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彬 劉偉方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兒童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及自主性與其學習成績的關系,探討兒童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及自主性對兒童學習學習成績的影響,以促進兒童學習成績的提升。本研究以小學六年級355名學生是調(diào)查對象,研究結果如下:兒童學習成績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成績顯著低于女生成績;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母親鼓勵自主因子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兒童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父親、母親關愛因子與學習績呈顯著正相關。兒童自主性和其學習成績顯著正相關。自主性和兒童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母親關愛、父親關愛、母親鼓勵自主和父親鼓勵自主四個因子呈顯著正相關。兒童自主性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學習成績之間有中介作用。
關鍵詞 父母教養(yǎng)方式 兒童自主性 學習成績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4.062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effect of parenting style, children's autonomy and their academic record, aimed at improving parenting style, cultivating children's autonomy, and promoting their academic record. The researcher adopting questionnaires, sample of 355 sixth grade students, and responded to PBI and to the primary Students autonomy Measure, their scores on the final exam was their academic record. Results were shown as follows: Children's academic and Mother encourage- independent factors exist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boys scor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scores of girls. Factors of father, mother care, children's autonomy and their academic recor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Autonomy and child care for mothers, fathers caring mother and father encouraged encourage self autonomy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Children from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have an mediator role.
Key words parenting style; autonomy; academic record
1 問題提出
關于父母教養(yǎng)方式最經(jīng)典的引述即是Darling & Steinberg的定義,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子女教育和撫養(yǎng)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模式及傾向,包括家長對孩子的一系列態(tài)度,與孩子溝通的態(tài)度,一起學習與生活,創(chuàng)造情感聯(lián)接,與父母行為表達的方式。Simmonds關于父母教養(yǎng)方式維度的研究,他把父母教養(yǎng)方式方式劃分為“接受—拒絕”和“支配—服”從兩個維度,發(fā)現(xiàn)被父母接受兒童行為表現(xiàn)個符合社會要求;支配父母的兒童比被父母支配的兒童更有獨立性、自信心和攻擊性。之后關于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維度劃分相關學者基本以這個為基礎。
自主性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就是個性的一個方面,主要是指獨立性和主動性,既不依賴他人、自己主動負責的個性特征。它的概念可表達為:個體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xiàn)自己的選擇目標和愿望的能力,是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Hill & Holmbeek借鑒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自主性應該包括三方面:行為自主、認知自主、情感自主。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所在的家庭經(jīng)濟地位、兒童氣質(zhì)和兒童生活的文化背景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兒童自主性的發(fā)展。
