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瑩
摘 要:小學音樂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關鍵階段,加強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本文將結(jié)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探討小學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情感教育;策略
小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音樂教學的情感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可以在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在優(yōu)雅的音樂中,學生的情操被陶冶,心靈被凈化,思想道德品質(zhì)被激發(fā)。
音樂教學是各級各類教學都要進行的基礎課程,小學音樂教學更是學生接受音樂教學的初始階段,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認識具有重要作用。下面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體會,談一點自己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前提
情境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基礎,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情境自身的運用也是一種情感教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好奇心,使他們真正體驗音樂中的情感。例如,在學習音樂《鴨子拌嘴》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由地想象音樂中表現(xiàn)的情境,讓學生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有的演老爺爺、有的演鴨子,有的扮演池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地走進課堂,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
二、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是關鍵
音樂是無形的,音樂看不見也摸不著,音樂的主要特點就是可以感受到音響美。在音樂課中,教師要將沒有形態(tài)的音樂變?yōu)閷W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展開想象,對音樂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將自己置身于情境中感受音樂。例如,在欣賞《春江花月夜》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表達出詩詞的內(nèi)容與情境,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將情境畫出來,并讓學生將自己畫出來的意境進行講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他們的想象也是不同的,教師不可隨意批評,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使他們在音樂中更好地感受情感。
三、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途徑
教學時,需要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教師的情感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各種方式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情感教育是雙向交流的過程,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夠順利開展情感上的交流。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與道德修養(yǎng)還在形成時期,通過音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四、采取問題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手段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蘊含著崇高的思想情感,有偉大的藝術美,是豐富的精神食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要結(jié)合具體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提問,在問題中讓學生感受歌曲與歌詞,深切地感受音樂中的美好情感。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為學生呈現(xiàn)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在學習《送別》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講述自己對思念之情的理解,然后讓學生理解歌詞,把握歌詞中的感情與意境,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共鳴,感受歌曲中的離別之情。例如《歌唱祖國》《中國少先先鋒隊隊歌》等,音樂表達的內(nèi)容、自身的感情,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緒,感受祖國的壯麗河山。
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逐漸把歌曲的情感因素進行外顯,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感受歌(樂)曲的內(nèi)在情感,產(chǎn)生一定的“審美需求”,從而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學生在課堂中感受音樂作品,學會了辨別真善美,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之前,要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特點,對音樂教學課程進行設計,采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的教學方式。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小學音樂教師要采取情感教育的策略,創(chuàng)設情感教育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師生之間加強情感上的交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小學音樂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沈適菡.實用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2]鄭雪飛.音樂教育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西部科技,2008(11).
[3]鄭大景.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淺析[J].青年文學家,2009(4).
[4]范婷.對當前中小學音樂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文教資料,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