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菊
低年級學生生活經(jīng)驗少,識字量不多,言語水平不高,在教學中如何全面落實課程標準提出的寫話目標——“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指導學生把話寫好?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用好課文范例 打好寫話基礎(chǔ)
眾所周知,學生的寫話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需要平時大量的語言積累和滴水穿石的小練筆,才能形成扎實的寫話基本功。教師要從課文入手,細讀文本,鉆研文本,從中尋找出一些經(jīng)典的句式佳段,作為學生的讀寫結(jié)合點,同時在閱讀教學中盡量騰出一些時間,讓位于寫話訓練,讓學生打好寫話基礎(chǔ)。
1.模仿句式。模仿課文中的句式,是打好低年級學生寫話基礎(chǔ)的法寶。如,學完二年級上冊《歡慶》后,筆者抓住詩句的前四行的句式,指導學生仿寫贊美家鄉(xiāng)的詩句。先讓學生自由說說,你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一行詩句。接著,出示“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這四行句式相同的詩句,大家一起感悟句式特點——什么地方送上怎樣的東西,即“( )送上( )的( )”。然后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夸一夸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家鄉(xiāng)美景。這便有了“大山送上美味的野果”“田野送上豐收的贊歌”“架上送上水靈靈的葡萄”“大山送上綠油油的外衣”等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優(yōu)美的句子。最后,讓學生讀一讀詩句,模仿課文把“送上”一詞換一換,這樣詩句就更精彩了:“大山長滿美味的野果”“田野唱起豐收的贊歌”“架上掛滿水靈靈的葡萄”“大山披著綠油油的外衣”……
2.模仿佳段。跟句式訓練相比較,佳段的模仿顯然提高了難度。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應該把佳段的訓練融于游戲、融于生活。如,二年級下冊《三個兒子》有個這樣的片段:“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zhuǎn),真好看……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苯虒W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課間里同學們的活動、動物園里各種動物的表現(xiàn)、山上奇形怪狀的巖石等方面說開去。有的學生是這樣說動物園里的猴子的:“一只猴子把香蕉頂在鼻子上,好像在表演雜技呢!一只猴子坐在石頭上,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蘋果,一邊望著遠處優(yōu)美的風景。另一只猴子一動不動地站在那兒,好像在想媽媽。”這樣的模仿訓練以文本句段為例,著眼于教給學生寫話方法,降低了寫話難度,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借助生活舞臺 提供寫話源泉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低年級的寫話教學也應該從生活這個大舞臺入手,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生活處處是作文”,感受到寫話就是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認真觀察生活,豐富多彩的生活就能為寫話提供不竭的動力。例如,一年級的學生剛學完拼音后,筆者先告訴學生,老師非常愿意分享你們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然后布置學生每天堅持用拼音寫一句自己最想說的話。及時批改后,第二天利用課前兩分鐘的時間分享寫得特別好的、特別具體的句子。慢慢地,學生在相互學習模仿中,寫話內(nèi)容從單一到豐富,句子從一句到幾句,寫話能力得到長足進步。下面是筆者任教班級一個學生寫話的前后變化。
從上面所列舉的寫事、寫景、寫內(nèi)心的寫話例子,不難看出無論是用詞還是句式,這個學生前后寫的話變化是很明顯的。由此可以說明,借助生活素材的寫話訓練如山泉的涓涓細流,如春雨的潤物無聲,引導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完整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
三、插上想象翅膀 再現(xiàn)寫話魅力
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想象就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展開合理想象,學生寫話的內(nèi)容就會更豐富、更充實、更充滿色彩。如,執(zhí)教完《四個太陽》后,筆者讓學生說一說:你想畫個什么樣的太陽送給誰,為什么呢?他們熱情高漲,有的說:“我畫了個紅紅的太陽送給住在鄉(xiāng)下的外婆,因為山里的空氣很潮濕,這樣外婆就不會患風濕病了?!庇械恼f:“我畫了個綠綠的太陽送給環(huán)衛(wèi)工人,讓他們在炎熱的夏天感到一片清涼?!庇械恼f:“我畫了個藍色的太陽送給沙漠,讓在沙漠中探險的科學家不再中暑?!薄瓦@樣,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一句句動人的話躍然紙上。學生的語句雖然稚嫩,卻都表達了他們美好的愿望,字里行間洋溢著人性的關(guān)懷,充分彰顯了想象寫話的魅力。
四、創(chuàng)設(shè)多種平臺 享受寫話快樂
有位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次不經(jīng)意的表揚,可以激起學生千百次的希望。表揚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shè)各種平臺,讓學生享受寫話的快樂。1.與創(chuàng)建特色班級相結(jié)合。在特色班級的創(chuàng)建中,設(shè)計“小小作家”這一欄目。每次寫話練習批改后,教師及時地把優(yōu)秀的寫話作業(yè)張貼在上面,讓學生在同學贊賞的目光和稱贊的語言中享受寫話的快樂。2.與微信平臺相結(jié)合。在網(wǎng)絡(luò)時代,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展示學生的寫話作品,讓全班的家長與孩子一起分享,對他們來說不僅是在互相學習,更是莫大的鼓舞。3.與批改作業(yè)相結(jié)合。在批閱學生的寫話練習時,教師應經(jīng)常給予激勵性的文字評價,如:“謝謝你帶給我這么多的快樂!”“你的祝福讓我忘掉了一天的疲倦!”在教師的評價語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就會愈發(fā)愛上寫話。4.與循環(huán)閱讀相結(jié)合。每次學生的寫話練習批改后,可以把學生的寫話練習裝訂成一本,讓學生按座號輪流閱讀,不僅拉近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開拓了學生的寫話思路,調(diào)動了學生寫話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