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衛(wèi)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0057-02
“復習課最難上。”這是許多老師經常發(fā)出的感嘆。因為復習課的教學內容已是學生所熟悉的知識,對學生來說,復習過程不再像探究新知那樣充滿挑戰(zhàn)的樂趣,冷飯重炒勢必造成學習過程的索然寡味,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高度熱情和積極性,導致學習動力不足。因此,教師如何對所教內容進行再設計、再創(chuàng)造,使學生通過再學習,達到對知識的再記憶、再理解、再整合、再遷移,并且重新構建知識的框架,這是上好復習課共同面臨的問題。
一、復習課要難易有序,有的放矢
上復習課要根據(jù)學生學過時間的長短,和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要從知識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出發(fā),先復習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加強學生的理解,再到知識的綜合應用,中間根據(jù)知識的共同點進行分類專題復習,例如:畫圖、實驗探究、選擇、計算等,在復習中也可以從力學、光學、電學、聲學、熱學分類專題復習。最后,進行綜合訓練,訓練做題速度、應變能力、做題技巧、時間分配等。復習時難易有序,心中要有一盤棋的思想,忌諱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復習課要有鮮明的要點
初中物理課的重點集中表現(xiàn)在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義、定律、公式和重要方法以及實驗。如復習《長度的測量》時,教師可抓住“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決定”這一規(guī)律,將刻度尺的認識、使用、選擇以及長度單位的換算等知識內容匯于這一規(guī)律之中。抓住測量結果的計算方法:r=(L1+L2+L3+…)?,就可將誤差的初步概念以及估算數(shù)字的理解和書寫方法貫穿其中。又如復習《質量、密度》時,可直接引入“用天平測量質量”的實驗,把復習“天平的使用方法”融匯到復習《質量、密度》的內容之中,通過天平的使用的復習,可進一步理解“質量”“密度”的概念和有關計算,鞏固掌握測定“質量”“密度”的基本方法。
三、復習要有強烈的針對性
復習課必須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針對大多數(shù)學生,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容易混淆和難于理解的問題。教師有的放矢地逐一突破。如:光學中的“光的反射定律”,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的疑難:①對入射角和反射角概念的不明確。究其原因是學生對“法線”這個概念沒有弄清,法線是過入射點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線,確定入射角和反射角要以法線作為標準線。②慢反射是否遵守反射定律,學生不易理解,癥結在于學生難于把一個個入射點抽象成一個個的“小平面”。③是對虛像的“虛”字不易理解,問題在于作圖時對延長線(虛線)交匯點的解釋沒有很好重視。
四、復習課還要加強實驗
物理實驗往往能把教材前后章節(jié)知識溝通和聯(lián)系起來,組成有機的整體,這是物理復習課的一大特點。如通過“研究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的實驗復習,可直接把有關重要概念、規(guī)律、定律納入其中,諸如導體、絕緣體、電路、電能、電流、電壓、電阻和電路的串、并聯(lián)以及各種儀器的使用、歐姆定律的確立與應用有機的組合成一個整體。同樣,當復習壓強、密度、浮力時,可采用“阿基米德定律的驗證實驗”和“物體的沉浮條件”實驗,把有關知識串通一氣。這樣,既可使學生學得的知識系統(tǒng)化,又可以擴展知識領域和加強知識、技能的綜合應用,也有利于改變學生死記硬背課文和結論、不重視靈活應用知識的學習方法。
五、針對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復習
學生在學習了一段教材之后,往往會在某些問題上存在疑難,尤其是學生對抽象、復雜的物理公式的理解難度大。物理公式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它反映了各物理量之間的定量關系;它是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平時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哪些知識把握得不好,有哪些知識缺陷,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根源在那里。通過分析和調查,選擇適當?shù)膹土暦椒ê痛胧┯枰越鉀Q。如,有一道選擇題是:根據(jù)歐姆定律公式I=可導出公式R=,由此可知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B.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C.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D.以上說法都不對。有些同學在干擾因素下,根據(jù)導出公式選擇了第一個答案。產生錯誤的原因是學生對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取決于導體本身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與導體兩端所加電壓的大小無關,與通過導體的電流大小無關的概念理解產生錯誤。沒有認識到R=是導體電阻的量度式,對電阻概念沒有理解。再如:%j=是對物理量本質的描述,它具有普遍意義,凡是該物理量參與的場合均適用,但它只是一個量度式,%j的大小只與物質的性有關,而與m、v無關,即不存在%j∝m,%j∝v的關系,%j是描述物質的特性之一的物理量。對于公式%j=的兩端不能等同看待,盡管等式兩端的數(shù)值相等,但物理意義不同,%j代表密度,只反映密度大小,不能說成就是密度。學生對物理公式的變形往往用數(shù)學觀點去看待,這種現(xiàn)象必須認真糾正。當然,物理公式的變形要注意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也要注意與數(shù)學的區(qū)別,否則就要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