本研究通過了解兒童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主性和學習成績的關系,幫助父母調(diào)整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來提高孩子的自主性,對兒童學習中的各種表現(xiàn)以及原因有更全面的理解,從而增強兒童文化知識的接受能力,有助于指導父母對兒童的學業(yè)成績問題而采取的恰當教育行為和方式改善,促進父母和孩子的良好溝通。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海南省三亞市第五小學六年級學生為被試,共發(fā)放330份問卷,共回收324份,剔除無效問卷22份,有效問卷302份,有效回收率93.2%。其中男生185名,女生117名。
2.2 研究工具
2.2.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量表(PBI)
采用的Parker、Tupling與Brown等人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經(jīng)中南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修訂的三因素模型的中文版。該量表分為母親版(PBI-M)分量表和父親版(PBI-F)分量表,各分量表有23個條目,分為關愛因子、鼓勵自主因子和控制因子。采用李可特的4點計分法,“0”是代表“非常不符合”,“1”是代表“比較不符合”,“2”是代表“比較符合”,“3”是代表“非常符合”。
2.2.2 兒童自主性量表
本研究是采用徐穎編制的《小學生自主性問卷》,該問卷有一共有28道題,分為四個因素:自我依靠、自我決斷、自我控制和自信。問卷采用五級評分方法,“總是”記為5分,“常常”記為4分,“有時”記為3分,“很少”記為2分,“從不”記為1分。得分的高低與兒童自主性水平成正比。
2.2.3 學生學習成績
學習成績的評定以該校六年級年級主任提供的期末調(diào)研成績表為標準,該成績表有三門學科成績: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以三門成績的總分作為學生的學習成績。
3 研究結果
3.1 小學六年級學生成績,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自主性上的性別差異
本研究通過父母教養(yǎng)方式量表(PBI)、兒童自主性量表以及學校提供的調(diào)研考試成績表的統(tǒng)計結果根據(jù)不同的性別進行差異檢驗分析,結果如下:
由表2可以看出,被試學生在母親鼓勵自主因子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的母親鼓勵自主因子得分顯著低于女生(T = -2.375、P<0.05)。
由表3可以看出,被試學生的自主性因子中的自我依靠因子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的自我依靠因子得分顯著低于女生(T = -3.960、P<0.01);自主性總分存在顯著性別差異,男生自主性顯著低于女生(T = -2.488,P<0.01)。
3.2 學生學習成績,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自主性的相關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被試學生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因子中母親關愛因子與語文成績、英語成績和總成績相關顯著,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父親關愛因子與成績中語文成績、數(shù)學成績、英語成績和總成績相關顯著。
由表5可以看出,小學生自主性因子中自我依靠因子與成績中的語文、英語和總成績相關顯著,自主性、自我決斷、自我控制和自信四個變量與成績的四個因子都表現(xiàn)出相關顯著。
由表6可以看出,被試學生的父母關愛因子與自主性的四個因子顯著相關;父母鼓勵自主因子與自主性中的自我依靠、自我決斷和自我控制三個因子顯著相關;自主性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母親關愛、父親關愛、母親鼓勵自主和父親鼓勵自主四個因子顯著相關。
3.3 自主性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學習成績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3.3.1 自主性在母親關愛因子和學習成績中的中介效應檢驗
由表7可以得出系數(shù)c不顯著,其他三個系數(shù)顯著,根據(jù)中介效應檢驗過程判斷為完全中介效應,所以自主性在自變量母親關愛和因變量學習成績之間起完全中介作用,則說明母親關愛因子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完全是通過母親關愛因子對自主性的影響來間接影響成績的。
3.3.2 自主性在父親關愛因子和學習成績中的中介效應檢驗
由表8可以看出系數(shù)c不顯著,其他三個系數(shù)顯著,所以自主性在父親關愛因子和學習成績中為完全中介效應,父親關愛因子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是通過父親關愛對自主性的影響來間接影響成績的。
4 討論
4.1 兒童學習成績、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自主性的人口學差異分析
女生英語成績顯著高于男生,這一結果符合前人的相關研究的。趙建芬,吳超群(2013)等學者研究認為家長、老師、同學的思想影響,教材、學校教育、社會媒介等因素的渲染,尤其是不同性別在語言科目中的優(yōu)勢、劣勢等傳統(tǒng)思想對學生形成自己的性別意識起著非常重要的暗示作用。女生感受到母親鼓勵自主得分顯著高于男生感受母親鼓勵自主得分。吳秀鳳(2014)研究認為這與家長對待男女生的社會期望不同而有所不同。父母對男生的管教多嚴厲,以限制、干涉、懲罰和否定的態(tài)度等對待男生使男生更少地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鼓勵性的教養(yǎng)方式。而父母一般對女生的教養(yǎng)方式較溫柔、寬容、鼓勵和放心。使得女生更能感受來自父母的鼓勵性的教養(yǎng)方式。 被試兒童的自主性因子中的自我依靠因子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的自我依靠因子得分顯著低于女生。結果和與 Beyer(1999)等學者研究的結果女孩的自主水平高于男孩的結論基本一致。王金枝(2011)等學者認為原因是青少年階段,男女生性別角色的定勢還沒有形成,男女中學生并沒有表現(xiàn)出男性要獨立,女性要順從、依賴的社會性別角色定位。本研究對象是小學六年級學生,自我意識開始增強,認識水平也在提高,獨立能力和獨立情感在增強,女生的思維較男生成熟的早,這可能使得女生更早地形成自我依靠的品質(zhì)。
