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睿
我國的教育教學領域已經(jīng)涌現(xiàn)出許多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資源的教學手段。當前微課作為網(wǎng)絡發(fā)展在教育界出現(xiàn)的一種新事物,它改變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改善了缺乏時代氣息與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教育模式,使學生學得輕松,并且學有所獲。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微課的內(nèi)涵及特點
1.微課的內(nèi)涵
微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教學內(nèi)容,利用計算機軟件通過錄播、攝像或者制作PPT等手段編輯出一段時長約為15分鐘的音頻或者視頻,幫助學生學習、記憶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式。
2.微課的特點
首先,微課主要是針對教學內(nèi)容中的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某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的,因此它的主題性和針對性更突出。
其次,微課以視頻為主,通過多樣化的表現(xiàn)手法和制作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在制作過程中,還可以通過穿插圖片、文字、音樂等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思維和意識得到有效集中,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最后,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并且可以存儲,只要身邊有電腦、移動電話、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就可以隨時觀看和學習,使用十分方便。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進行課前導入
“萬事貴乎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堂導入雖然不能說是課堂成功的一半,但能影響整堂課的氛圍。
我在教學《竊讀記》時,利用微課程介紹作者,簡潔的文字配上圖畫及音樂,一下子讓孩子們進入了作者的生活年代,使學生對老北京的生活有了濃厚的興趣,對老北京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整節(jié)課因為有了微課程做鋪墊,營造了良好的場景,學生體悟得相當好。我們不得不重新定位微課程在課堂上的作用。
又如,學習《晏子使楚》,可以從外交家談起,先利用微課程講周恩來機智應對的外交故事,再轉(zhuǎn)回課文,古代也有言辭犀利、機智過人的外交家,引出晏子。
2.提高自學能力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主導作用,首先應體現(xiàn)在能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自學是發(fā)揮學生智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只有課堂教學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打好自學的基礎,通過學生自身智力活動的內(nèi)化這種特殊的認識活動,才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
在語文教學中,預習新知能夠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根據(jù)微課中提供的閱讀材料了解文章的背景或是作者、主人公的資料信息,初步感知文章寫作的時間背景或作者寫作的心態(tài);依據(jù)微課中提出的預習要求初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長難句,查閱詞典或是觀看微課獲知新詞語的意思;帶著微課中提出的問題再讀課文,歸納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了解課文的事情經(jīng)過,劃分文章段落,感知課文的中心意思。
通過微課層層遞進的預習任務,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一步一步地解決學習問題,逐步感知課文中心思想,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分析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用于教研交流
傳統(tǒng)的語文教研一般通過公開課、說課、集體備課等形式開展教研討論,這些都非常有效,是教研的主要形式,但這些都要經(jīng)過精心組織,耗費大量精力,有時還會流于形式。借助微課開展教研,可通過制作好的微課,展示教師的教學理念、方法,雖然現(xiàn)場播放只有幾分鐘,但也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過程。以微課為媒介開展教研交流相對于傳統(tǒng)教研來說更便捷,并且既可現(xiàn)場開展,又可通過網(wǎng)絡打破時空進行。
4.開展實踐活動
微課把識字帶入生活教師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兒童的興趣出發(fā),利用微課勾勒出生活中的小物品,并且圍繞這些物品開展實踐動手活動。每個活動有一個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自己動手、動腦收集資料,并交流收獲。如舉辦“自選商場”、“水果超市”“逛商場”等識字活動。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活動和交往是發(fā)展的源泉。”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huán)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大想象和思維的空間。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例如,教學《自選商場》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找出文中要認識的商品“面包、牛奶、火腿腸、牙膏、毛巾、洗衣粉”,在學生積思求解之時,及時出示微課,通過實物對比,結合課文內(nèi)容分析,讓學生明確在生活中也能認識字,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中;由圖到文,對比分析,學生就能理解不同物品所代表的不同意思,這樣改變了以教師分析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使學生迅速進入動態(tài)的教學環(huán)境,及時得到啟發(fā),從而學得興趣盎然。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化解了對生字的難理解的問題。
三、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現(xiàn)狀
1.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現(xiàn)狀
在實地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老師僅僅是在課堂上使用微課,也就是將微課套入原有的教學模式中,沒有教師在課前或課后使用。并且教師在語文課上使用微課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
2.小學語文老師對微課的了解情況
筆者通過問卷調(diào)查了解到,大部分教師指導微課,但對微課的類型和特征了解甚少,部分教師甚至不知道平時所用的資源其實就是微課。他們僅僅是在語文教學中加入一兩個微課,活躍氣氛,沒有對微課進行深入了解。
3.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1)微課應用的頻率不高;(2)微課教學效果不顯著;(3)微課的應用方式僅僅局限于課堂;(4)缺乏科學系統(tǒng)的微課教學設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小學教師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意識淡??;相關教育新技術培訓機構少;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根深蒂固的思想;教師負擔過重,沒有精力等。
總之,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微課教學,能更好地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效吸收和感受課文要求認識的字,讓學生真正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