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鶴
摘 要:筆者通過對建構主義理論的探索,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然去嘗試、去實踐,并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建構出新的知識。此外,計算一類的課程本身單調(diào)、枯燥、乏味。如何讓這節(jié)課“別有滋味”?教學中筆者通過設計一個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專項游戲“順序大師”,輕松、有趣、實用。調(diào)動起學生多方面感官,眼、腦、手三者合一,使得學習成為身心愉悅的過程。
關鍵詞:混合運算;建構主義;專項游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2-084-1
一、建構主義在新課改中的重要地位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不斷修訂的過程中,始終將學生的知識建構能力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在2011版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前言部分課程設計思路中講到要在呈現(xiàn)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shù)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是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建構數(shù)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當然這里絕非只是數(shù)學模型的建構,更主要的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重視。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師范作用,做好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讓學生切實體會知識的自主建構過程。
二、建構主義理念下的教學嘗試
首先,在課堂開始時以簡短的方式幫助學生回顧三年級下學期學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規(guī)范書寫,將這些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jīng)驗。所以在后面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需要講授新的知識,學生自然就會去嘗試、去實踐,并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建構出新的知識。
其次,在解決問題策略的選擇過程中,學生已有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從條件出發(fā)找出關聯(lián)解決問題、從問題出發(fā)分析數(shù)量關系式解決問題、畫線段圖表示信息解決問題、列表整理信息解決問題這樣四個。雖然這是一節(jié)以計算為主的課,但是問題解決方法始終貫穿整個課堂之中。從場景圖到第72頁練習第4題三步混合運算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如何去選擇合適的策略?其主動權在學生的手中,在場景圖中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條件,聯(lián)系前面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表》詢問可以列表嗎?需要列表嗎?讓學生自主決定策略的取舍。最終根據(jù)條件之間的聯(lián)系口頭解決問題也是最初從條件想起策略的運用,然后從數(shù)量關系式出發(fā)引出三步混合運算的綜合列式,進而自然地引入新課,并開始運算順序的探索,從問題想起的策略隱含其中,在興趣小組問題中再次拋出問題可以列表嗎?需要列表嗎?形成“首尾呼應”的整體課程結構,但此時學生的意見產(chǎn)生了分歧,這是因為學生的建構能力有差異,思維方式也各不相同,于是幾種策略都有同學選擇。這在很大程度上地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建構能力也因此提升。
最后,在第72頁練習第2題,兩步混合運算與三步混合運算之間可能的聯(lián)系中,讓學生去感知數(shù)學運算律存在的可能性與合理性,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努力找出算式之間的相同點與連接點,這正是自我經(jīng)驗的提取與生長,由學生自己去判定所發(fā)現(xiàn)結論的合理性,最終梳理出幾條可能性的建議,但這里的運算律并非本節(jié)課所授重點,其意圖也旨在感知,只看教師如何去挖掘。
三、基于教材研究的兩點思考
這節(jié)課有兩點是我琢磨良久的,其一是新課的引入,同時也關乎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界定。因為場景圖是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場景圖入手如果將筆墨過多的放在三步混合運算綜合算式的列式過程中,這節(jié)課從開始就成了三步混合運算的問題解決。策略的選擇成了重頭戲,而忽略的內(nèi)容的主體,即三步混合運算運算順序及書寫的認識。最后經(jīng)過仔細的研讀教本,我將目光鎖定在了場景圖邊上茄子老師的一行字上“列成綜合算式你會算嗎?試一試?!鼻炎永蠋煹膯栴}很特別,其重點在你會算嗎?而并不是說你會列嗎?所以我選擇綜合運用三年級兩學期所學習的從條件想起與從問題想起兩個策略,以口述的方式快速引出了綜合算式。這里的列式過程不能不講,又不能過講,以口述的方式讓學生輕松過渡,這樣學生即使在后面遇到需要列出含三步的綜合算式時也不會陌生,反而會“輕視”它,這樣在心理上首先就取勝了。
其二是課堂氛圍的調(diào)控,計算一類的課程向來單調(diào)、枯燥、乏味。那如何讓這節(jié)課有味呢?在真正動手備課前,我一直在尋思,我要一個游戲,一個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專項游戲,輕松、有趣、實用。最終我想到了“順序大師”這個游戲,游戲設計過程很簡易,但目的性很強,就是運算順序的鞏固,不僅要準確,還要快速。學生聚精會神地盯著一個個算式從上向下劃過屏幕,眼、腦、手三者合一,這是一個愉悅的過程。不僅如此,有了“大師”這個導火索以后,瞬間點燃學生的熱情,后面的內(nèi)容由此延續(xù),學生毫無單一計算的乏味之感。
四、用心做好教師應該扮演的角色
建構主義建學理念更多的是強調(diào)知識的整體性與學生的自主性,而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繼斯金納行為主義教學理論教師主體后,大多的教學理論將教師的作用定在宏觀調(diào)控的位置。如何井然有序地調(diào)控課堂取決于教師能否張弛有度的調(diào)控學生的注意力。如果過分地要求學生以有意注意來進行學習,容易引起疲勞;反之,如果只讓學生憑借無意注意來學習,則不利于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去完成學習任務。所以無論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還是在一堂課上,教師都應充分利用兩種注意轉(zhuǎn)換的規(guī)律來組織教學,這才是一個良好的組織者與引導者的基本素養(yǎng),而數(shù)學知識的獲得始終應該是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這需要教師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合作者,綜上所述,如何準確地扮演好課堂上的角色,這需要教師能夠平心靜氣的內(nèi)外兼修,需要做足很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