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護理干預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李琴
目的:探究內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2例內科患者,并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人性化護理。并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恐懼、抑郁、軀體化以及敵對等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90.78%;對照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77.6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內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顯著,可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在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
護理干預;內科護理;應用效果
最近幾年,伴隨我國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持續(xù)提高,醫(yī)療體制的改革,患者對護理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tǒng)的護理服務已經很難滿足患者的具體要求。因此,醫(yī)院護理服務應該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人性化護理服務應運而生[1]。人性化護理模式具有針對性、總體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特點,以患者為核心,對患者的人格尊嚴、個人隱私與生命價值充分尊重,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患者,進而使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等多個方面得到滿足,促使患者快速康復[2]。本研究探究了內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的152例內科患者,均來自于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這一期間,并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7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6例,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72歲,平均年齡(39.45±3.56)歲;疾病種類:糖尿病23例,高血壓24例,腦梗死16例,其他13例。觀察組7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38例,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74歲,平均年齡(40.23±4.12)歲;疾病種類:糖尿病26例,高血壓25例,腦梗死20例,其他5例。兩組患者平均年齡與疾病種類等基本資料的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講解醫(yī)院制度與監(jiān)測病情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前提下,實施人性化護理,具體操作如下:
1.2.1 保持和藹與親切的態(tài)度
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應用保持和藹與親切的態(tài)度。因為多數護理人員在護理操作時說話十分生硬,不愿意和患者溝通,從而出現護患糾紛,對內科護理的工作質量造成影響。護理人員在人性化護理過程中,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可以用和藹與親切的態(tài)度回答,使患者可以感受到溫暖,有助于內科護理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使患者的投訴率有效降低。
1.2.2 操作動作輕柔
因為內科護理中應該對患者實施護理操作,護理人員應該對操作力度合理掌握,倘若對患者的疼痛感受沒有充分關注,力度較大,會導致患者出現不滿情緒,對內科護理質量也會產生不利影響。護理人員在人性化護理操作中,應該確保動作的輕柔,采用安慰性的話語鼓勵患者,以此獲得患者的理解,進而將有關護理操作順利完成。
1.2.3 盡可能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
護理人員在對患者護理時,會提出一定合理要求,如部分患者身體移動較困難,要求護理人員幫助變化體位等,針對此種要求,護理人員應該盡可能幫助患者,促使護患糾紛率有效降低。同時,護理人員應該對一些不能滿足的要求,給予耐心的解釋,將不能完成的原因告知患者,獲得患者的理解,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達到人性化護理的目標。
1.2.4 出院指導
出院指導充分體現了人性化護理的內容,體現了護理人員在住院期間與出院后均對其身體健康情況較關心。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的疾病恢復情況有效結合,給予合理的建議,告知家屬在家如何護理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
1.3 觀察指標
根據SCL-90生活質量良好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軀體化以及敵對等方面進行評定,其中,分數越高,說明病程越嚴重;根據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的滿意情況,主要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一般與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以及各項研究數據準確的錄入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生活質量評分等計量資料描述為(±s),檢驗方法為t檢驗;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描述為[n/%],檢驗方法為χ2檢驗。如果P小于0.05,代表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數據間的差異性顯著,有統(tǒng)計學方面意義。
2.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分析
由下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恐懼、抑郁、軀體化以及敵對等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分析(±s,分)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分析(±s,分)
2.2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分析
由下表2所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非常滿意41例,滿意28例,滿意度90.78%;對照組患者護理后非常滿意29例,滿意30例,滿意度77.6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分析[n(%)]
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與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其對護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充分尊重,盡可能滿足其生理與心理等多個方面的需求,使其不適感盡可能的降低,加快康復時間,恢復較好的身心狀態(tài)。內科住院時間的年齡較大,通?;加新约膊?,身體條件較弱,對服務需求較高,必須將傳統(tǒng)重醫(yī)療輕護理的情況充分改變。建立以患者為核心的人性化服務理念,使護理服務工作的發(fā)展方向[3-4]。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堅持以患者為核心,借助對患者、健康以及患者的全面理解,在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間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使患者能夠在醫(yī)院感受到家的溫暖,使其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明顯增強,進而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均應用人性化護理,將傳統(tǒng)生硬、緊張的護患關系充分改善,使患者與護理人員相互信任與尊重,促使護理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也為我國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5-6]。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常規(guī)護理上應用人性化護理,可使內科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改善,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總而言之,內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顯著,可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在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
(作者單位:廣安區(qū)人民醫(yī)院)
[1]黑勝楠.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6):234-235.
[2]李云花.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35(1):333-334.
[3]張郁秋.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24(5):361.
[4]吳秀玲.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35(20):234-235.
[5]屈樹娟,董瑞馨.人性化護理在心內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1):2606.
[6]徐金榮.淺議人性化服務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23(9):108-10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Selecti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May 2013 to October 2013 treated 152 patients with internal medicine, and USES the lottery will be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 humanized nursing.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nursing anxiety, fear, depression, somatization and hostile life quality scor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dical care; Application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