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秋紅
從古代的私塾先生到現(xiàn)代教學教師,每一位教育者都在追尋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也從單純的教會學生知識演變?yōu)楝F(xiàn)今的讓學生學會如何自學,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最終目的。
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現(xiàn)代教育要求教師將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生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只起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改變了以往教學中的灌輸性教學,讓學生能夠逐步地自主完成教學任務,最終實現(xiàn)教學的藝術性。
青年教師在剛剛跨入教育這一行業(yè)時,面臨教學經驗缺乏,學生難以管理的困難,這時的教學一定要注重科學性。首先教師要明白怎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如果一位教師連科學性的教學都不能勝任,何談藝術性的教學呢?仿佛地基不牢,就想建參天大樓。因此,初上講臺不久,教師一定要精心準備自己的學科課程,但在實際課堂中不一定有自己預期的結果,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會導致一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進行不完。此時的教學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它的科學性從每一堂課的教材鉆研、活動設計、預期教學效果、有效的教學方法、達到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教師要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層式教學,自主探究式學習,讓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久而久之,教學便具有了藝術性。每一位教師要想使自己的教學不但具有科學性,更具藝術性,一定是需要時間去磨練、去參考、去探究的,當真正實現(xiàn)了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就一定會取得優(yōu)異的教學效果。
優(yōu)秀數學教師紀秀卿在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視“指導——自主探究學習”。在每一節(jié)課前,她都會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給自己制訂完成課前知識點的目標。紀老師將學生在課前預習中遇到的困難作為課堂教學的內容,經過指導學生也就掌握了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紀老師用很有特點的“超前段后”方式,只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不再布置課后作業(yè)。紀老師的教學藝術就是將每一節(jié)新授知識點完全交給學生自主學習。她的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漸漸地使學生學會了自學、學會了探究、懂得了合作,這正是紀老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激勵、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一步步的鼓舞學生努力探究的結果。這樣的教學豈不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
科學的教學是讓學生渴望獲取知識的教學,藝術的教學是讓學生努力追尋知識的教學。當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成為一個整體時才能稱之為教學,當科學性與藝術性兼具時,教學才能取得高效。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