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國
【摘 要】日常生活中,物理的影響無處不在。在初、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們?yōu)楦咝У亻_展好物理課程教學工作,采取過多種不同的方法,其中有成功之處,當然,也有失敗的教訓。而新課改的實施,為教師物理教學策略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契機,新課改下,我們應當怎樣更為高效地開展好高中物理教學工作,是時下我們面臨的共同“難題”。
【關(guān)鍵詞】新課改 高中物理 教學新策略 牽引 實驗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115
高中階段,物理作為一門學理性和實用性很強的理工類學科,在教育教學中占據(jù)重要的位置。然而,針對物理課程的學習,很多學生所持有的態(tài)度不一,有的學生認為,物理學習很難,無法理解很多現(xiàn)象和公式,因此這些學生也難以在各種類型的考試中取得佳績;有的學生則認為物理學習比較有趣,用所學物理知識發(fā)現(xiàn)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是非常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事件。那么,物理學習的難易度到底是一種怎么樣的情況,我們又該以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物理課程的學習呢?在本篇論文中,筆者將主要與大家一同探析這些相關(guān)的話題。
近幾年的教育教學中,“新課改”已然成為一個新興的詞匯貫穿于師生的心間,成為我們課上課下都在有意無意間談及的話題。高中階段,作為面臨著高考壓力的學生而言,他們本身已經(jīng)壓力較大,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再給予他們過多的課業(yè)壓力,對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學習成績的提升是毫無益處可言的。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怎樣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減壓,在助力學生有效學習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安排時間,讓學生自我消化、吸收所學知識,從而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針對于新課改的教學新情境,作為教師而言,我們應當怎樣在教學中有所新的改善,助力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有所“成就”呢?依筆者之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第一,擺正師生在教學中所處的位置,加強對學生的教學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自主思考的習慣。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宰者,是物理課堂教學的核心,學生“聽命”于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很好的樹立了教師的權(quán)威地位,教師作為發(fā)號施令者,對學生的學習負有責任,而學生在教學中則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但是,在當下新課改實施正風靡的前提下,為了培養(yǎng)出具備實踐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子,我們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教學理念的轉(zhuǎn)變,只有從心理上認同了這種新的教育環(huán)境和新的背景,我們才能在接下來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有新的“成績”。那么,在這其中,我們必然要對自身在教學中所處的新位置有所洞悉,以便于踏踏實實地做好教學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積極地表現(xiàn)自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是作為一名教師而言,我們需要做到的最為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第二,加強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鍛煉,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更好地結(jié)合起來。傳統(tǒng)教學體制下,我們的教育使得學生需要理解和記憶更多的理論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灌輸?shù)闹饕且恍┧烙浻脖车闹R,口頭講述實驗的過程和結(jié)果,而很少或者幾乎沒有給學生安排直接進行實驗操作或者是觀察實驗過程的機會。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才會感覺到晦澀難懂,記憶困難,或者難以理解等問題。而在當下的物理教學中,為了更好地促使學生在實驗能力上有所提高,使得學生能夠擁有更強的物理學習能力和課堂活動參與力度,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物理實驗課在教學中的應用。
比如說,當教師在講述一些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那么,可以將實驗器材帶到課堂上,一邊操作實驗一邊向?qū)W生闡釋實驗的結(jié)果和過程,同時也可以對學生觀察實驗的情況進行檢查,以便于提高學生上課的注意力。當然,我們還要及時地為學生爭取到更多直接進行實驗操作的機會,使得學生們能夠擁有直接接觸實驗的機會,促使其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取得更多的進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深度,進而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第三,及時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檢測力度,可以采取定期組織階段性學習測驗的形式,也可以不定期地開展物理學習知識競賽、實驗技能比賽等的形式,助力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提升空間,從而使得學生在進步的同時,有效地提升個人的教學業(yè)績。物理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進程,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和觀察,從而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所在,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之所以進行階段性學習檢驗的目的,是出于更好地彌補課堂教學不足的考慮。因為,課堂上時間有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時間有限,這就使得教師不能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為了使得教師能夠?qū)W生近期學習情況進行漁網(wǎng)式的搜查,我們可以在教學間隙進行課堂檢驗或者是月測驗,以便于及時了解學生近期的物理學習情況。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組織物理學科知識競賽活動的形式,來對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程度及其運用情況進行及時的測驗。這種方式的測驗,既可以便于教師及時地掌握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同時,也可以使得學生之間有一個互相的了解,學生自身也可以對自己近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從而自發(fā)地定向補足自身的缺陷,力爭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因而,從根本上講,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講是比較有利的策略。
第四,加強與學生家長及其任課教師等相關(guān)人員之間的聯(lián)系,使得我們能夠?qū)W生各方面的情況有更為深入地了解,便于接下來更好地開展好教育教學工作,助力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取得更多的提升空間。對于我們來講,要想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有更大的提升,使得學生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興趣,我們就需要對學生的各方面情況進行盡可能多的了解,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全面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整合出更合學生心意的教學方案。為此,我們需要及時與學生本人及其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等相關(guān)人員之間加強聯(lián)系,以便于在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更為扎實的提升教學業(yè)績,助力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高。
成功的目的只有一個,但通往成功的路徑卻千千萬萬條,作為教師,我們?yōu)閷W生成才所提供的路徑可以有千萬種,可以千差萬別,但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能夠真正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提供助力,那就是需要我們堅守的“真理”。在教書育人的征程中,為更好地開展好高中物理教學工作,我們要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案還有很多,但是只要我們初心不改,始終以學生的需求和學生的利益為中心開展教學工作,那么,相信我們的教學一定會盼得柳暗花明的一天。