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萍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030-01
針對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諸如課堂教學教師灌輸多,啟發(fā)少;對活躍學生提問多,群體學生關注少;課堂練習教師填壓多,點撥少等問題,制約了課堂教學效率,為此我們在多方面進行研討的基礎上,將教學實踐加以概括,提煉了小學英語“三多三練”課堂教學模式。“三多”即“多實體、多活動、多方法”,“三練”是“引入訓練、認知訓練、拓展訓練”。此模式的支撐點是“構建主義教學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切合兒童心理特點。
一、重實體,強化語言形象思維
“三多三練”課堂教學模式“三多”之一是多實體,即語言材料、輔助教具和教材等,用于教學中旨在形成學生的語言形象思維。如教學水果或蔬菜等名稱時,可以做成卡片,也可當堂畫圖展示,還可以實物展現,巧妙創(chuàng)設語境,英漢結合,使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語言、交際語言,突破了課文框架局限,體現了雙語學習的互動性。
二、重活動,強化語言理性認知
“三多”之二是多活動,即采用多項活動呈現語言信息,營造語言學習的快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多元思維意識。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等。在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質疑問難、相互探討等方式,大膽質疑,各抒己見。人機互動則讓學生在一體機上進行單詞、短語及句式練習,盡情展示對英語興趣化、個性化的訓練,強化語言理性認知。
三、重方法,強化語言綜合能力
“三多”之三是多方法,即以多種方式呈現語言的學習、鞏固與練習。有游戲、猜謎、朗讀,拍手記憶、拍手鼓勵等。實現認知目標的過程,可以是聽一聽、讀一讀、拼一拼、寫一寫、說一說、畫一畫、連一連等多種語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表達,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四、重引入,創(chuàng)設愉悅教學氛圍
“三多三練”教學模式的“三練”之一是引入訓練。就是在進行新課前,將已學知識信息點與新學知識要素,進行融合性、交叉性切入的語言訓練。通常有以下幾種做法:
1.提問——會產生懸念效果,能讓學生的腦子先動起來,對課堂信息有了心理準備。提問形式可以用圖片或實物等直觀方式進行。
2.形象——直觀、突出。如在教人體五官及其它各個部位的單詞時,教師可事先畫好一幅小丑或巨人畫,也可直接在黑板速寫,一邊問一邊把單詞寫在各個部位,這樣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調動了積極性,同時自然引入新課。
3.唱歌——讓學生唱或誦讀一首韻節(jié)響、節(jié)奏強的歌曲(歌詞),然后宣布上課。
五、重認知,創(chuàng)設多樣教學形式
“三練”之二是認知訓練。此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首先教師組織教學時,要抓住兒童善于模仿的特點,通過錄音、實物、圖畫、體態(tài)、動作及多媒體系統(tǒng)與口語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認知單詞、短語,在視覺感知實物或圖片的同時,聽覺感知詞語、對話的音調、結構特點,使學生在直觀感知中獲得練習體驗,懂得做什么和怎么做?在頭腦中形成記憶介質。如教小學生英語句型“Would you like some…”時,教師可拿著香蕉等水果問學生:Would you like some bananas… 同時把該句型書寫于黑板上,或出示事先寫好的卡片,引導學生回答:Yes, I would like some.No, thanks.之后可讓學生拿著不同的水果或食物去問其他同學。其次,在學生感應新知的基礎上,將活動加以深化,組織大量模仿練習,形成條件反射記憶。模仿練習可雙向式、小組式,也可角色扮演、情景操練,創(chuàng)設多樣教學形式。
六、重拓展,創(chuàng)設高效教學載體
“三練”之三是拓展訓練。是“達標測評”環(huán)節(jié),這一訓練層次是對理解記憶的深化,凸顯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效能。主要做法是:結合教學內容難易特點和達標要求,在理解訓練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基礎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再分層布置鞏固練習,教師要把握好尺度,使“學優(yōu)生”能“吃飽、吃好”;“學困生”能“吃上、吃香”,使全體學生真正達到“咽得下、能消化”。同時,適當增加新知識拓展訓練,增大信息量,創(chuàng)設高效教學載體,實現延伸知識鏈條、激發(fā)學生思維觸角的目標,使之成為高效教學的落腳點。
“三多三練”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實踐,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并使其獲得溫馨、快樂的心理體驗。同時達成了合作學習,教學活動緊張愉悅,促進了課堂教學的快節(jié)奏和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