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怡
近日一份“人大附中擬選聘教師公示”遭遇網(wǎng)民圍觀。群眾們紛紛表示被亮瞎了眼。從公示上看,要想成為人大附中的老師,碩士及以上學位是不夠看的,還得畢業(yè)于北大清華等國內外實打實的名牌大學不可。有人查找了國內一些名聲頗盛的中學,如南開中學,情況也類似。
如此一來,圍觀群眾們除了感嘆牛校果然牛得有理由,也難免有人質疑,北大清華的碩士博士來做中學教師,是否大材小用了。
是否大材小用,倒也不是光從學歷頭銜能看個透徹的。稀有的整棵木材,卻被斬為碎料,制成小件出售,其價僅為整件加工的幾分之一,這是大材小用。就業(yè)分配的年代,有精通一門專業(yè)的人才,企業(yè)望之而不可得,卻被派去守大門,這大概也是大材小用。
如今的就業(yè)市場,人們有自由做多種的選擇。名門中學的老師出自名校碩博,則慢慢已是常態(tài)。應聘者趨之若鶩,校方習以為常,學生亦能因此得益??峙卤阏劜簧鲜裁创蟛男∮茫遣趴捌溆昧?。
仔細看聘用教師的名單,可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人的專業(yè)是物理、化學、中文等基礎學科。大學擴招,全民本科之下,名校的招牌含金量仍然更高,但也不如過去那樣稀少了?;A學科如果仍然想學以致用,其實很不容易。對口的研究機構,所需的研究人員并沒有那么多。比起全然轉行,在對口的領域進行基礎教育,也不失為不錯的選擇。
名校碩博來教中學生,正當其用。名校碩博,優(yōu)勢是對于專業(yè)了解的深度及廣度。惟其了解,才能更深入淺出,令聽者更透徹。比如暢銷的科普作品,都是出自學術造詣頗深的人手中。如果一知半解,或者所學不精,則只能把聽眾也搞得一頭霧水。物理碩士教物理,文學博士教語文,對求知欲正強的中學生來說,是好事;對中學教育來說,更是好事。
其實轉行在學基礎學科的人中間,實在很普通。北大物理學碩士應聘做了投行分析師的,也不稀奇。只是這樣的事情,倒很少聽人感嘆大材小用。大概是這些職位收入前景頗佳之故。
但名門中學的教師職位,其實也很有吸引力。君不見為了一個體制內的名分,碩士去競聘城管、清潔工的,也不稀奇。尤其是人大附中、南開中學,是在江湖上非常有名望的學校,幾乎相當于大學的預科了,當這些中學的老師,可能比做一些不入流大學的教授,還體面一些。對于有教育理想的人來說,“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誘惑難以阻擋,去好的中學是好的選擇。
另外,名牌中學的教師,收入是相當可以的,除了體制內收入外,往往還有一些外快,因為社會對名師、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很旺盛。網(wǎng)絡在線教育給名師提供了又一條套現(xiàn)渠道。例如,在某在線教育平臺,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jié)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扣除20%的平臺抽水后,該老師一小時的實際收入竟然高達18842元。孩子王,也有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