4.2 兒童學習成績、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自主性的關系
本研究兒童數(shù)學成績只和父親關愛顯著相關,和母親關愛不相關,符合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大于母親這一結論。小學生自主性因子中除了自我依靠因子與數(shù)學成績相關不顯著,其自主性、自我決斷、自我控制和自信四個變量與成績的四個因子都表現(xiàn)出相關顯著。且相關系數(shù)大于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學習成績的相關。國外研究表明,若父母能夠更多地鼓勵孩子自主,其孩子會在學習上便顯出提高,而且抑郁等負面情緒和侵犯等負面行為會有所降低。孩子的自我依靠發(fā)展成熟時,在學習上表現(xiàn)為自己獨立完成功課,需要依賴他人的督促和幫助,這種內(nèi)在積極主動學習的效果要遠大于外在壓力的情況下學習。 被試學生的自主性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母親關愛、父親關愛、母親鼓勵自主和父親鼓勵自主四個因子顯著相關。以往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溫暖和支持對于孩子發(fā)展非常重要,能夠促進孩子自主性發(fā)展,和本研究結果一致。
根據(jù)中介效應檢驗結果來看,自主性在父母關愛因子和學習成績之間起完全中介作用,父母關愛對學習成績不產(chǎn)生直接影響,父母關愛因子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完全是通過父母關愛因子對自主性的影響來間接影響成績的。一方面,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有利于滿足個體的自主性需要,促進其積極發(fā)展。李彩娜等(2010)學者研究表明良好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更能夠?qū)η嗌倌曜晕姨剿鞯男袨楸3珠_放的態(tài)度,也更可能對他們的行為給予更多的社會支持和積極的鼓勵,這些都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主性。于鳳杰等(2013)等學者認為自主感作為個體的基本心理需求,當它得到滿足的時候,個體將朝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另一方面,家庭環(huán)境中的不利因素也會阻礙自主的形成,增大消極發(fā)展的可能性。王萍(2012) 的研究表明中學生對家庭親密度的不滿意度與自主性發(fā)展呈顯著負相關。自主性的獲得是健康個體獨立的過程,反映了個體對自我的認可度和自我支配的能力。本研究中父母的關愛使得孩子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得到滿足,心理處于安全狀態(tài)會使得他們對世界進行積極的主動的探索,遇到問題也能夠在鼓勵下嘗試解決,慢慢地提升自己的自主性。也能在父母的關愛下更好地和父母進行社會交互式的學習,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父母那里學習認知策略和各種技能,使得孩子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自信??梢妼W生的學習成績是外界教育環(huán)境和個體內(nèi)在特征共同作用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王帆,方曉義,胡偉等.家庭環(huán)境與高中生發(fā)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別差異[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4(6):585-593.
[2] 蔣獎,許燕,蔣菁等.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PBI)的信效度研究[J].心理科學,2009.32(1):193-196.
[3] 方曉義.青少年自主性發(fā)展的特點[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4(1):22-27.
[4] 方曉義,胡偉,王帆.父母和教師自主支持與高中生發(fā)展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4.29(6):604-615.
[5] 趙建芬,吳超群.中小學語言科目學業(yè)成績性別差異現(xiàn)狀研究[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3.15(5):112-117.
[6] 李彩娜,張曼,馮建新.家庭功能與社會適應:個人自主的中介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0(4):371-377.
[7] 于鳳杰,趙景欣,張文新.早中期青少年未來規(guī)劃的發(fā)展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行為的關系:行為自主的中介效應[J].心理學報,2013.45(6):658-671.
[8] 鄒曉燕,許穎.3-6年級小學生自主性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8.31(6):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