歸納總結。三是達標測評環(huán)節(jié):(1)課堂測評:利用導學練習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或獨立思考,當堂檢測學生收獲情況,并及時指導。(2)課堂延伸測評:利用教輔練習,導學練習,周過關練習等由選擇性布置課后作業(yè),對學生進行測評。當然以上各環(huán)節(jié)和內容不一定都要按部實施,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下面以初中數學課型為例,談一談“三環(huán)九項”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及要求如下:
1預習環(huán)節(jié),發(fā)現不足
教師要積極地啟發(fā)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課前預習,這是“三環(huán)九項”教學模式的關鍵,有助于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對于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在剛開始預習時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準確地找出預習內容的重點和關鍵。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準備一份預習提綱,在預習提綱中,有的問題學生可以回答出來,有的問題可能還不太明白,這樣可以在這些地方做上標記,有待于上課時解決。例如,在學習《平方差公式》一節(jié)時,筆者是這樣指導學生預習的:在上課的前一天,給學生們留下預習任務如下:
(1)平方差公式的內容是什么?能分別用文字與字母表達出來。
(2)平方差公式的推導運用了什么知識?
(3)自己能推導平方差公式的成立。
(4)自學例題,掌握運用平方差公式進行計算的方法與解題步驟。
這樣學生在進行預習時,有了明確的目的性。由于學生在課前進行了有效的預習,因此對本節(jié)知識內容已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了解,對學習本節(jié)知識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展示環(huán)節(jié),共同交流
新授課教學內容一般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是定義、定理、法則等概念或公式,后部分是運用前面的概念或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例題。因此,這類課型在運用“三環(huán)九項”的課堂教學模式時,往往采用“兩學兩教”方式進行。
2.1自主合作
結合課前的預習,給學生提出自學任務,讓學生自主合作小組討論通過自學應達到的目標。以《平方差公式》一節(jié)為例,安排自學任務及目標:
(1)平方差公式的內容是什么?分別用文字與字母表達;
(2)理解并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導過程;
(3)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結構特征:
①平方差公式左邊兩個二項式是什么關系?這兩個二項式中的第一項有什么關系?第二項呢?
②平方差公式右邊的整式有什么特征?其各項與公式左邊各項有什么關系?
2.2小組交流自學成果在黑板上快樂展示
學生在自主合作過程中對知識有了初步理解,這時要通過學生小組自由交流,讓學生的自學成果能充分的展現出來。以《平方差公式》一節(jié)為例,一部分學生通過自學并完成了教師安排的自學任務,對“平方差公式”有了初步理解,并掌握了公式推導過程;也有一部分學生自學能力與理解能力稍差,對公式的結構特征理解和掌握不夠,這時就體現了小組交流的重要性,通過交流,使部分學生的能力得到發(fā)揮,也使另一部分學生達到解惑的目的。在分組交流過程中應努力構建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信息能夠多向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敢于參與、主動參與,調動學生的個人興趣,激發(fā)主動探究的精神,真正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去做。
2.3精講點撥
目的在于使學生知道概念理解或證明的對與錯,知道錯在哪里,錯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確運用這些概念。以《平方差公式》一節(jié)為例,在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結構特征時,部分學生只注意了“公式左邊是兩個數的和與這兩個數的差相乘,而右邊正好是這兩個數的平方差”這一特征,而對于結構特征的另一種方式的理解沒有注意,那就是“公式左邊是兩個二項式的積,在這兩個二項式中有一項完全相同,另一項是互為相反數,而右邊是用完全相同項的平方減去(只能這樣)符號相反項的平方”。通過這樣的點撥,使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得到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獨到的良好思維品質,使教學由傳授知識向開發(fā)思維引伸,也培養(yǎng)了學生敢于質疑,有獨到見解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就讓他們自己解決,真正找出那些需要教師引導、點拔的問題;通過討論,教師點拔,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踐證明,“三環(huán)九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方法。長期堅持這種教學模式,就會良性發(fā)展。通過這種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